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诺珠宝工作室的晨光刚漫过设计台,金一诺指尖的钢笔突然顿住——手机屏保弹出的句子,像颗石子砸进心湖:“允许至亲撞南墙,目送挚爱走弯路,静观知己踩深坑[强]”。
她盯着这句话发呆,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台面上未完工的“风动吊坠”,那是上周和守白、陆研新敲定的跨界款,用的正是陆教授新研发的柔性纤维。
“诺姐,陆教授的材料样品到了!”助理抱着纸箱进来,打断她的思绪,“不过……陆教授刚发消息,说他堂弟陆明想借咱们的生产线,做‘智能穿戴珠宝’,还说不用做市场调研,他有‘绝对把握’。”
金一诺心里“咯噔”一下。陆明她熟,前两年跟风做直播带货亏了三百万,去年又想搞虚拟货币,被陆研新拦下来,现在转头盯上了智能珠宝——这哪是创业,分明是又要踩坑。
她立刻拨通陆研新的电话,上海材料实验室的背景里,陆研新正对着电脑皱眉:“我劝了三天了,他不听,说我‘不懂年轻人的市场’,还说要自己投钱,让咱们别管。”
“不管?”金一诺急了,“他上次亏的钱还没还完,这次再踩坑,不得把家底赔光?”
“我知道。”陆研新的声音透着无奈,“可他说‘就算撞南墙,也是我自己选的路’。我突然想起你刚发的那句话——允许至亲撞南墙,我现在才算懂了。”
金一诺沉默了。她想起去年守白写《六道梵行记》时,非要把“天道资源争夺”的剧情往死胡同里写,所有人都劝她改,她偏不,最后熬了半个月,自己推翻重写,反而写出了最惊艳的“幻境试炼”。那时她还笑守白“倔”,现在才明白,有些弯路,非要自己走一遭,才能真正长大。
正琢磨着,北京的守白发来视频通话,央美画室的背景里,青提子正对着一堆钩针叹气:“小白非要用古法钩针做智能芯片载体,说要‘非遗+科技’,可钩针的孔隙根本装不下芯片,劝了她好几次,她偏要试。”
守白举着钩针笑:“不试怎么知道不行?当年对抗硅基,不也是所有人都觉得我们赢不了,最后不也成了?”
金一诺看着屏幕里倔强的守白,突然笑了:“你们俩还真是像。陆研新堂弟要做智能珠宝,拦不住;你要钩芯片载体,劝不动。看来咱们这群人,都得自己踩过坑,才甘心。”
挂了电话,陆明突然找上门,手里攥着一叠设计稿,意气风发:“诺姐,你看我这‘智能健康吊坠’,能测心率、记步数,还能连手机发消息,年轻人肯定喜欢!”
金一诺接过设计稿,稿纸上的草图漏洞百出——电池续航没考虑,芯片尺寸和吊坠不匹配,连最基本的抗摔测试都没提。她想说“不行”,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转而问:“你自己投钱?生产线可以借你,但我们不参与决策,盈亏自负。”
陆明愣了下,显然没料到她会同意,随即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我肯定能成!”
看着陆明兴冲冲离开的背影,助理不解:“诺姐,你明知道他要踩坑,为啥不拦着?”
“拦不住的。”金一诺拿起桌上的“风动吊坠”,指尖转动着,“就像守白非要钩芯片载体,陆研新拦不住;我当年非要把珠宝店开在老街区,我爸妈也拦不住,最后亏了半年,才学会怎么结合线上线下。有些路,别人说一万句‘不行’,不如自己走一步‘试试’。”
接下来的一个月,金一诺没再劝陆明,只是默默帮他协调生产线,偶尔提醒他“注意电池续航”“做下抗摔测试”,陆明嘴上应着,实际根本没放在心上——他觉得自己的设计“完美无缺”,市场肯定抢着要。
与此同时,北京的守白也在跟钩针较劲——她把古法钩针的孔隙改了又改,试了十几种线,芯片还是装不进去,青提子急得跳脚:“我早说不行!你偏不听,浪费多少线!”
守白却不气馁,拿着失败的样品发消息给陆研新:“你那柔性纤维能不能做细点?我想试试用‘叠针’勾载体。”
陆研新秒回:“可以,但成功率只有30%,你想清楚。”
“试!”守白的回复干脆利落。
一个月后,陆明的“智能健康吊坠”上市了——第一天就出了问题:电池续航不到两小时,芯片进水就坏,客户投诉电话打爆了,仓库里堆了几千个滞销的吊坠,陆明蹲在仓库里,眼圈通红。
金一诺接到他电话时,他声音带着哭腔:“诺姐,我错了,我不该不听劝……”
“没事。”金一诺语气平静,“把滞销的吊坠拉回来,我们改改——用守白的钩针做外层,把芯片换成迷你款,做成‘风动健康吊坠’,说不定能卖出去。”
同一时间,北京的守白终于成功了——她用叠针勾出的柔性纤维载体,刚好能装下迷你芯片,钩针的孔隙还能透气,芯片再也不会因为过热罢工。她拿着样品给青提子看,青提子又惊又喜:“你还真做出来了!早知道不劝你了。”
“不劝我,我还不一定能坚持下来。”守白笑着,“就像陆明,不摔这一跤,他永远觉得自己的设计最牛。”
一周后,上海一诺珠宝工作室推出“风动健康吊坠”——外层是守白设计的古法钩针纹路,内层是陆研新改良的迷你芯片,既能测健康数据,又能跟着动作晃动,上市当天就卖爆了。
陆明捧着销量报表,眼眶红红的:“诺姐,谢谢你没拦着我,也谢谢你在我摔坑后拉我一把。”
“谢我干啥,要谢就谢你自己。”金一诺拍了拍他的肩膀,“撞了南墙,才知道回头;走了弯路,才知道哪条路对。以后别这么冲动,但真要想试,姐还帮你。”
这时,守白的视频通话弹出来,她举着新钩的芯片载体笑:“陆教授说,咱们这‘非遗+科技+踩坑经验’的组合,能申请专利了!”
陆研新也出现在屏幕里,笑着说:“现在才算真正懂了那句话——允许至亲撞南墙,不是不管,是相信他就算摔了,也能爬起来;目送挚爱走弯路,不是放弃,是知道有些路,必须自己走。”
金一诺看着屏幕里的守白和陆研新,又看了看身边的陆明,突然觉得,人生哪有那么多“正确的路”,更多的是“自己选的路”。有时候,拦着别人不让踩坑,反而会让他永远长不大;不如目送他走弯路,等他摔了,再伸手拉一把——这不是放任,是信任,是温柔,也是最珍贵的相处之道。
她拿起桌上的钢笔,在设计稿上写下:“允许撞南墙,是给他人成长的勇气;愿意拉一把,是给彼此温暖的底气。”阳光洒在设计稿上,笔尖的墨迹渐渐干透,像把那些弯路、那些坑,都变成了往后人生里,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