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一四年,妈祖军铁蹄踏破好望角的风浪,将开普敦港染成妈祖旗的海洋。
姚耀祖站在总督府斑驳的拱窗前,望着城外三条泾渭分明的地平线——东边茅草屋里飘着黑烟的部落村寨,北面风车磨坊间巡弋的荷兰民兵,还有南端石墙围起的英国移民聚居区,像三块发炎的疮疤烙在这片焦渴的土地上。
姚耀祖已经发现,这鬼地方有着非常复杂的种族之间的矛盾。
黑人不喜欢荷兰人,也不喜欢英国人,这两个种族都歧视,剥削和屠杀过黑人;
荷兰人,不喜欢英国人,因为英国人剥削他们,压迫他们;
而作为新来的统治者“妈祖军”,黑人部落,荷兰人然和当地少量的英国人都不信任他们,根本就没人搭理他。
或者搭理,也只是表面应付,日子只要能过下去,他们目前也没有在城里闹事。
但三方在城外,时不时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时不时交火,让姚耀祖非常头疼。
黑人部落人口最多,荷兰人次之,英国移民人数最少。
但黑人缺少工具,也不会精耕细作,他们生活的最为艰苦。
荷兰人早期殖民,这里最好的土地都在他们手里,人数有将近八万人,所以非常强势。
而英国佬只有不到四千人,也聚集在一起,保护自己的村落。
三方为了田地,一天到晚的搞事情。这个时代,世界绝大地方都没有工业,对于人类只能盯着土地,沿河的土地往往是争抢的重点。
\"姚大人,祖鲁人的酋长又带人去抢荷兰人的菜园了,双方打起来了。\"副官捧着沾满泥浆的战报匆匆闯入,却见主帅正用毛笔在牛皮纸上勾画歪歪扭扭的黑线。\"让他们先打着。\"姚耀祖笔锋一转,在三条势力交界处重重一点,\"本帅自有办法。\"
当妈祖军的测绘兵出现在草原上时,整个开普敦都沸腾了。
“三家认真划分土地,谁他娘越界,老子就杀人!”,姚大人骑着战马,大声喊道。
翻译在给三个势力介绍。
黑人的土地远离河流,姚耀祖下马走到他们面前,“我们一起挖出一条水槽,把河水导入你们得的田地,我教你们种地,保证不会比荷兰人的差!”
旁边的荷兰农场主们叼着陶土烟斗冷笑:\"这些东方人要教黑人种地?可笑,能有多少收成?\"
英国人们则扶着农具讥笑道:\"他们一百年也别想把地种好!\"
翻译听到了,告诉姚大人。
姚耀祖带着黑人部落酋长,找到荷兰人和英国人的首领,他指着远离河流的三百亩土地说道:“我们今年就比一比三百亩土地的粮食总产量,谁要是输了,拿出五百斤粮食!敢不敢比?”
荷兰人和英国人,高声喊道:“比就比!”
这下三方不闹了,开始比种地了。
郑一娘听说后,笑了,“英国佬和荷兰人和我们比种地?傻了吧唧的!明年跟他们比一千斤粮食,看他们敢不敢?”。
黑人首领们都没有信心,来找姚大人商量,可姚耀祖说道:“我们每人干多少活,你们就干多少,能做到吗?”。
黑人首领们拍着胸口保证。
姚耀祖继续说,“做不到呢?”
首领们直接拿出鞭子,姚耀祖点头。
然后,他说道,“要是输了,粮食妈祖军出,但要是赢了,妈祖军开的地要属于妈祖军!”
众首领同意,于是一场比拼粮食收成的大劳动比拼开始了!
黑人见过荷兰人和英国人种地,可第一次看见中国人种地全震惊了?
植物是一棵一棵种的吗?
不是撒出去的吗?
荷兰和英国人,都是撒出去的呀!
可三百多个水兵带着两万多黑人,在开普敦城外开始了中国式种田工程。
高地上,荷兰人和英国人也吃惊了,真挖运河,开水道,挖水窖,分陇的吗?
这工作量太大了吧?
种田要这么拼命吗?
可他们眼里的拼命,其实只是中国农民的日常,千百年里每一日的日常。
中国农民不怕苦,就是怕没地,有地多累多苦他们都愿意!
妈祖军负责派来种地的,听说只要赢了,地就归他们!
握草,负责种地的全部激动了!
没日没夜的干,干的黑人叔叔们全都傻了!
可是皮鞭在背后啪啪响,首领抽打起来,真的疼啊!
没法,跟着干吧!
