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验室的青提果香还没散,金一诺举着手机闯进来时,指尖都在发颤——屏幕上“涉密单位保洁员是间谍”的新闻标题,像把冰锥扎进刚暖起来的空气里,“主动投靠境外情报”的副标题,让陆研新瞬间想起上辈子渣滓洞那些伪装成杂役的特务。
“研新!你看这个!”她把手机怼到陆研新眼前,视频里保洁员用抹布擦文件柜的动作,和她梦里特务偷情报的姿势重合在一起,“他们用保洁身份混进涉密单位,偷文件、拍资料——这不就像隐子晗冰之前派黑衣人混进实验室,想偷晶核样品?”
陆研新攥紧手里的芒果块,目光扫过实验室的保洁工具箱——昨天刚来的保洁阿姨,抹布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镁粉。
“这是‘身份伪装陷阱’,”他指着晶核样品旁的指纹识别锁,“就像晶核的纯度需要多层检测,涉密单位的人员身份,也得像给材料做‘多维度表征’一样,不光看表面身份,还要测‘行为特征码’。”
元宝突然凑过来,湿狗鼻对着保洁工具箱猛嗅,耳朵瞬间竖成雷达,意识传音里带着尖锐的警惕:“这个抹布有‘境外味’!跟隐锋余党身上的海水味一样!还有文件柜的把手,被人动过——擦的痕迹是故意蹭的,想沾走指纹!”
陆研新立刻打开实验室的行为监测系统,调出昨天的监控——保洁阿姨擦文件柜时,手指在锁孔旁停顿了3秒,抹布的角故意裹住了锁孔边缘。“她在采集锁孔的指纹残留,”陆研新快速敲击键盘,“就像有人想偷晶核的拉曼峰数据,先偷偷蹭走样品表面的粉末——伪装的身份是‘外壳’,真正的目的藏在‘行为杂质’里。”
金一诺翻出王警官发来的“间谍行为特征库”,指尖划过“异常停留、重复接触敏感区域”的标注:“你说,能不能用晶核的‘多维度检测’逻辑,做一套‘涉密行为筛查系统’?比如把保洁员的清洁路线、接触时长、动作频率,都当成‘行为原子’,只要出现‘偏离常规路线+接触敏感区域+异常停顿’的组合,就弹出预警。”
“完全可以!”陆研新调出晶核的检测模型,把“拉曼峰、xRd图谱、Icp-mS成分”替换成“路线偏离度、敏感区域接触次数、动作停顿时长”,“晶核要通过三重检测才判定合格,涉密人员的行为也要过三重筛查——元宝的鼻子能闻‘行为杂质’,这个系统就能‘测’行为异常。”
元宝蹲在监控屏幕旁,狗爪子扒着保洁阿姨的清洁路线图,意识传音精准标记:“她昨天多擦了3次文件柜!比之前的保洁多了10分钟!这个‘清洁味’不对——是故意拖时间!”
陆研新立刻把筛查系统部署到实验室的智能终端,刚启动,屏幕就弹出红色预警:“保洁人员行为异常,路线偏离度40%,敏感区域接触次数5次,建议立即核查。”
金一诺立刻联系实验室行政,半小时后,行政反馈:这个保洁阿姨的身份信息是伪造的,外包公司的注册地址在东南亚,正是隐锋的空壳公司!
“王警官已经带人去抓了!”金一诺挂了电话,后背全是冷汗,“她说本来想今天偷我们的晶核配方,没想到被我们提前筛查出来了!”
元宝摇着尾巴,意识传音里满是骄傲:“我就说她的抹布味不对!以后不管是保洁还是杂役,我都能闻出他们的‘伪装味’!”
傍晚,陆研新在实验记录上写下:“将晶核多维度检测逻辑迁移为‘涉密行为筛查系统’,通过‘路线-接触-停顿’三重特征识别伪装身份;
成功拦截境外间谍的情报窃取行为,验证了材料学检测逻辑在涉密防护中的可行性;科研的意义,是让晶核的‘纯度屏障’,成为涉密单位的安全防线。”
金一诺端着一盘洗好的蓝莓走过来,挑了颗喂给元宝:“王警官说,现在很多涉密单位都想用这个系统——间谍的伪装越来越像‘普通材料’,只有多维度筛查,才能揪出藏在里面的‘杂质’。”
陆研新捏起颗蓝莓放进嘴里,目光落在屏幕上的筛查后台:“我们把系统做成模块化工具,能适配不同单位的场景——就像晶核检测能换不同仪器,这个系统也能根据单位的敏感区域,调整筛查参数。”
元宝蹭了蹭金一诺的手心,意识传音软乎乎的:“博士,以后我能帮更多涉密单位‘闻’间谍吗?不管他们装成保洁还是快递员,我都能闻出他们的‘坏味’!”
陆研新揉了揉它的耳朵,笑着点头:“当然!你这条特工狗,以后又多了个‘涉密嗅探员’的身份——既要帮我们闻材料杂质,也要帮涉密单位闻伪装的间谍。”
实验室的灯亮到深夜,涉密行为筛查系统的后台还在优化,屏幕上的行为特征曲线,像晶核的纯度检测图谱一样精准。
他们知道,间谍的伪装不会消失,就像材料里的杂质永远存在,但只要有这套“行为纯度检测仪”,只要还能从普通的动作里揪出异常的“杂质”,就能让每一个涉密单位,都能守住藏在文件和样品里的秘密。
天微亮时,元宝用狗鼻子拱醒陆研新,意识传音里带着新发现:“博士!孙洁姐珠宝工作室的快递员,路线不对!他绕了3次工作室的后门——是不是想偷我们的晶核珠宝样品?”
陆研新睁开眼睛,看着屏幕上弹出的快递员行为预警,笑着摸了摸元宝的头:“今天我们把系统接入快递物流的监测端——材料学能守住晶核的纯度,也能守住每一个涉密单位的安全。”
金一诺端着切好的草莓块走过来,递了块到他嘴边:“对,不管是晶核的杂质,还是间谍的伪装,都逃不过多维度的检测——我们两个加一条狗,能用材料学的严谨,守住所有不能泄露的秘密。”
晨光漫过实验台,涉密行为筛查系统的预警灯轻闪,像给涉密单位加了层透明的晶核盾——既挡住了伪装的间谍,也守住了藏在细节里的安全,更证明着:科研的严谨,从来不是只藏在实验室的检测报告里,而是落在每一个不被泄露的秘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