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星塔”的降临,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投入了一块万载玄冰,瞬间改变了火星战场的“生态”。那层看似柔和、却坚韧无比的金色光幕,不仅大幅削弱了“灭世者”平台的毁灭性打击,更如同一个巨大的“灵力放大器”与“稳定器”,为在血火中苦苦支撑的联军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摇摇欲坠、几近崩溃的防线,在这股新生力量的支撑下,如同被无形巨手猛地扶正,虽然依旧千疮百孔,却终于……站稳了脚跟!战争,从单方面的屠杀与绝望坚守,转入了更加残酷、但也更具韧性的拉锯战阶段。
“镇星塔”的光辉笼罩之下,联军残存的防御节点仿佛被赋予了第二次生命。
那些原本在“法则扰动场”下功率骤降、护盾明灭不定的轨道炮台和导弹阵地,此刻其表面的灵能符文稳定地亮起,能量读数迅速回升至正常水平,甚至略有超出。操作员们惊喜地发现,锁定目标更快,火力持续性更强。当帝国的“刽子手”级突击舰再次试图凭借钻头强行突防时,迎接它们的是来自多个方向、协调一致且威力倍增的交叉火力网。虽然仍难以瞬间击毁这种重甲单位,但足以将其逼退,或使其钻头力场过载,为后方的主力舰队创造集火机会。
遍布火星地表的关键要塞和地下掩体,其外部装甲和能量护盾在“镇星塔”的加持下,防御系数提升了至少百分之五十。尤其是那些由老工匠石坚等人“魂铸”的装甲板覆盖的区域,其防御力更是出现了超乎寻常的强化,仿佛真的被赋予了不屈的意志,能够主动“偏转”或“吸收”部分攻击能量。帝国地面部队的推进,从势如破竹变成了寸步难行的啃噬。每一个废墟,每一个坑道,都变成了吞噬帝国士兵生命的陷阱。
“幻影”级电子战母舰释放的干扰,在触及“镇星塔”光幕时,如同泥牛入海,效果被大幅削弱。联军一度瘫痪的通讯网络迅速恢复,各部队之间的协同效率大大提升。赵天罡牺牲后一度出现的指挥混乱得到遏制,残存的将领们迅速接过指挥权,依托稳固下来的防线,进行着更加灵活和有组织的抵抗。
对于联军中的修士而言,“镇星塔”的存在,意义更为重大。它不仅仅是一件法器,更是一个强大的“道域”核心。
在“镇星塔”稳定法则、放大灵能的效果下,修士们施展的法术威力普遍提升三成以上,且真元消耗减少。之前需要数名金丹修士联手才能勉强抵挡的“净化”光束余波,现在一名元婴修士就能较为轻松地偏转或化解。大规模的攻击性法术,如“流星火雨”、“冰封万里”,也得以在战场上再次绽放,对帝国密集的登陆部队和轻型载具造成可观杀伤。
那些在生死关头临阵突破的修士,如领悟“寂灭真意”的林昊、掌握“生机引导”的苏婉、凝聚“兵煞元婴”的赵铁心等人,迅速成为了战场上的中流砥柱。林昊的“虚空屏障”在“镇星塔”加持下更加稳固,能够短暂正面硬抗“刽子手”的钻头冲击;苏婉的“春风化雨”术效果范围扩大数倍,成了移动的“生命绿洲”;赵铁心更是如同人形高达,带领着残存的陆战队员,发起了数次成功的反冲锋,夺回了数个关键的战略要点。
原本因通讯中断和法则紊乱而难以施展的大型战阵和合击法术,如今得以重新组织。由数十名甚至上百名修士组成的“庚金破军剑阵”、“玄武御天阵”等,在战场上重现光芒。凝聚众人之力的巨大光剑或龟甲虚影,甚至能对帝国的中型战舰构成威胁,极大地缓解了舰队压力。
帝国方面显然没有预料到地球联军在如此绝境下,还能掏出“镇星塔”这样的底牌。短暂的混乱后,帝国舰队指挥官展现出了其老辣的战场掌控力。
帝国意识到在“镇星塔”光环内与联军硬碰硬代价太高,迅速调整战术。一部分舰队继续正面施压,牵制联军主力;另一部分精锐舰队,则试图绕开“镇星塔”光幕覆盖的核心区域,寻找防线的薄弱侧翼,或攻击光幕边缘能量强度相对较弱的区域。
“灭世者”平台将至少三分之一的火力集中到了“镇星塔”本身。粗大的“净化”光束、无声的“质能转换”炸弹,如同雨点般砸向塔身。然而,“镇星塔”岿然不动。塔身流转的星辰光晕与玄奥符文,构成了远超寻常战舰护盾的防御体系,将大部分攻击能量分散、吸收或偏转。只有极少数的攻击能在塔身留下些许焦痕,但很快就在星辰之力的滋养下恢复如初。帝国的试探性攻击,反而像是在为这座新生的神塔“淬火”。
面对修士军团和强化后的定点防御,帝国投入了数量更加恐怖的“蜂群”无人机。它们不再追求个体杀伤,而是采取“饱和式”撞击,目标直指联军的关键节点——雷达站、通讯天线、阵法基座,甚至是落单的修士。这种不计成本的消耗战,给联军造成了持续的、细密的放血,许多好不容易稳固下来的阵地,就是因为某个关键节点被无人机海淹没而再次失守。拉锯战的核心,变成了对每一个山头、每一处废墟、每一个能量节点的反复争夺。
位于火星赤道的“第七矿区”要塞,是“镇星塔”光幕边缘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这里成为了拉锯战最惨烈的缩影。
在“镇星塔”升起后的七十二小时内,这座要塞及其周边区域,易手高达十七次!联军依靠“镇星塔”的加持和修士的勇猛,一次次将攻入要塞的帝国部队赶出去;而帝国则凭借绝对的数量优势和“蜂群”无人机的骚扰,又一次次地撕开缺口。
要塞的墙壁早已被鲜血染成暗红色,破碎的机甲和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臭氧和浓重的血腥味。士兵们的神经已经麻木,只是凭借着本能和身后“镇星塔”传来的温暖光芒,机械地扣动扳机,挥舞着兵刃。
一位负责维护要塞核心阵法基座的元初门弟子,在帝国又一次突破防线时,毅然引爆了基座内预藏的所有灵石,与冲进来的帝国基因战士同归于尽,剧烈的爆炸暂时封堵了缺口,为援军争取了宝贵时间。
当联军再一次暂时夺回要塞控制权时,驻守这里的团长,一位断了一条手臂的筑基巅峰修士,看着身边只剩下不足三分之一的部下,望着远方依旧不断逼近的帝国舰队,嘶哑着对通讯器吼道:“指挥部!第七矿区还在我们手里!只要‘镇星塔’的光还照在这里,只要还有一个人站着,这里就永远是帝国的坟场!”
火星防线,稳住了。它不再是一条即将断裂的细线,而是变成了一张充满弹性的、布满尖刺的巨网。帝国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比之前惨重数倍的代价。战争的节奏,终于被强行拖入了地球联军更擅长的——意志与消耗的比拼之中。
而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僵持的平衡是脆弱的。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依然在于那座巍峨的“镇星塔”,以及塔下那位,尚未真正出手的……道君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