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球临时基地休整了一晚,队员们彻底恢复了精力。经过检查,登月舱的轻微损伤已修复,探测设备也全部调试完毕,按照计划,今天将前往此次探索的第一个目标——阿里斯塔克斯环形山,也就是之前发现异常武脉岩石的区域。
“所有设备检查完毕,武脉能量模块正常,导航系统校准完成,可以出发!”宇航员小李绕着月球车检查了一圈,通过通讯器汇报。
眼前的“低重力武脉月球车”是轩峰公司专门为此次任务研发的,车身通体银白,比传统月球车轻便不少,车身两侧装有武脉能量喷射口,能通过注入武脉能量提升速度,最高时速可达月球车常规速度的两倍。“大家依次上车,武脉者坐在两侧,负责途中的能量探测和应急防护,科学家和宇航员集中在中间,记录数据和操控车辆。”轩峰下达指令,率先登上月球车的副驾位。
队员们有序上车,月球车的座椅经过特殊设计,能适应低重力环境,减少身体漂浮带来的不适。随着驾驶员启动开关,月球车缓缓驶离基地,朝着环形山方向前进。月球表面一片荒芜,遍地都是大小不一的陨石坑,灰色的岩石在阳光照射下泛着冷光,没有风,没有声音,只有月球车行驶时发出的轻微嗡鸣,显得格外寂静。
刚行驶了不到十分钟,问题就出现了。武脉者老赵正想运转内力,感受周围的武脉能量,却突然发现内力运转异常滞涩,像是被什么东西阻碍着,原本该顺畅流转的气流,在经络里走走停停,甚至有往上飘的趋势。“不对劲,内力怎么聚不住?”老赵皱着眉,下意识地想发力,结果身体猛地一轻,差点从座椅上飘起来,幸好及时抓住了扶手。
不止是老赵,其他武脉者也陆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年轻队员小孙试着用内力操控手腕上的能量探测器,结果内力失控,探测器屏幕瞬间花屏,“轩顾问,这低重力环境也太影响武脉了,跟训练时的模拟环境完全不一样!”
轩峰早就察觉到了异常。虽然训练中心的模拟失重舱能还原月球重力,但无法完全模拟月球表面的真空环境和微弱磁场,这些因素都会对武脉能量产生额外影响。他自己运转内力时,也明显感觉比在模拟舱中更滞涩,丹田处的内力像是少了地心引力的牵引,容易涣散。
就在这时,轩峰手腕上的深绿珠子突然亮起,杨过魂冷冽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缩腹提气,将内力聚于丹田,随月面引力微调!低重力非无重力,顺势而为方能稳得住。”
轩峰立刻照做:双腿微微收紧,腰腹发力,将分散在经络中的内力全部召回丹田,不再像在地球那样让内力大面积流转,而是以丹田为中心,形成一个紧凑的能量团,再随着月球车的行驶节奏,配合月面微弱的引力,让内力在小范围内缓慢循环。果然,这方法立竿见影,原本滞涩涣散的内力瞬间稳定下来,那种漂浮失控的感觉也消失了。
“大家听我说,按这个方法调整内力!”轩峰通过通讯器分享诀窍,“先缩腹提气,把内力全部聚到丹田,不要大范围运转,就保持小循环,跟着引力的节奏来,不要对抗它。”
队员们纷纷尝试,一开始还有人不得要领,要么是腹式呼吸不到位,聚不住气,要么是太刻意对抗低重力,导致内力更乱。轩峰逐个指导,亲手纠正他们的呼吸和发力方式:“老赵,你呼吸太浅了,丹田没力,内力自然稳不住;小孙,别使劲往下压内力,要顺着引力的方向轻轻带,就像用手托着一团棉花,不用力但也不能松。”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调整和适应,所有武脉者都掌握了诀窍,内力运转逐渐顺畅,再也没有人出现飘离座椅的情况。“太神奇了,这样一来,内力不仅稳了,还能配合设备探测能量了!”小孙兴奋地说,再次操控能量探测器时,屏幕上的数据稳定跳动,不再出现花屏。
解决了内力滞涩的问题,月球车继续朝着环形山前进。驾驶员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AI导航系统精准规划路线,避开了那些大型陨石坑和陡峭的斜坡。途中,队员们各司其职:武脉者们持续监测周围的武脉能量波动,科学家们则通过月球车底部的地质传感器,收集月球表面的岩石样本数据,对比之前带回的异常岩石成分。
“目前为止,周围的武脉能量都很微弱,和之前探测到的异常能量源方向一致,应该就在环形山深处。”负责能量监测的队员汇报。
“地质数据显示,这片区域的岩石年龄都很古老,确实是月球形成初期的地质层,很可能保留着原始信息。”科学家补充道。
月球车行驶了大约两个小时,绕过了三个大型陨石坑和一片布满尖锐岩石的区域,终于接近了阿里斯塔克斯环形山的边缘。就在这时,月球车的AI导航突然发出“滴滴”的警报声,屏幕上弹出一个醒目的红色标记:“检测到高频武脉能量反应!强度中等,稳定性极高,坐标:环形山中心偏北500米,信号源高度集中!”
