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星在复旦光华楼的风里还没站稳,手机就震得不停。推送新闻的标题刺得她眼睛发涩——《市文科状元自传爆火,多名师生隐私遭曝光引争议》,配图正是她那本刚在出版社试点发售的《星轨》。
她指尖发颤地点开,评论区早已炸开锅。有人扒出江辰当年的星轨照片是在启天楼天台拍摄,质疑他们违反校规早恋;有人翻出书中描写的荨麻疹发作细节,艾特了启真中学当年的校医;更有匿名网友留言,说自己是书中被一笔带过的“考试作弊同学”,现实里因这段被公开的经历,求职时屡次被背景调查的公司质疑人品。
江辰察觉到她脸色发白,拿过手机快速扫完,眉头瞬间拧成疙瘩。这时苏蔓的消息恰好发来,语气带着怒意:“林晚星,你把我和江辰分分合合的事写进去就算了,为什么要提我高三抑郁休学?我爸妈现在都被亲戚问得抬不起头,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青春回忆!”
电话那头的苏蔓声音发颤,林晚星张了张嘴,一句辩解都说不出来。她写这本书时满脑子都是和江辰的星途辗转,压根没多想,那些她以为的青春碎片,却是别人藏在心底的伤疤。
当晚,辅导员的电话打到了宿舍。“学校接到了好几封投诉信,还有家长咨询律师,说你侵犯了未成年人隐私权。”辅导员的语气很严肃,“《民法典》里明确说了,自然人的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受法律保护,你没征得当事人同意就公开这些内容,已经涉嫌侵权了。”
林晚星连夜翻找相关案例,看到某作家因自传体小说实名披露同学隐私,最终被判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的新闻时,后背惊出一层冷汗。她想起书中还写过启天营里一个师弟的家庭变故,当时觉得那段经历很有感染力,如今才意识到,自己所谓的“真实创作”,不过是踩着别人的隐私铺就的文字路。
江辰陪她去律所咨询时,律师的话更是给她泼了盆冷水。“书中涉及的高中阶段人物,部分当时还是未成年人,隐私权有特殊保护。”律师指着法条解释,“现在被侵权人要是起诉,你大概率要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的责任,严重的话还要赔偿损失。之前还有类似案例,作者不仅要下架书籍整改,还被处以行政处罚呢。”
消息传开后,出版社紧急发了停售公告。林晚星坐在宿舍里,看着书架上那本还带着墨香的书,突然想起启真中学的香樟树。当年她没看清的不只是江辰的脸,还有青春里那些属于别人的秘密边界。
她连夜写了公开致歉信,承诺召回所有已售书籍,对涉及的人物全部进行化名和模糊化修改,还挨个给苏蔓、那位“作弊同学”以及其他能联系到的当事人打电话道歉。苏蔓最后叹着气说:“我不是不让你写,只是你该问问我们愿不愿意被写进去。”
一周后,林晚星受邀回启真中学给学弟学妹做分享。站在熟悉的操场上,夕阳依旧把跑道染成蜜色,她没讲自己的状元经历,只说了《星轨》引发的风波。
“写自传不是记流水账,更不是把别人的隐私当素材。”她望着台下青涩的面孔,声音很轻却很坚定,“你们以后或许也会记录青春,但要记住,哪怕是最细微的细节,只要关乎他人,一定要先征得同意。”
她顿了顿,想起那些深夜发来的控诉私信:“法律从不会因为‘记录青春’就网开一面,侵犯隐私的追责从来不是玩笑。真正的回忆,应该是保护彼此的体面,而不是把伤疤撕开给别人看。”
分享结束后,江辰在香樟树下等她。晚风卷起落叶,他递过来一杯热奶茶:“整改后的版本,我帮你看了,这次把天台的星轨改成了星空。”林晚星接过奶茶,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她突然明白,最好的星途,从来都该守得住法律的底线,也护得住他人的尊严。
远处的启天楼在暮色中轮廓渐显,就像他们终于在边界与追责的教训里,找回了属于彼此,也尊重了他人的,真正的归期。
赠年轻的你:
《别拆他人的青春信封》
——致不愿被模仿的自传警示
你别学她,把别人的名字
揉进墨里,当成笔下的标点
香樟叶藏着的秘密
不是你纸页间,可贩卖的从前
别把江辰的星轨,晒成热搜的光
别让苏蔓的眼泪,在铅字里冰凉
那本你想写的“青春”
装着的不只是你的月亮
还有别人,藏在袖口的伤
法律的线,比笔尖更细
却系着千万个“不愿被提起”
你以为的“真实”,是踩着隐私的梯
爬向所谓的“共鸣”,摔碎的
是别人捂了多年的回忆
别拆那封,未贴邮票的信
别念那句,没经允许的名
青春从不是单人的剧本
你笔下的“反派”“主角”
都是活生生的,会疼的人
若你也想,记录岁月的痕
先问一句“可以吗”,再落笔成文
别让她的教训,成你的复刻
别让纸页,变成追责的凭证
记住——
好的回忆,是护着彼此的体面
不是把伤疤,写成别人的谈资
别学她,拆了他人的青春信封
却忘了,每个名字背后
都有不愿被惊扰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