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崖洞兵工厂所在的群山,在晨曦中显露出巍峨的轮廓。历经艰险,黑龙沟代表团终于抵达了这片华北敌后军工的心脏地带。尚未进入核心区域,便能感受到与黑龙沟不同的氛围——规模更大的厂房,更密集的防御工事,以及空气中隐隐传来的、更有力的机器轰鸣声。
与军区接待人员接上头后,代表团被安置在靠近会场的一片窑洞里。几乎刚放下行李,林枫就召集了王猛、两位徐工和雷鸣,传达了先遣同志发来的那条警示信息。
“‘国际友人’?‘友邦观察员’?”王猛嗤笑一声,“说得好听,八成又是冲着咱们技术来的!特别是那‘星火’电台,这才露头,就被人盯上了!”
真徐致远推了推眼镜,忧心道:“林工,看来我们带来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更引人注目。大会期间,展示和交流的尺度,需要仔细把握。”
海外徐工则更关注技术本身:“有人对‘星火’感兴趣,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但核心技术,尤其是涉及电子管和电路设计的部分,必须严格保密。”
林枫点了点头,神色凝重:“提醒得对。这次大会,我们既要展示成果,树立信心,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核心技术泄露。‘雷公’的展示可以相对开放,毕竟其原理不难理解,难点在工艺和材料。但‘星火’电台,非必要不进行内部拆解演示,涉及核心元件的来源和制造工艺,一律以‘军事机密’为由婉拒。”
他看向雷鸣:“惊蛰小队负责我们驻地和装备的二十四小时警戒,特别是那几台电台和‘雷公’样品,绝不能离开我们的视线!”
“明白!”雷鸣立正领命。
安排妥当后,林枫才有暇观察黄崖洞的环境。与隐蔽分散的黑龙沟不同,黄崖洞兵工厂依托天然洞穴和坚固山体,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生产区域,规模宏大,但也正因为集中,其面临的空中威胁也更为巨大。他注意到,山崖上部署了不少伪装过的高射机枪阵地,甚至还有几门罕见的小口径高射炮,显然是为了应对日军的空袭。
正当他凝神观察时,一阵凄厉急促的防空警报声,毫无预兆地划破了黄崖洞上空的宁静!
“空袭!是鬼子飞机!”经验丰富的王猛脸色一变,大吼道。
几乎在警报响起的同时,远处天际传来了沉闷的飞机引擎轰鸣声!几个黑点迅速变大,是日军**九九式双发轻轰炸机**!它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秃鹫,直扑黄崖洞核心厂区而来!
“隐蔽!快进防空洞!”接待人员大声呼喊着,组织与会代表和厂区工人向附近的防空洞疏散。
场面一时有些混乱。林枫等人也被警卫员拉着,冲向最近的防空洞入口。
然而,林枫的脚步在洞口顿住了。他的目光紧紧追随着空中那些日军轰炸机,看着它们在空中调整队形,俯冲,投弹!
“咻——轰!!!”
“咻——轰——轰!!”
重磅炸弹带着死亡的尖啸落下,猛烈地撞击在山体上和厂区边缘,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和冲天的火光、浓烟!大地在颤抖,破碎的岩石和弹片四处飞溅!
黄崖洞部署的防空火力也开始猛烈还击,高射机枪子弹在空中划出密集的弹幕,高射炮弹炸开一团团黑烟,试图驱散和击落敌机。
但日军飞行员显然经验丰富,他们利用山势规避地面火力,投弹颇为精准。一枚炸弹甚至直接命中了一处暴露的车间屋顶,引发了二次爆炸和大火!
林枫站在防空洞口,感受着外面地动山摇的爆炸和弥漫的硝烟,心中充满了愤怒,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清醒。他亲眼看到了集中式大型兵工厂在现代化空中打击下的脆弱!黑龙沟之所以能多次幸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分散隐蔽的布局和运气。但如果日军投入更多、更先进的飞机呢?
空袭持续了约一刻钟,日军轰炸机在投完全部炸弹后,扬长而去。警报解除,但黄崖洞上空依旧被浓烟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和焦糊味。救援人员呼喊着冲向被炸的厂房,哭喊声、呵斥声混杂在一起。
看着眼前的惨状,王猛狠狠一拳砸在洞壁上:“狗日的小鬼子!就知道欺负咱们没有飞机!”
林枫沉默地走出防空洞,仔细观察着轰炸造成的破坏点,以及防空火力射击的效果。他发现,防空火力虽然猛烈,但缺乏有效的预警和指挥,射击显得有些盲目,效果不佳。
“我们必须想办法应对空中威胁。”林枫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不能总指望敌人的炸弹落不到自己头上。这次是黄崖洞,下次就可能轮到我们黑龙沟!”
真徐致远看着被炸毁的车间,心有余悸:“是啊,我们的厂房和设备越来越宝贵,经不起这样的损失。可是,建立有效的防空体系,谈何容易?我们需要雷达预警,需要更先进的高射炮……”
“饭要一口一口吃。”林枫打断他,目光锐利,“我们没有雷达,没有先进高射炮,但不能什么都不做!我们可以建立我们自己的土办法预警系统!可以想办法提升现有防空武器的效率!”
一个构建根据地防空体系的初步构想,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首先,是预警。”林枫对王猛和两位徐工说道,“我们可以学习黄崖洞的经验,但要做得更细致。在根据地周边所有可能的敌机来袭方向上,设立多层、隐蔽的对空观察哨!利用望远镜和简单的测角工具,一旦发现敌机,立刻通过电话线,或者……我们的‘星火’电台,向指挥中心报告敌机的型号、数量、高度和航向!”
“对!哪怕只能提前几分钟预警,也能让厂区的人员和设备及时隐蔽,减少损失!”王猛眼睛一亮。
“其次,是防空火力。”林枫继续道,“我们现有的,主要就是重机枪改装的高射机枪。需要统一射表,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射击精度。另外,可以尝试将多挺高射机枪集中使用,形成拦阻火网。甚至……可以研究一下,能不能用‘没良心炮’或者‘雷公’的原理,制造一种射程更高、专门对付飞机的简易防空武器?”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两位徐工都愣住了。用火箭弹打飞机?
“理论上……并非完全不可能。”海外徐工沉吟道,“但难度极大,需要解决引信灵敏度、弹道计算和跟踪瞄准等一系列问题。”
“我知道很难,但值得尝试,哪怕只是作为一种威慑和心理战。”林枫说道,“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行动起来,不能坐以待毙!”
黄崖洞的这次空袭,给所有与会者都敲响了警钟。也让林枫更加坚定了尽快构建黑龙沟防空体系的决心。
然而,就在林枫沉浸在防空问题的思考中时,一名大会工作人员找到了他,通知他一个临时安排:由于黑龙沟代表团在途中成功击溃敌军,并展示了新型通信装备,大会组委会决定,在原定议程之外,增加一个环节,请黑龙沟基地重点介绍“星火”电台的研发和应用经验,并要求进行现场通联演示。
这个消息,让林枫的心猛地一紧。
展示“星火”?在现场,在那些身份不明的“国际友人”和“友邦观察员”面前?
这究竟是机会,还是陷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