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主要是送外卖)几日后,蒋琦再次回到了“静轩养生会所”的岗位上。林薇经理看着他,表情严肃地进行了最后一次训话:“蒋琦,记住教训了吗?手艺再好,嘴上没把门的,一样会砸了招牌,得罪客人。”
“记住了,林经理。绝不多言。”蒋琦认真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沉稳。这几日的奔波和反思,让他更深切地体会到“规矩”和“分寸”的重要性。
“很好。刘师傅会带你上钟,他在旁边看着,你只管做,除非客人主动问,否则不许主动开口评价客人身体,明白吗?”林薇经理下了死命令。
“明白。”
第一位客人是位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女性,肩颈问题严重。刘师傅在一旁紧张地盯着,生怕蒋琦又说出什么“月经不调”、“肝火旺盛”之类的惊人之语。
蒋琦屏息凝神,心无旁骛,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双手之上。取精油、搓热、落手……动作如行云流水,精准而富有韵律。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客人肩胛骨缝隙深处那些坚硬的结节、劳损的筋膜。
他的手指仿佛自带雷达,精准找到每一个病灶,内力微吐,温和而坚定地化开淤堵。客人开始时还有些紧张,但随着酸痛感被惊人的舒适感取代,忍不住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彻底放松下来。
整个过程,蒋琦一言不发,如同一个技艺精湛的哑巴大师。
刘师傅在一旁看得暗暗称奇,同时也松了口气。
结束后,客人活动着无比轻松的肩膀,惊喜道:“太舒服了!小哥你这手法真是绝了!比我之前找的老中医还厉害!你怎么知道我右边比左边严重得多?我都没说呢!”
蒋琦只是微微躬身,按照培训的标准用语回答:“您满意就好。”多余的一个字都没有。
客人啧啧称奇,对刘师傅夸道:“你们这新技师可以啊!手艺好,人还稳重!下次我还点他!”
连续几位客人,蒋琦都严格遵守“沉默是金”的原则。他用无可挑剔的手法说话,用效果征服客人。客人们对他评价极高,甚至有人私下向林经理打听这个“不爱说话但手艺超神”的新技师。
林薇经理看着后台飙升的点名率和好评,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对刘师傅说:“看来这小子是真听进去了。虽然闷了点,但客人就吃这套!让他慢慢开始独立接一些老客户的钟吧。”
蒋琦也因此获得了一些提成,虽然比不上顶级技师,但远比送外卖稳定和丰厚。他租下了一个最便宜的出租屋——一个仅有几平米、但总算有了私人空间的地下室隔间,不必再露宿天台或蹭自助银行。
然而,随着接待的客人增多,蒋琦内心的矛盾也在加剧。他能通过指尖清晰地感知到客人们身体里隐藏的各种问题:长期的亚健康、情绪压力导致的脏腑失调、甚至是一些潜在的疾病征兆。
二师傅“医者仁心”的教诲时时在耳边回响,让他看到问题却不能说,如同锦衣夜行,浑身不自在。他只能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手法上,试图通过一次次的调理,潜移默化地改善客人的身体状况。
这天下午,会所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位约莫三十出头、穿着价格不菲的定制套装、妆容精致却难掩眉宇间疲惫与冷厉的女子。她预约的是最顶级的全身经络疏通项目,由林薇经理亲自接待引入VIp包厢。
“蒋琦,这位是唐女士,非常重要的客户。你来做,务必用心,少说话,拿出最好的水平。”林薇经理特意叮嘱,神色比平时更严肃几分。
蒋琦点头,感受到这位唐女士周身散发出的强大而压抑的气场——这是一种久居上位、长期高压下形成的锐利与疲惫交织的气息。同时,他通过望气,能隐约察觉到她体内气血运行极不顺畅,肝郁气滞严重,心脉负荷巨大,甚至……隐有早衰之兆。
这是一台高速运转却缺乏保养、即将出问题的精密机器。
蒋琦心中凛然,更加谨慎。他依旧是那套沉默流畅的操作流程,但投入了十二分的心力。他的手法变得更加细腻柔和,内力输出也调整为更侧重于疏解郁结、宁心安神的频率。
当他的手指触碰到唐女士背部肝胆俞穴区域时,能明显感觉到下方肌肉的极度板结和气血的壅塞。当他按摩其头部穴位时,也能感知到太阳穴处的剧烈搏动,显示其神经紧绷到了极点。
唐女士起初似乎对按摩并不抱太大期望,只是闭目养神,眉头依旧微蹙。但随着蒋琦手法深入,她那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呼吸也变得绵长了一些。她能感觉到,这次按摩与她以往体验过的都不同,不仅仅是肌肉的放松,更是一种深入脏腑的舒缓,仿佛连紧绷的神经都得到了抚慰。
