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紫霄洞天内的景致却并未显出多少萧索。灵脉滋养之下,诸多灵木依旧苍翠,间或点缀着些不畏寒霜的奇花,幽香暗浮。
赵小白坐于洞天高处一座悬空的亭阁中,身前白玉石桌上,一套素雅的青瓷茶具正氤氲着热气,茶香清远,乃是林皓日前初次尝试炒制的“清心竹叶茶”,火候虽稍显稚嫩,却另有一番纯拙意趣。他手中拿着一枚新到的玉简,里面记录了丹师协会内部近期流通的一些丹道心得与疑难探讨,目光虽落在其上,心神却并未完全沉浸。
自飞升灵界,与师尊药尘在那接引台分别,已有不短的年月。虽知以师尊之能,加之对灵界药神宗遗迹的感应,必然无恙,且前程远大,但为人弟子,心中那份牵挂却从未放下。灵界广袤无尽,修士一旦分离,若无特定联络方式或惊人机缘,往往便是沧海桑田,再难相逢。他通过丹师协会的信息网络,以及自身逐渐积累的人脉,都曾多方留意打探,却始终杳无音信。
就在他端起茶杯,轻呷一口那略带青涩却回味甘醇的茶汤时,腰间一枚看似寻常的、刻着古朴药鼎纹路的玉佩,忽然毫无征兆地散发出一圈温润的碧光,同时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直抵神魂深处的震动。
赵小白动作猛地一顿,杯中茶水微微晃荡,溅出几滴落在石桌上。他放下茶杯,低头看向那枚玉佩——这是当年在下界,药尘重塑肉身后,以自身神魂本源气息结合一种罕见魂玉炼制而成的“同心玉”,并非什么强**宝,唯一的作用便是无论相隔多远,只要在同一界面,且另一方主动激发,便能传递一道最为紧要的神念讯息。
碧光流转,带着一种熟悉到刻入骨髓的温暖气息。
赵小白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瞬间涌起的波澜,指尖凝聚一丝自身的神魂之力,轻轻点在那玉佩中央。
“嗡——”
玉佩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鸣,碧光骤然收敛,化作一道凝练无比的青色流光,倏地没入赵小白的眉心。
没有声音,没有图像,只有一段纯粹由神念构筑的信息,带着药尘那特有的、温和中透着些许沧桑与欣慰的意念,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识海之中:
“小白,吾徒安好。”
“为师循着冥冥中的感应,几经周折,终在天垣域极北‘万载玄冰原’深处,寻得宗门上古时期留下的一处隐秘别府——‘冰炎洞天’。此地暗合阴阳之道,外有万古玄冰封锁,内蕴地心炎脉精华,更残留有前辈先贤布下的时光缓速之阵,实乃闭关潜修之无上福地。”
“为师于此间,偶得前辈遗泽,心有所感,旧日瓶颈已有松动之象。故而决定在此闭关,尝试冲击炼虚中期之境。此关非同小可,需潜心静修,恐耗时良久,期间无法再与外界联络。”
“汝于天枢域之事,为师偶有听闻。丹道夺魁,扬名立万;开宗立派,根基初定;更觅得佳徒,传承有道。吾心甚慰,欣喜难言。汝之成就,远超为师当年预期,药神宗道统得汝传承,实乃宗门之幸。”
“灵界风波险恶,魔踪隐现,然汝已非吴下阿蒙,修为、心智皆足堪担当。不必挂念为师,亦无需前来寻访。冰炎洞天自隐之能极强,非出世之期,外力难寻。汝当好生经营丹霄阁,稳固自身修为,教导门下弟子,静待为师出关之日,再行相聚。”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望汝持守本心,砥砺前行。珍重。”
神念信息至此缓缓消散,那枚同心玉上的碧光也彻底隐去,恢复成原本古朴无华的模样。
赵小白静静端坐,闭目良久,仿佛在细细品味着那跨越了无尽疆域传递而来的一字一句,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师尊的关怀、欣慰与期望。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眸中已是一片清明与释然,嘴角不自觉地带起一丝温暖的笑意。心头那块悬了许久的石头,终于安然落地。
师尊不仅安然无恙,更是寻得了天大的机缘!上古药神宗的隐秘别府,冰火相济的洞天福地,甚至还有能延缓时光的阵法!这无疑是师尊恢复实力、乃至冲击更高境界的绝佳助力。冲击炼虚中期……想到此,赵小白心中亦是为师尊感到由衷的高兴。以师尊的积累与丹道境界,一旦成功,实力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师尊虽在闭关,却仍关注着自己的动向,知晓自己夺得丹魁,建立丹霄阁,甚至收徒林皓……这份无声的关注,让他心中暖流涌动。那句“吾心甚慰,欣喜难言”,更是对他这些年努力的最大肯定。
“不必挂念……无需寻访……静待相聚……”赵小白低声重复着师尊最后的叮嘱,心中已然明了。师尊是怕自己得知消息后,心绪波动,或是不顾一切前去寻他,反而扰了他闭关,也耽误了自身修行。
他将那份深深的牵挂与即将涌起的探望冲动,缓缓压下,化为一声悠长的呼吸。
是啊,师尊找到了自己的道途与机缘,正在向着更高的山峰攀登。而自己,也同样有着需要守护的基业,需要走通的路径。丹霄阁初立,百废待兴;自身炼虚期的修为尚需巩固沉淀,丹道一途更是学无止境;弟子林皓,如同一株亟待引导的幼苗,需要他倾注心血栽培。
各自努力,顶峰相见。这或许便是他们师徒二人,在这浩瀚灵界最好的相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