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县南的杏花村,春日里本该是杏花满枝、炊烟袅袅的景象,近日却透着一股诡异的死寂。村里接连有青年男子变得痴痴呆呆,整日对着空气喃喃自语,神色痴迷,身体也日渐消瘦,郎中诊治无果,村民们都说是被“花妖”缠上了,纷纷闭门不出。
这日午后,济公正躺在灵隐寺的老槐树下,晒着太阳啃西瓜,汁水顺着嘴角流下,滴在僧袍的补丁上。广亮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挥舞着一封村民的请愿信:“济……济公师叔!不好了!杏花村出大事了!”
必清也跟在后面,脸上满是忧色:“师叔,杏花村好几个青年男子都被花妖缠上了,变得痴痴呆呆,您快去救救他们吧!”
济公吐掉嘴里的西瓜籽,蒲扇一摇,慢悠悠地站起身:“花妖?有意思。老衲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花妖,竟敢在人间作祟。”他摸了摸肚子,笑道,“不过话说回来,老衲还没吃过杏花村的杏花酒和杏花糕,正好去尝尝鲜。”
广亮一听有好吃的,顿时来了精神:“对对对,吃饱了才有力气降妖除魔!”三人收拾一番,便朝着杏花村而去。
一路行来,离杏花村越近,空气中的甜香便愈发浓郁,只是这甜香中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妖气,令人头晕目眩。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位村民正焦急等候,看到济公三人,连忙迎了上来:“圣僧,您可来了!求您救救我们村的年轻人吧!”
济公问道:“老乡,具体说说,那些年轻人是怎么变得痴痴呆呆的?”
一位白发老者叹了口气:“半个月前,村里的张三去后山砍柴,回来后就变得不对劲,整日对着一块绣帕傻笑,还说看到了一位貌美女子。后来,村里的李四、王五也相继变成这样,每个人都拿着一块类似的绣帕,说要和女子成亲。”
“绣帕?”济公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能不能让我看看那些绣帕?”
老者连忙让人去取。片刻后,几块绣帕被送到济公面前,绣帕上都绣着一朵盛开的杏花,针法细腻,色彩鲜艳,只是绣帕边缘泛着淡淡的黑气,透着诡异的妖气。
济公拿起一块绣帕,凑近鼻尖轻嗅,又用手指蹭了蹭绣线,眉头一皱:“这不是普通的绣帕,是‘牵魂帕’,上面绣着‘摄魂术’,年轻人看到绣帕上的杏花,便会被迷住心智,陷入幻境。”他看向老者,“村里最近有没有来过陌生人?或者后山有没有什么异常?”
老者回忆道:“半个月前,确实有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来到村里,说自己是外地来的绣娘,住在后山的破庙里。自从她来了之后,村里就开始出怪事。”
“定是这个女子搞的鬼!”广亮怒道,“我们现在就去后山,收服这个花妖!”
济公摇了摇头:“不急。这摄魂术虽然诡异,却没有伤人之意,只是让年轻人陷入幻境。我们先去看看那些被迷住的年轻人。”
来到村民家中,几位青年男子正躺在床上,眼神呆滞,手里紧紧攥着绣帕,口中喃喃自语:“杏花仙子……我要和你成亲……”他们的面色苍白,气息微弱,显然已经被迷了多日。
济公走到床边,蒲扇轻轻一挥,一道金光拂过青年男子的脸颊。青年男子的眼神渐渐清明了一些,但很快又陷入呆滞。“这摄魂术已经深入骨髓,若强行破除,恐怕会损伤他们的心智。”济公沉吟道,“我们需要找到那位绣娘,了解她的来历,才能对症下药。”
当晚,济公三人潜伏在后山的破庙附近。破庙周围种满了杏花树,此时正值花期,杏花盛开,甜香扑鼻。三更时分,一道白色的身影从破庙中走出,正是那位白衣绣娘。她手持绣花针,在月光下绣着绣帕,面容绝美,宛如仙子,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
“果然是她!”广亮压低声音道。
济公摇了摇蒲扇,轻声道:“她身上的妖气并不重,反而带着一股淡淡的怨气,看来并非恶意害人。”
白衣绣娘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停下手中的绣花针,朝着济公三人的方向望去:“既然来了,就出来吧。”
济公三人从暗处走出。白衣绣娘看到济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济公大师?”
“正是老衲。”济公哈哈一笑,“姑娘,你为何要用牵魂帕迷住杏花村的年轻人?”
白衣绣娘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哀怨:“我并非有意害人,只是想找一个能帮我报仇的人。”她缓缓说道,“我名叫杏花,本是后山杏花精,修炼百年化为人形。三年前,我与一位书生相爱,他承诺会娶我为妻。可没想到,他竟是为了夺取我修炼的内丹而来。他联合当地恶霸,设下陷阱,重伤了我,夺走了我的内丹。若不是我侥幸逃脱,早已性命难保。”
广亮怒道:“这个书生太可恶了!简直猪狗不如!”
杏花继续说道:“我失去内丹,修为大减,只能靠绣帕上的摄魂术,寻找有勇气、有正义感的年轻人,希望能有人帮我夺回内丹,报仇雪恨。我并没有伤害他们,只是让他们陷入幻境,若找到合适的人,我自会解除摄魂术。”
必清疑惑道:“那你为何不自己去找书生报仇?”
杏花摇了摇头:“那书生夺走我的内丹后,修为大增,还拜了一位邪道为师,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她看向济公,“大师,我知道用摄魂术迷惑他人不对,但我实在走投无路了。求您帮帮我,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济公沉吟片刻:“那书生现在在哪里?他叫什么名字?”
