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衍台的瘴气已被玄清子的三清真气净化大半,晨光透过云层,洒在满地尚未清理的碎石上,映出几分战后的沉静。玄曦、玄清子与玄曜子三人移步至星衍台西侧的观星亭,亭内石桌尚完好,凌玄洲与雪岑已去安排残存修士修整,只留他们三人在此叙话。
玄曦握着曦和剑,指尖轻轻拂过剑脊上的“曦和”二字,目光落在亭外的云海,语气带着几分悠远:“离开三清秘境三百年,没想到再次回来,竟是以这样的方式。对了,玄清、玄曜,师傅他……还好吗?”
话音落下,亭内瞬间安静下来。玄清子握着清玄拂尘的手微微收紧,垂眸道:“师姐,师傅他……在二十年前便仙逝了。”
玄曦的动作一顿,曦和剑的剑刃轻轻颤动,似在回应她的失神。她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是我……问得唐突了。师傅他一生为了三清秘境的道统,劳心劳力,能安详仙逝,也算圆满。”
“师傅仙逝前,一直惦记着你。”玄曜子坐在石凳上,抬手倒了杯微凉的茶水递给玄曦,语气柔和了几分,“当年师傅下令在正邪分界岭……处置你和那位魔渊少主后,便一直心怀愧疚。后来他找到你残魂入驻的玄月,将她带回秘境收为弟子,对外称是最小的师妹,其实是想弥补当年的遗憾,让你能以新的身份安稳生活。”
玄曦接过茶杯,指尖触到微凉的杯壁,心中泛起复杂的滋味。她想起当年跪在三清殿外,哭着求师傅放过魔渊少主的场景,想起师傅那时眼中的挣扎与决绝——正魔对立的压力,道统传承的责任,压得师傅不得不做出那样的选择。“我明白师傅的无奈。”她轻声道,“当年我固执己见,不顾正魔殊途的风险,也让师傅为难了。”
“师姐不必自责。”玄清子抬眸,目光诚恳,“先祖在秘境中曾告诉我,师傅临终前,还握着你当年留在秘境的那枚玉簪,说‘曦儿本性纯良,只是生错了时代,若有来生,愿她能远离正魔纷争,安稳一生’。”
玄曦闻言,眼眶微微发红。她想起那枚玉簪,是师傅在她及冠时送的,簪头刻着小小的“曦”字,后来她去魔渊见那位少主时,不慎遗失在分界岭,没想到师傅竟一直留着。“师傅他……”她哽咽片刻,才继续道,“这些年,辛苦你们替我照看秘境,替我……守护月儿。”
“月儿是个好孩子。”玄曜子想起玄月在三清秘境追着蝴蝶跑的模样,嘴角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她继承了师姐的先天道体,却比师姐当年更活泼,也更懂得守护——这次为了唤醒师姐,她主动将魂息沉入深处,这份勇气,不输当年的师姐。”
玄曦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心中满是对玄月的愧疚与感激:“月儿本可以过平静的生活,却因我卷入这场纷争。等彻底解决了冥罗,我定会想办法,让她重新醒过来,让她继续做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师妹。”
“我们会帮你的。”玄清子点头,语气坚定,“先祖说,师姐的残魂与月儿的身体已共生多年,只要找到‘本源共鸣术’,引动两人魂息的共鸣,或许就能让你们共存,而不是一方沉睡。秘境的典籍长老正在研究这门术法,相信很快会有结果。”
玄曜子补充道:“现在当务之急,是完善七星镇瘴阵,召集残存的正道力量。冥罗虽退,但其瘴脉本源未灭,用不了多久便会卷土重来。师姐的三清道力、我的曜阳剑、玄清的三清真气,再加上凌玄洲的星衍术、雪岑的雪魄术,我们合力,定能守住正道最后的防线。”
玄曦放下茶杯,握紧曦和剑,眼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她看向两位师弟,三人的目光在晨光中交汇,仿佛又回到了三百年前的三清秘境——那时她还是意气风发的大师姐,带着两个小师弟御剑、练术、偷喝米酒,无忧无虑。如今虽物是人非,道途多舛,但这份同门羁绊,却从未改变。
“好。”玄曦点头,声音清越,“当年我没能护住我想护的人,如今,我定要与你们一同,护住这三界正道,护住所有像月儿一样渴望平静生活的人。”
观星亭外,云海翻腾,晨光渐盛。三人起身,朝着星衍台中央走去——那里,凌玄洲与雪岑已召集好残存的修士,七星镇瘴阵的阵纹正泛着微光,等待着他们注入道力,等待着一场守护三界的最终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