大水渠开挖那日,开普敦的海风里飘满了号子声。
三万黑人男女在妈祖军水兵的劳动号子声里,一下接一下将沉重的铁镐砸向坚硬的岩层。
一条蜿蜒的水渠,从大河边一日日成型。
荷兰移民透过望远镜看见令人惊骇的场景:那些曾经只会在荒地上随意播撒种子的黑人,竟跟着东方人用三齿耙将泥土翻成整齐的垄沟。有人好奇的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英国牧师颤抖着记录:\"上帝啊!他们像蚂蚁般,日日夜夜搬运鹅卵石,竟真的在旱季来临前筑起了巨大的蓄水库!\"
最震撼的莫过于播种仪式。当第一粒经过浸泡催芽的稻种被众人种进泥窝时,围观的人群爆发出惊叹。
荷兰老农俯身捏起湿润的泥土喃喃自语:\"上帝啊...他们居然一颗一颗的种,这要花多少功夫?他们的腰子怎么受得了?\"
英国植物学家举着望远镜的手开始发抖,他在日记里写道:“那些弯腰插秧的身影移动时居然很精确,每丛秧苗间隔如同量过一样。我真的很好奇,华人为什么要这么种地?”
三个月后的丰收节,开普敦港飘满了三种语言的欢呼。黑人部落献上堆成小山的金黄稻穗,荷兰代表捧着沉甸甸的马铃薯麻袋哑口无言,英国商人则死死盯着秤杆上跳动的刻度。\"我们都输了?他们每一种作物的产量都比我们高,上帝偏爱他们吗?\"
种粮食的中国水兵却拿着土地契约,在那里哈哈大笑。
郑一娘骑着阿拉伯骏马巡视新开垦的农田时,看见黑人孩童正用木棍在沙地上临摹汉字。\"明年应该教他们种双季稻。\"
然后,转身问跟着她做事的白人少年,“要学吗?一年可以种两季,第一季自己吃,第二季可以卖。就是第一季稻子,有点点硬,但绝对饱肚子”
少年好奇的问道:“可以教我们?”
郑一嫂乐了,“你们傻啊!就算我们不教 ,你们也能看啊?再说,也就是种地,粮食越多开普敦的生活也会更好,当然可以教!”
两个少年,急忙说道:“我回村里给村长讲,我们来学!”
远处运河的水车吱呀转动,将清澈的河水送到每一寸渴望滋润的土地——在这片被殖民者撕裂的土地上,姚耀祖他们用中国农民千百年淬炼的生存智慧,种下了第一片跨越种族的希望。
荷兰人牧师在一封写给家乡的信件里,这样写道:“为什么我们要争抢土地?因为一亩地的产出很少,需要更多的土地才能养活我们。可华人能让一亩地一年种两季,能产出两倍还要多的粮食,而且他们在教我们怎么种植,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善意。现在,每家每户连自己的土地都种不完。或许,开普敦的和平真的已经到来,不会再有年轻人死于土地纷争的械斗。”
姚大人在丰收季,特意安排了一次各个首领的聚会,这是开普敦城数百年殖民历史上的第一次。
各种中华的,荷兰的,英国的,非洲的食物被摆在长长的木桌上。荷兰人拿出了金酒和葡萄酒,英国人拿出啤酒和朗姆酒,姚大人让人准备了中华的甜米酒和海船运来的高度数高粱酒。
而黑非洲也送来他们用蜂蜜水果酿造的果酒,喝上去居然非常可口,姚大人叫厨师必须学会。
7月底,开普敦的大河边,黑人,华人,荷兰人,英国人的农夫们聚在一起庆祝丰收的节日。人们在交流,他们第一次发现,这片土地是如此富饶,劳动就有产出,这里完全可以平和的养育所有人。这个节日后来被保留下来,各个民族在这里慢慢融合,这一天被叫做“开普敦团结日”。
史学家称这一天是开普敦真正和平和融合的开始。
晚宴结束以后,荷兰人首领找到姚大人,他是一个金发,高大,有着酒糟鼻的老头,叫做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是一个简单的人,他说话永远直接明了:“你们比荷兰强!也比英国强!”
姚大人端着一杯果酒,躺在一把西式摇椅里,这货其实有些醉了,被三度的果酒搞醉,真的很丢人!
翻译在一边翻译。
“为什么?你为什么这么想?”,姚大人问道。
威廉姆斯叹息道:“你们每个月会公布港城市税金,有一半会用来建设这里,这比荷兰强;你们不欺压我们,这比英国人强多了!”
姚大人笑了,他确实醉了,清醒的时候绝不会这么说,“但我们也拿走了另一半”
威廉姆斯叹息道:“以前荷兰会收走所有的税金,而城市建设还要收人头税和土地税。我只希望你们能长久一点,别搞两年,就跑了!”
姚大人摇动他的西班牙银酒杯,看着夕阳落入大西洋,缓缓说道:“如果我们团结,如果所有人都能团结,妈祖军就能留下来!”
威廉姆斯抬起头,认真说道:“荷兰移民会和你们站在一起。我们只有这些土地,只想安静的生活,不想再有人来打扰。”
姚大人点点头,“威廉姆斯,我保证妈祖军不劫掠,不欺负任何种族,不增加税收,也没有任何徭役。我们的任何劳动,都会付出工资。但这里没有荷兰人,英国人,黑人!这里只有开普敦人!”
威廉姆斯明白了,他站起来重复道:“没有荷兰人,没有英国人,没有黑人,只有开普敦人!”