“他名叫张文远,现在是钱塘县的县丞,住在县城的张府。”杏花说道,“他夺走我的内丹后,凭借邪术步步高升,还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原来是他!”老者之前提到的张文远,正是当年诬陷沈从安的帮凶之一,没想到他还做过如此恶事。济公眼中闪过一丝怒意:“这个张文远作恶多端,老衲本就想找他算账,如今正好一并解决!”
他转向杏花:“姑娘,你用摄魂术迷惑他人,确实不对,但念在你是受害者,老衲便不追究你的责任。明日,我们一同前往县城,找张文远夺回内丹,为你报仇。”
杏花大喜过望,连忙拜谢:“多谢大师!若能夺回内丹,报仇雪恨,我定当报答大师的大恩!”
次日清晨,济公三人带着杏花,一同前往钱塘县。来到张府门前,只见张府气势恢宏,门口守卫森严。济公摇了摇蒲扇,笑道:“这点守卫,还拦不住老衲。”他蒲扇一挥,一道金光射向守卫,守卫们瞬间昏昏欲睡,倒在地上。
四人趁机潜入张府,来到书房。张文远正在书房内修炼邪术,他身前的香炉中燃烧着黑色的香,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妖气。看到济公四人,张文远脸色一变:“济公?你怎么会在这里?还有你这个妖女,竟然还没死!”
杏花看到张文远,眼中满是恨意:“张文远,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今日我定要杀了你,夺回我的内丹!”她身形一闪,朝着张文远攻去。
张文远冷笑一声:“就凭你现在的修为,也想杀我?简直痴心妄想!”他从怀中掏出一颗红色的内丹,正是杏花的内丹。他将内丹握在手中,体内的妖气瞬间暴涨,朝着杏花攻去。
杏花的修为本就大减,根本不是张文远的对手,很快就被击退,口吐鲜血。“杏花姑娘!”必清连忙上前扶住她。
济公面色一沉:“张文远,你作恶多端,抢夺内丹,欺压百姓,今日老衲便替天行道,收服了你!”他蒲扇一挥,一道强大的金光直射张文远。
张文远不慌不忙,将内丹的力量发挥到极致,黑色的妖气与金光碰撞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济公,你别以为我怕你!”张文远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修炼的邪术已经大成,今日便让你尝尝我的厉害!”
他从怀中掏出一张黑色符咒,口中默念咒语,符咒化作一道巨大的黑气,朝着济公攻去。黑气中隐约有无数冤魂的哀嚎,透着浓郁的邪气。
济公哈哈一笑:“这点邪术,也敢在老衲面前班门弄斧!”他从怀中掏出一串佛珠,口中默念降妖咒,佛珠化作一道金光,缠绕在黑气上。黑气瞬间被驱散,冤魂也被金光净化,化作点点白光消散。
张文远大惊失色:“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济公趁机上前,蒲扇一挥,金光直射张文远的胸口。张文远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手中的内丹也掉落在地。杏花连忙上前,捡起内丹,服了下去。瞬间,她的修为恢复,身上的妖气也渐渐消散,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张文远,你还有什么话要说?”济公问道。
张文远躺在地上,气息奄奄:“我……我错了……求大师饶我一命……”
济公摇了摇头:“善恶终有报,你作恶多端,残害生灵,今日必死无疑!”他蒲扇一挥,一道金光射向张文远,张文远惨叫一声,身体渐渐化作黑烟,消散无踪。
解决了张文远,杏花感激地看向济公:“多谢大师救命之恩!若不是您,我恐怕永远也无法报仇雪恨。”
济公笑道:“姑娘不必客气。今后,你要潜心修炼,多做善事,不可再用邪术害人。”
杏花点了点头:“大师放心,我定会铭记您的教诲,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杏花村的百姓,报答您的大恩。”
回到杏花村,杏花立刻解除了青年男子身上的摄魂术。青年男子们渐渐恢复了神智,看到自己的家人,纷纷相拥而泣。村民们对济公和杏花感激不已,拿出最好的杏花酒和杏花糕招待他们。
几日后,杏花在杏花村开设了一间绣坊,教村里的姑娘们绣花。她绣的杏花栩栩如生,深受人们喜爱,绣坊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而杏花也时常利用自己的修为,帮助村民们解决困难,守护着杏花村的安宁。
这日,济公三人再次来到杏花村。杏花正在绣坊里教姑娘们绣花,看到济公三人,连忙迎了出来:“大师,你们来了!”
济公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欣慰:“姑娘,看来你在这里过得很好。”
杏花笑道:“托大师的福,我现在过得很充实。我已经决定,永远留在杏花村,守护这里的百姓。”她从绣篮里拿出一块绣帕,递给济公,“这是我亲手绣的杏花图,送给大师,聊表我的心意。”
济公接过绣帕,只见绣帕上的杏花栩栩如生,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没有了之前的妖气,反而充满了祥和之气。“好画,好画!”济公哈哈一笑,“老衲就收下了。”
广亮说道:“杏花姑娘,你能弃恶从善,用自己的力量帮助百姓,真是太好了!”
必清也点头道:“是啊,只要心存善念,就算是妖,也能成为守护百姓的好人。”
济公摇着蒲扇,笑道:“人心向善,天必佑之;妖心向善,亦能得福。这世间的善恶,不在于出身,而在于内心。只要坚守善念,多做善事,就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戴。”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杏花村的土地上,杏花满枝,炊烟袅袅,一派祥和的景象。济公三人并肩而立,望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满足。
“天下之大,还有许多百姓需要我们去帮助,还有许多邪恶需要我们去战胜。”济公说道,“我们走吧,继续去守护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广亮和必清点了点头,三人转身离去,身影渐渐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中。而杏花村的故事,也将在百姓们的口中代代相传,成为一段妖心向善、守护安宁的佳话。杏花的绣坊,也将永远留在杏花村,用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传递着善念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