过程中,她甚至忍不住轻轻哼了一声,是极度舒适的表现。她微微睁开眼,透过朦胧的灯光看了一眼身后专注操作的年轻技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手艺,确实非凡。
蒋琦全程恪守命令,咬紧牙关,哪怕感知到她体内诸多不平衡之处,也强忍着不出声。只是偶尔,在按摩到关键穴位时,他会刻意多停留几秒,注入更多安抚性的内力,试图以此无声的方式稍作调理。
服务结束时,唐女士坐起身,活动了一下脖颈和肩膀,脸上露出了罕见的、真正放松的神情。她看着蒋琦,语气依旧平淡,却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手艺不错。很舒服。”
“谢谢唐女士。”蒋琦躬身回应。
唐女士似乎想再说点什么,比如问问他是怎么学到这手法的,或者为什么能按得如此“对症”,但最终只是矜持地点点头,在林薇经理的陪同下离开了。
蒋琦看着她的背影,心中却并不轻松。他能“治标”,却无法“治本”。若这位唐女士不改变其生活方式和心态,身体的垮塌是迟早的事。
这种明知山有虎、却只能看着对方前行的无力感,让他有些郁闷。
送走唐女士后,蒋琦调整了一下呼吸,准备接待下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之前预约过的老客户,一位四十岁左右、面相慈和但此刻却愁容满面、眼神中充满焦虑的母亲(孙女士)。
孙女士一躺下,就忍不住对蒋琦(因为之前体验极好,产生了信任感)倾诉起来:“蒋师傅,唉,这几天真是愁死我了。我家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晚上老是睡不踏实,一惊一乍的,还老是喊肚子疼,去医院检查又说没什么大事,开了点益生菌吃了也没啥效果,眼看着小脸都瘦了……”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焦虑和母爱之情溢于言表。
蒋琦安静地听着,手下不停,为其做着舒缓按摩。他能通过接触,感受到孙女士内心的焦灼气息,同时也隐约能感知到,她身上似乎沾染着一丝极淡的、不属于她的、稚嫩却紊乱的“病气”(这是二师傅秘传的一种高阶感知,需内力与医道结合)。
当孙女士提到孩子“肚子疼”、“睡不踏实”、“医院查不出”时,蒋琦的心中猛地一动。几种常见的、容易被现代医学忽略的小儿问题在他脑中闪过。
孙女士越说越难过,眼角甚至渗出了泪花:“……孩子难受,当妈的心都快碎了,恨不得替他疼……”
这种强烈而真挚的母爱,像一把锤子,重重地敲在了蒋琦的心上。二师傅“医者仁心”的教诲再次轰鸣,瞬间压过了林经理“谨言慎行”的警告。
他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深吸一口气,用尽可能委婉和不确定的语气轻声开口(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谨言”的方式了):
“孙女士……您别太焦虑。我听您描述,孩子或许……并非器质性病变。您近期家中……是否有更换过新的家具、地毯,或者……孩子是否接触过什么新的、颜色特别鲜艳的玩具或衣物?”
孙女士愣了一下,没想到技师会突然问这个,下意识回答:“新家具?没有啊……哦对了!上周他奶奶从老家带来一床亲手缝的新棉花被子,大红色的,特别喜庆,孩子喜欢得不得了,天天盖着……”
蒋琦眼中精光一闪,找到了!问题很可能就出在这里!
他继续轻声引导,仿佛在自言自语:“新棉被……红色……农家自产棉花……若是晾晒不够充分,或染料品质……或许容易滋生微尘,或残留些许气息,成人无碍,但幼儿肌肤娇嫩,腠理稀疏,夜间紧盖,或会引发皮肤轻微不适与肠胃扰动,夜惊不安……”
他没有用任何专业术语,说得极其模糊含蓄,更像是一种猜测。
但听在孙女士耳中,却如同惊雷!
她猛地想起,那床被子确实有股淡淡的、说不出的味道,她当时还觉得是“太阳的味道”!孩子也是从盖了那床被子开始闹毛病的!
“蒋师傅!你的意思是……是那床被子的问题?!”孙女士激动地抓住蒋琦的手。
蒋琦连忙缩回手,低下头:“我……我只是胡乱猜测,做不得准。您或许……可以将被子拿去阳光下充分曝晒几日,或者暂时换回旧的被子试试看……当然,最好还是遵医嘱。”
他赶紧把“锅”甩给医生,生怕再被投诉。
孙女士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道谢:“谢谢!谢谢蒋师傅!我今晚就换回来!拿去晒!太感谢你了!你这真是……真是帮了大忙了!”
她激动得无以复加,做完护理后,非要给蒋琦塞一个大红包,被蒋琦坚决拒绝后,又跑去前台非要充了一张大额的会员卡,指名以后都要蒋琦服务。
林薇经理得知缘由后,看着一脸忐忑的蒋琦,这次却没有再批评他,只是叹了口气,无奈地笑了笑:“你啊……这次算你运气好!下次……还是尽量‘谨言’!不过……做得不错。”
蒋琦看着孙女士千恩万谢离开的背影,心中那因沉默而积压的郁结之气豁然通畅。
原来,守住“仁心”与遵守“规矩”之间,并非完全对立。或许,可以用一种更委婉、更智慧的方式去践行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