所有人都精神一振。之前在基地监测到的武脉能量都很微弱且分散,而这个高频信号不仅强度更高,还高度集中,显然不是自然形成的地质能量,更像是来自某个固定的物体或结构。
“放慢车速,靠近信号源方向!”轩峰下令。驾驶员立即切换手动模式,降低车速,月球车缓缓驶入环形山边缘。这里的陨石坑更密集,地形也更复杂,月球车只能小心翼翼地绕开那些深不见底的坑洞和突出的岩石。
随着不断靠近,能量探测器上的数值越来越高,屏幕上的信号波形也越来越清晰。“能量频率很稳定,和之前那块异常岩石的纹路能量频率高度吻合!”队员激动地喊道,“而且信号源就在前方,应该就在那片山壁附近!”
轩峰顺着队员指的方向望去,透过月球车的舷窗,能看到环形山深处的山壁。那片山壁比周围的岩石颜色更深,呈现出一种暗灰色,表面似乎比其他地方更平整。当月球车行驶到距离山壁约100米的位置时,轩峰让驾驶员停下车辆,所有人都下车,徒步靠近。
月球低重力环境下,行走并不费力,队员们一步能跨出很远,但都刻意放慢脚步,保持警惕。越靠近山壁,那种高频武脉能量带来的共鸣感就越强,轩峰手腕上的手串甚至微微发烫,十二颗珠子都有微弱的光芒闪烁,显然与这股能量产生了呼应。
“你们看那片山壁!”宇航员小李突然指向前方。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那片暗灰色的山壁上,隐约有一块区域与周围的岩石格格不入——那块区域呈现出淡淡的金属光泽,边缘有不规则的轮廓,像是嵌在岩石中的一块巨大金属板,大约有两米高,一米宽,表面似乎还有细微的纹路,但距离太远,看得不太清楚。
更奇特的是,那块金属质感的区域周围,有淡淡的金色能量流转,像是一层薄薄的能量膜,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绝对不是自然形成的!”科学家蹲下身,用地质探测仪对准那块区域,“探测到金属元素反应,还有强烈的武脉能量波动,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轩峰缓步上前,距离那块金属区域还有五十米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手串的共鸣越来越强烈,体内的内力也跟着蠢蠢欲动,像是在呼应着那股金色能量。他伸出手,试着释放一丝微弱的内力,当内力接触到那层金色能量膜时,能量膜突然泛起一圈涟漪,随后又恢复平静。
“这应该是一个入口。”轩峰肯定地说,“而且是人为建造的,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武脉相关遗迹的入口。”
队员们都兴奋不已,纷纷拿出设备开始记录:地质学家拍摄岩石和金属区域的高清照片,能量学家用探测器收集能量数据,武脉者们则警惕地观察周围,防范可能出现的危险。“入口处有能量流转,不知道有没有防护措施。”老赵皱着眉说,“我们要不要尝试靠近一点,看看能不能打开?”
轩峰摇摇头:“先别急,我们还不清楚这股能量的性质,盲目靠近可能有危险。先收集足够的数据,分析清楚能量频率和结构,再想办法进入。”
他抬头看向那块金属质感的入口,心中充满了好奇。这显然是外星文明的遗迹,而武脉能量与它产生强烈共鸣,说明武脉的起源确实与这些外星文明有关。这块入口后面,究竟藏着什么?是更多的武脉晶体,还是关于武脉起源的完整信息?
队员们忙碌地收集着数据,月球表面的寂静被设备的嗡鸣声打破。轩峰站在原地,目光紧紧盯着那道金属入口和流转的金色能量,手腕上的手串持续发烫,十二颗珠子的光芒越来越亮,像是在催促着他,尽快揭开这个遗迹的秘密。
数据收集工作持续了一个小时,队员们将所有探测数据汇总到便携终端,进行初步分析。“能量频率稳定,没有攻击性,结构很复杂,像是某种能量屏障。”能量学家汇报,“而且这股能量的纹路,和你手串的纹路有很高的相似度,或许需要用对应的武脉能量才能打开。”
轩峰点点头,心中已有了初步的计划。他看向队员们:“数据收集得差不多了,我们先返回月球车,整理好数据,制定详细的进入方案。这个入口后面,很可能藏着武脉本源的关键线索,我们必须谨慎行事。”
队员们纷纷点头,跟着轩峰返回月球车。虽然还没有进入遗迹,但这个重大发现已经让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月球车缓缓后退,停在环形山边缘的安全区域,队员们立刻投入到数据整理和方案制定中,而轩峰则再次看向那道金属遗迹入口,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揭开它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