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洞天,丹霄殿最高处的观星台。
赵小白负手而立,炼虚巅峰的境界已然彻底稳固,元神圆满,法力浩瀚,肉身无瑕。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被装满了水的容器,已经达到了自身的极限,再多的灵气吸入,再精妙的功法运转,都无法让这个容器扩大半分,也无法让其中的“水”发生质变。
常规的闭关苦修,到了这个层次,效果已然微乎其微。静室中的聚灵阵引来的海量灵气,只能勉强维持他巅峰状态的消耗,却无法带来一丝一毫的提升。神念的延伸范围、对法则的感悟深度,都仿佛触碰到了一层坚韧而透明的天花板,任凭他如何冲击,都纹丝不动。
那层介于炼虚与合体之间的“膜”,看似薄弱,实则蕴含着天地间最根本的规则壁垒。它并非依靠水磨工夫或者蛮力就能捅破。
赵小白缓缓抬起手,五指张开,仿佛要握住那漫天星辰。指尖,生命法则的翠绿光晕、空间法则的银白光屑、冰焰丹火的赤蓝流芒交织闪烁,每一种力量都足以令炼虚修士艳羡,足以开宗立派,称霸一方。
但此刻,这些力量在他体内,虽然如臂指使,却始终泾渭分明。元神居于识海,坐镇中央;肉身承载一切,坚固不朽;法力流转周天,奔腾不息。三者紧密协作,构成了他强大的根基,却也清晰地划分着彼此的界限。
“元神、肉身、法力,三元归一……”他低声重复着药尘的话语,眉头微蹙。
如何归一?以何为引?
《药神典》中关于合体境的记载,语焉不详,更多是描述成就法体后的玄妙,对于如何跨过那道门槛,只提到了“契机”二字,以及需要“大决心、大毅力、大机缘”。
他知道自己的优势。对生命法则的深刻理解,磅礴的生机底蕴,远超同阶的元神强度,以及空间、冰火等辅助法则的掌握。丹阵体系的创立,也让他的道心在实践与推广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锤炼。
但这些,似乎还不足以构成那临门一脚的“契机”。
他尝试过多种方法。
曾深入丹霄阁掌控的一处地心火脉,引动万丈地火焚身,试图在极致的毁灭中寻求生机与融合的灵感,结果肉身虽被灼伤,元神亦感煎熬,三者却依旧壁垒分明,反倒是消耗了不少生命本源去修复伤势。
也曾孤身闯入北冥冰原深处,在那连神魂都能冻结的绝对零度环境中枯坐十年,感悟极寒中的寂静与永恒,希冀于绝对的“静”中,找到三者融合的平衡点。然而,极寒只能让一切停滞,却无法促使本质不同的存在真正融为一体。
他甚至动用造化炉,尝试炼制一种构想中能暂时模糊三者界限的“融元丹”,但无一例外,全部失败。药材在炉中要么相互排斥炸裂,要么药性冲突化作飞灰。这让他明白,外丹之力,或许能辅助,但绝难成为突破核心关隘的主药。
“生死历练……”赵小白的目光从璀璨星河收回,投向了灵界大地的方向。
灵界广袤无边,人族疆域不过占据一隅。在那未知的蛮荒深处,存在着连合体大能都不敢轻易涉足的绝地。
“寂灭海沟”,传闻是上古神魔战场沉没之地,海水蕴含寂灭道则,能侵蚀万物生机,其深处更有诡异莫测的寂灭兽游弋。
“万龙巢”,并非真龙居所,而是一处空间极度混乱、时间流速异常的区域,据说曾有试图探索其奥秘的合体修士陷入时空乱流,再未归来。
“归墟之眼”,灵界最大的空间裂缝,不断吞噬着周围的一切物质与能量,神秘莫测,无人知其通向何方。
这些地方,危险至极,动辄形神俱灭。但也正因如此,才有可能在极致的危险与未知中,逼迫出自身最大的潜能,于生死一线间,捕捉到那冥冥中的一线灵光,找到三元归一的“契机”。
他的目光再次抬起,越过灵界的界壁,望向了那无垠的、黑暗与星光并存的域外星空。
星塔的接引使曾言,宇宙浩瀚,界域无穷。灵界,或许只是这茫茫星海中的一座较大的岛屿。在那星辰大海之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修炼文明,闻所未闻的天材地宝,以及可能直指大道本源的古老遗迹。
混沌秘境的经历让他尝到了甜头。那种法则显化、近乎本源的环境,对他感悟大道有着无与伦比的助益。星塔的任务日志中,记载着更多类似甚至更神奇的去处——“法则瀑布”、“元素祖地”、“太古战场碎片”……
那里,或许存在着能让他豁然开朗的机缘。
风险与机遇并存。域外星空的危险,丝毫不下于灵界绝地。未知的星域环境,可怕的星空巨兽,迥异的异族强者,乃至那些漂浮在虚空中的、能吞噬光线的古老禁忌存在。
灵界绝地,域外星空……无论哪里,只要存在那一丝可能,他都要去闯上一闯。
他需要一场真正的、游走于生死边缘的磨砺,需要在那极致的压力下,将自身的潜力逼迫到极限,需要在那浩瀚与未知中,找到属于他自己的“道”,以及将那元神、肉身、法力熔铸为一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