姚大人看着他点头,“是的,只有开普敦人!”
这是一个人为定义的概念,威廉姆斯带去了荷兰人社区,然后他们叫自己开普敦人
然后,附近的英国人知道后,居然也叫自己开普敦人,某种程度其实英国殖民者收的税也远高于妈祖军。
至于部落民,他们日日和妈祖军劳作在一起,他们早已把自己看成是妈祖军的一部分。
部落首领说:“不能让他们走,白人来了会再次抢走土地,会屠杀和贩卖我们的孩子。要留下他们,只有他们能够保护我们的孩子和土地!用尽一切留下他们!”
开普敦民团成立的时候,除了8000黑人战士,居然还来了1000白人,他们都说自己是开普敦人,他们也要保卫开普敦!
名战士开始进行操练时,那场面居然非常震撼。
在枪炮声中,肖万里大声对郑一娘说道:“从此,开普敦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开普敦。除非我们自己腐烂和堕落,否则没有人能够拿走这片土地!”
然后,姚耀祖直接找到另外两人:“我们开一个枪炮厂,从澳洲买铁料,我们自己造!”
郑一娘觉得没有必要,“才买多少,自己造没有必要吧?”
可姚耀祖发癫了,他说出了一个数字:“我要搞五百门大炮,买划不来啊!”
肖万里昏倒了,“姚老大,你没病吧!造这么多大炮干什么?”
姚大人回忆着牛野说的话:“大炮是战争之神,大炮没轰干净,步兵不冲锋!所以,必须搞大炮,多多益善!”
郑一娘也醉了,“什么是轰干净?”
姚大人反正不要脸,“不知道,反正就是轰干净,就这么定了!”
于是,开普敦的山里多了一个炮厂。
于是,妈祖军多了一个钢铁订单。
于是,四个月后,一百名工匠坐上了运送钢铁的海船,来到开普敦
于是,开普敦成为非洲大陆第一个拥有造船,大炮,枪械和火药整套军火流水线的城市。
而远方一个巨大的金矿产区,上百台蒸汽机在研磨和筛选,上千各种肤色的工人在这里工作,开普敦和妈祖军开始获得稳定的黄金收入。
1815年的第二舰队并没有杀出去,神奇的姚耀祖这个天生带着商业天赋点的军事将领,居然在开普敦搞起了基础建设。
当第一笔黄金收入进账的时候,这货问肖万里,“要不,我们在开普敦到金矿之间修一条铁路?”
旁边的郑一娘一口茶,直接喷了出来。
肖万里苦笑着说:“哥哥,黄金不重啊!你又没有每天一百吨,你修个毛线铁路啊!”
姚大人一拍脑门,“你看看,你看看,我总觉得矿就需要铁路,算了,造炮,造大炮!”
这个疯狂的货,除了造各种山炮,居然还让人造64磅超重线弹炮,当然不是什么35倍径和50倍径的,这货直接仿造英国现在的巨炮。
指着海港外说道:“老子有黄金,给老子造炮台,钢筋混凝土的炮台,造他娘,二十。。。不,造他娘,五十个!”
郑一娘提醒道:“黄金不要上交一部分吗?”
姚大人好奇的看着郑一娘,“哪里有黄金?我怎么没见过!”
好吧!牛野在铁矿港,整个1815年就没有见过开普敦的黄金收入,这货全部投入了海港建设,军事培训和大炮生产,一克黄金都没有上缴过。
这件事,直到1815年年底,李海潮拿着贸易数据找到牛野问:“你们开普敦怎么这么有钱?一年购买的物资总额居然是其他城市的七八倍?”
牛野放下茶杯,他在想啊。。。开普敦的钱是哪里来的呢?
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啊!
于是,他觉得自己也该去开普敦看看了,姚耀祖是不是把所有的战舰都拉去做买卖了!
这货真的干的出来,以前在东望城这货就用军舰倒腾鱼干和珍珠。
可鱼干和珍珠怎么可能倒腾出这么多钱?没有道理啊!
那只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这货神武异常,在大西洋疯狂打劫,抢了英国佬大量的货物!
他觉得自己也休息的够久了,等过完春节,就去开普敦看看去。
姚耀祖这边日子不要过的太爽,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金库溜达一圈,然后心满意足的去工地,看他的64磅超重炮。
这炮好啊!有效射程2000米,极限射程5000米,谁来谁死!
这东西有一种特制炮弹,前半段是尖头实心弹,后半段是炸药,这玩意落进甲板,呵呵。。。铁定穿两层甲板,还能内爆!
另外,战列舰想要靠近?你呀的,不要进入六百米,进六百米老子就在你们装甲板上穿洞洞,一穿一个准,穿完还要内爆。
来啊!让老子看看哪个不开眼的玩意,敢来开普敦整幺蛾子?
他现在怎么看,怎么喜欢,每日乐呵呵!
肖万里在远处看着姚耀祖得意忘形的样子,悄悄跟郑一嫂说道:“明年不能再这么搞了,死活要交一点上去!”
郑一嫂点点头,深深地,叹息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