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里,关于陈默“初心”沦陷的讨论渐渐平息,但留下的思考却如同水波,在周棠、韩枚乃至所有关注此事的读者心中荡漾开来。韩枚在将那枚“初心”银戒放入竹筐后,忽然抬起头,问了一个许多人都想问的问题:
“周棠姐,那……一个企业领袖,到底该怎么做Ip,才不至于像陈默这样翻车呢?难道只有彻底躲起来,不露面这一条路吗?”
窗外,夜色渐浓,书店的暖光映照着竹筐温润的色泽。周棠没有立刻回答,她走到书架旁,抽出一本关于传统手工艺的书,翻到一页展示铁匠打铁的插图——老师傅神情专注,锤起锤落,火星四溅,那坚实的肌肉与流淌的汗水,本身就是最好的宣言。
一、“秀肌肉”的本质:是表演,还是实干?
“陈默最初的成功,并非偶然。”周棠将书摊开在桌上,指着那铁匠的图像,“他早期展现的‘耿直’、‘技术控’,就像铁匠展示他结实的臂膀和精准的锤法,那是他真实拥有的‘肌肉’。
问题在于,当规模扩大,内力不济时,他选择了用‘特效’来代替‘真火’,用‘话术’来伪装‘实力’。”
她顿了顿,看向韩枚:“企业领袖展示Ip,本质不是表演,而是‘呈现’。呈现你对产品的死磕,对用户反馈的重视,对供应链管理的严苛,甚至是对失败教训的坦诚。
就像你录视频告诉客户戒圈可能需要磨合,这不是示弱,而是建立更深厚的信任。领袖要秀的,不是完美的个人魅力,而是带领企业创造真实价值的核心能力。”
二、“藏”与“露”的智慧:司马懿的启示与局限
“那是不是完全学司马懿,藏起来最安全?”韩枚追问。
“在信息时代,完全‘藏起来’几乎等于将话语权拱手让人。”周棠摇摇头,“司马懿的‘藏’是乱世中的自保策略。
但现代商业的核心是信任经济。一个活生生的、可感知的领袖,是建立情感连接和信任的高效渠道。关键在于‘露’什么,怎么‘露’。”
“老陈几乎从不主动露面,但他的竹筐,他编织时划伤的手,他说的‘筐底松了客户就绕着走’,就是他最坚实的Ip。他的‘产品’即‘人品’,‘手艺’即‘诚意’。对于企业领袖而言,‘露’的焦点,不应仅仅是个人生活或金句,更应是企业的价值观、决策的逻辑、应对危机的担当。‘藏’起来的,或许是个人不必要的隐私和情绪;‘露’出来的,必须是支撑品牌承诺的硬核事实与一致的行动。”
三、推演:新时代企业领袖Ip的“四维”模型
周棠拿起笔,在便签上画下一个十字坐标:
1. 深度:价值观的沉潜与坚守
“Ip的基石是价值观,而且必须是一以贯之、融入骨血的价值观。陈默的崩塌,根源是‘用户之友’的价值观与‘甩锅用户’的行为彻底背离。领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决策,都应是其价值观的投射。就像老陈,他的价值观是‘手艺人的实在’,所以他编的每一个筐都结实。领袖Ip的深度,决定了其能抵御多大风浪。”
2. 广度:从个人英雄到生态叙事
“不要把自己打造成唯一的英雄。健康的领袖Ip应能照亮整个团队和生态。可以展示研发团队如何攻克难关,一线员工如何服务客户,甚至像老陈这样的供应商如何保障品质。将Ip从个人符号,扩展为一种‘群像光辉’,既能丰富故事,也能分散风险。我们书店的‘跨城随心’,不就是韩枚、你爸爸、老陈和我共同的故事吗?”
3. 温度:真实不完美的力量
“敢于展示真诚的瑕疵。永远‘正确’、永远‘完美’的形象是脆弱的。分享创业的艰辛、走过的弯路、甚至公开道歉,这种‘不完美’的真实,往往比精心编排的完美更能打动人心。就像那枚银戒,手工的痕迹恰恰证明了它的独一无二与匠心所在。”
4. 尺度:商业逻辑与个人表达的边界
“最后是尺度感。领袖Ip服务于企业长期品牌价值,而非短期流量。要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不过度承诺,不煽动情绪,不将个人观点凌驾于企业利益和公众情感之上。保持敬畏,知道言论的边界在哪里。”
周棠写完,将便签递给韩枚。“你看,这四维交织,形成一个立体的、真实的、有生命力的Ip形象。它不再是一个容易被戳破的扁平‘人设’,而是一个有根基、有脉络、可感知的‘真人’。”
韩枚若有所思地看着便签,又看了看竹筐里的银戒。“所以,核心不是‘做’Ip,而是‘是’那样的人,带领企业‘做’那样的事。Ip只是这一切自然流露的结果。”
“没错。”周棠微笑,“陈默错把结果当成了原因。他拼命‘扮演’一个用户之友,却忘了最根本的——去‘成为’一个用户之友。
真正的领袖Ip,如同老陈编筐,一针一线,编的是‘真实’;如同你刻银戒,一锤一凿,刻的是‘诚意’。它摸得着,摔不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风铃轻响,夜更深了。韩枚收起便签,心里那份因陈默事件带来的迷茫渐渐散去。她明白,无论是刻一枚银戒,还是塑造一个企业领袖的形象,通往信任的唯一道路,永远是真诚与实干。
而那些仅仅依靠浮华标签和精致话术堆砌起来的空中楼阁,终将在时间的风雨中,显露出其本来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