听到下方学生们带着哭腔的求救,李默心中同情,但并没有被情绪冲昏头脑。他经历过孙思玲的独自求生,也整合过林倩的医疗团队,深知在末日里,善意必须与谨慎并存。
他通过扩音器,用清晰而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好!我需要确定你们没有威胁!毕竟我分不清你们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句话让下方的学生们愣了一下,随即都用力点头,表示理解。在绝望中遇到救援,他们愿意接受任何条件。
“为了你我的安全,”李默继续道,开始执行他瞬间思考出的筛选方案,“先让那8个女生上飞机,你们12个男生,稍等一下,等我确定了你们的真实身份!再让你们上飞机,可以吗?”
他将性别作为初步的风险评估标准(通常情况下,女性群体的直接攻击性相对较低),并且明确告知了原因和后续步骤,避免了不必要的误会。
下方的学生队伍中一阵小小的骚动,但很快平息。那12个男生虽然眼中有些焦急,但还是配合地后退了几步。8个女生则互相搀扶着,带着期盼和一丝紧张,走向直升机降落的空地。
李默他指着其中一个看起来状态稍好、眼神也比较清亮的女生,从舱门递出一箱压缩饼干和几瓶水:
“你先把上面的食物给他们送过去。”
这个举动既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缓解对方的饥饿,也是一种观察——观察这些男生在食物分配时的反应。
然后,他开始对其他女生进行询问, 问题简单而关键:
“你们是那个学校的,学校在什么路段?”
“慢点吃,里面还有!先回答我的问题。”
他一边问,一边仔细观察着她们的表情和回答的一致性。这些问题看似普通,却能快速验证她们身份的真实性。如果是一个有组织的、心怀不轨的团体,很难在仓促间编造出完全一致且合理的细节。
女生们狼吞虎咽地吃着饼干,断断续续地回答着。答案清晰一致,指向了龙国北方一所知名的理工大学,描述的校园周边环境也与5号数据库中的信息吻合。她们的眼神中只有获救的感激和对食物的渴望,没有闪躲或欺骗。
得到确切答复后, 李默心中的疑虑基本消除。他看向那12个一直乖乖等在远处、眼巴巴望着这里的男生,对他们招了招手,语气缓和了许多:
“好了!都上来吧!”
这一刻,悬在那些男生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他们几乎是奔跑着冲了过来,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狂喜。
二十名新的幸存者,带着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登上了这架象征着希望的“光环”。李默的谨慎,既保护了原有团队的安全,也为这次救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家园的人口再次增加,达到了三十4人。管理的难度和资源的压力也随之上升,但希望的火种,也因此燃烧得更加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