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林阳虽胜,夺下淮阴城,却未真正掌控徐州。比起眼前的捷报,他更关心另一桩事。
“但说无妨。”
“敢问先生先前为何建议主公调遣藏霸的泰山军?”糜竺目光灼灼盯着陈珪。
这老狐狸与自己同属徐州本土势力,但事关州主废立,他不得不谨慎。若双方立场相左,后续谋划便要大改!
“子仲静候便是,不出数日,你自会明白。”
陈珪抚须轻笑,未透半分口风。
“你我同在一条船上。”
他连儿子陈登都派往广陵辅佐林子远,立场不言自明。至于调遣藏霸,他自有深意。
糜竺能供钱粮,他陈珪岂会毫无筹谋?
陈珪这般讳莫如深,倒叫糜竺彻底摸不着头脑。
此刻淮阴城外军营中——
“李哥!跟着你投奔主公,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李虎的旧部们啃着卤鸡腿,扒拉着油汪汪的米饭,个个吃得满嘴流油。
“记得吃完去战俘营多走动,劝劝那些榆木脑袋——别给陶谦老儿当替死鬼!”李虎嚼着卤蛋叮嘱道。
眼前这批人已非他旧部。自他献城归顺林阳后...
(
大军攻入城中,李虎从一名伍长破格晋升为别部司马,统领三千兵马!
林阳命他从降卒中挑选士兵,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场景——
“李统领,你这到底招降了多少人?”
战俘营的负责人看着李虎的操作,眼皮直跳。
每次拉出一批俘虏,让他们吃饱喝足后再放回去宣扬,原本一万多人的降卒营地,如今只剩几千人了!
“嘿嘿,我这也是为主公分忧嘛!”
这些人本是陶谦的旧部,彼此之间大多相识。李虎不忍看他们受苦,便尽量拉他们一把,结果队伍越扩越大——他麾下三千人早就满编,可看着昔日同袍受罪,他实在不忍置之不理。
与此同时,淮阴城内——
“主公,此战共收降六千士卒,守将赵昱战死,城中百姓已妥善安置,秩序恢复如常。”
县衙内,程昱正向林阳汇报战况。
大战已过去数日,赵昱麾下除陶谦本部精锐外,其余士卒几乎没有抵抗便纷纷归降。毕竟连偏将任豪都带着丹阳精锐撤逃,留守者自然不愿白白送命。
“将赵昱厚葬吧。”
林阳对这位城破时仍率亲兵断后的将领心怀敬意。如此忠义之人,值得以礼相待。
“是,主公!”属下行礼后即刻去安排。
“主公,我军现有降卒一万六千人,是否暂驻淮阴整训?”程昱提出了关键问题。
淮阴城外那场战役后,林阳军中又收编了近万名降兵。
这些降卒数量已超过原本军队半数以上。
最初林阳仅带四万士兵出征。
经历淮阴之战后,部队减员至三万人。
然而在收编降卒后,军队规模反而突破四万大关。
这种情况确实相当危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看押的降卒以及从淮阴周边收拢的降兵数量仍在持续增长。
若不及时整顿,军队战斗力将面临严重问题。
\"这...\"
听完程昱的汇报,林阳不禁愣住了。
怎么打着打着兵力不减反增?
这些降卒的归顺比例实在高得反常。
林阳清楚古代战争直接战死者不多。
但以往的降卒归顺率哪有这么夸张?
几乎可用百分之百来形容了。
难道自己的队伍就这么有吸引力?
初平二年三月,淮阴城
自从攻占淮阴后,林阳大军驻扎城外。在收编四处溃散的降卒后,部队规模迅速扩大。
除陶谦少数亲信外,其余士卒很快都融入了林阳军中。
短短时间内,原本三万人的部队在降卒补充下膨胀至五万之众。
面对如此异常的降卒比例,林阳不得不命令全军在淮阴休整一个多月。
\"徐州真是块宝地!\"
站在淮阴城头,林阳眺望着广袤的平原和农田。
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
能安居乐业的地方实在不多。
荆州算一处,益州也勉强算得上。
徐州,眼下只能算半壁之地!
这江南水乡若非连年兵祸,本该是天下至富之境!
可惜!
生逢乱世,徐州恰为兵家必争之所!
这般太平光景,恐怕难以持久了!
\"林将军如今攻克淮阴,已打开徐州门户,天下诸侯之中必有将军立足之地!\"
陶谦此战损兵折将,短期内再难集结兵力与林阳抗衡。
郭嘉负手而来,面带笑意说道。
这月余见闻让他恍然:
为何张超、陶谦会败得如此彻底!
即便休战期间,林阳麾下将士仍能日日荤腥不断。
这般惊人的后勤保障!
餐餐鸡蛋鸡腿的供养,难怪那些士卒个个膀大腰圆!
\"区区淮阴小城,不及奉孝高才之万一。\"
林阳收敛思绪,对郭嘉真诚说道。
这绝非客套,
而是肺腑之言。
\"将军过誉了。\"郭嘉神色渐肃,\"不知将军后续有何谋划?\"
\"后续么?\"林阳望向徐州方向,\"待三军整备完毕,先取徐州!\"
\"陶谦已是日薄西山,徐州对将军而言唾手可得。\"
郭嘉微微颔首,却觉这番谋划尚缺关键。
\"嗯?\"
林阳察觉异样,心知对方在考量自己。
\"得徐州后,当先取扬州,兼收两州之地,继而北取青州,西并豫州!\"
毕竟整个大汉疆域,不过十三州而已。
攻克徐州之后,林阳的抉择将聚焦于三条战略路径!
其一,挥师北上,鲸吞青州疆域!
其二,调转兵锋,南取扬州沃土!
唯独毗邻的豫州,堪称最难啃的硬骨头!
皆因这片土地已被袁公路牢牢掌控!
以徐州这般四战之地的底蕴,过早与袁公路交锋实属不智之举。此刻的袁公路已蚕食半壁青州,麾下雄师逾十万之众!
更令人忧心的是——
南阳战场传来急报:孙坚兵败撤军!
此讯对林阳而言绝非吉兆!
若孙坚主力撤离——
扬州局势将急转直下!
袁公路更能腾出手来,全盘接管豫州!
届时林阳的处境,必将岌岌可危!
\"林太守为何对兖州视若无睹?\"
虽林阳的进军方略尚属周详,但郭嘉敏锐察觉其战略盲区——兖州竟未入其法眼!
提及兖州,林阳嘴角泛起苦笑。
非不愿取,实不能取!
皆因兖州蛰伏着那位曹阿瞒!
时值初平二年三月,细作密报显示:青州境内已现黄巾躁动之相!
这意味着——
除非林阳立即全取徐州,
否则,
曹孟德必将收编青州黄巾,顺势崛起!
\"昔年酸枣会盟,吾遍观天下诸侯,堪称当世枭雄者,唯曹孟德一人而已!\"
林阳这番慨叹,道尽对曹操的深刻忌惮——其忌惮程度,犹在袁本初之上!毕竟袁绍麾下虽有审配、郭图等谋士,却偏信谗言,终非大患。
曹孟德一飞冲天!
荀彧、荀攸、陈群、满宠等谋士纷纷投奔,麾下更有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等猛将,实力不容小觑!
“哦?”
林阳如此看重曹孟德,郭嘉不禁好奇起来。
他虽听说过曹孟德,但对方如今仅是东郡太守,兵力不过三万。
“奉孝可敢打赌?我赌一年之内,曹孟德必能崛起!”
见郭嘉不信,林阳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若奉孝输了,我军中正缺一位军师祭酒,总参军事,不妨考虑一二。”
林阳对曹孟德的崛起极有信心,若能借此机会让郭嘉投靠自己,岂不是一箭双雕?
“呵呵,不必赌了。”郭嘉轻笑,“我今日来此,本就是想在主公麾下谋职,军师祭酒一职正合我意。”
他早已决定投靠林阳,这场赌约在他看来毫无意义。
如今的林阳急需稳固徐州,进而争霸天下,而他恰好能助其一臂之力。
“?”
郭嘉的主动投效让林阳一时错愕,随即喜上眉梢。
“哈哈哈,奉孝来投,真乃天降之喜!”
林阳大笑着拉住郭嘉的手,径直向城中走去。
他心中忍不住吐槽那些前世看过的桥段——什么打赌收服人才?真正的人才根本不吃这一套!
兖州,东郡。
“唉,林子远竟如此迅速崛起……”
太守府内,曹孟德望着手中书信,长叹一声。
回想当年酸枣会盟初遇时!
他统帅将士万余!
而对方仅是小小县令,麾下兵卒不足两千!
短短一年光阴!
那人竟已坐拥五万雄兵!
\"主公,此乃天赐良机!趁势攻取琅琊郡,正当其时!\"
堂下夏侯惇激昂进言。
众人齐聚于此,皆因曹孟德收到一封密信——
徐州陈氏家主陈珪亲笔!
信中直言:徐州主力被林阳牵制,开阳驻守的泰山军亦被陶谦调离。
若曹公挥师东进,可不费吹灰之力夺取琅琊,直逼徐州城下!
届时陈家愿为内应,助曹公一举攻克徐州!
得此密报,曹孟德胸中火热。
然越是心动,神色越发沉稳。
\"志才,卿以为如何?\"
目光转向谋士戏志才。此人智谋超群,算无遗策。
\"主公,此事成亦可,败亦可。\"戏志才捻须轻笑。
\"哦?\"
曹孟德顿生兴致:\"愿闻其详。\"
\"据闻琅琊守将乃泰山贼臧霸,与陶谦貌合神离,向来阳奉阴违。\"
戏志才直指要害:\"若主公进兵琅琊,臧霸必星夜回援!\"
徐州局势明眼人皆知,臧霸与陶谦的关系早已不是秘密。
“这是一!”戏志才环视众人,继续道,“其二!”
“若主公兵临徐州城下,陶谦必调兵回援!”
“届时,主公是攻徐州还是讨伐林阳?”
眼下徐州形势,正是陶谦与林阳两军对垒之时!
若曹操发兵琅琊郡,臧霸定会率先回师救援!
陶谦失去臧霸这支强援,余部根本挡不住林阳!
到那时——
陶谦退守徐州城,林阳乘胜追击!
我军处境将进退维谷!
攻徐州?必将遭受陶谦、林阳两支兵马夹击!
不攻?又得直面林阳大军的锋芒!
最终得利的,
只有坐守徐州的陶谦!
“依先生之见?”
曹操眼中精光闪烁,已然明白出兵徐州的风险,转而询问可行之策。
既然此路不通,
那该如何破局?
“主公若非要出兵,不如放弃琅琊,改取彭城!”
戏志才目光如炬,早看穿陈珪的算计——
他岂会乖乖入彀?
“陶谦主力被牵制,如今下邳、彭城二郡守备空虚,正是天赐良机!”
琅琊乃臧霸根基所在,
三万泰山军绝不会坐视失守!
但下邳与彭城,
陶谦早已抽走大半守军——
此刻不取,
更待何时?
“妙哉!正合我意!”
曹操抚掌大笑,刚要依计调兵,忽见传令兵匆忙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