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秋风越来越冷,吹过草原时,卷起漫天黄沙。哨探陈六带着两个弟兄,趴在一处沙丘后面,借着稀疏的沙棘丛隐蔽,目光紧紧盯着不远处的蛮族牧场。
牧场里,一座座黑色的帐篷连绵起伏,至少有两百多顶,帐篷外拴着成群的战马,马蹄声、嘶鸣声混杂着蛮族的呼喝声,远远传来。十几个蛮族骑兵正在牧场中央的空地上训练,他们手持弯刀,策马狂奔,刀光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芒,显然是精锐中的精锐。
“六哥,你看那边!” 旁边的小哨探指着牧场东侧,压低声音道。陈六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十几辆牛车停在那里,车上装着巨大的盾牌和攻城锤的部件,几个蛮族工匠正在组装攻城锤,锤头用生铁打造,看着就沉重无比。
“看来他们是真要动手了。” 陈六皱紧眉头,心里沉了下去。他们已经在蛮族领地潜伏了三天,每天都能看到更多的蛮族骑兵赶来,帐篷数量从一百多顶增加到两百多顶,战马也从一千多匹增加到两千多匹,显然是在大规模集结。
就在这时,三个身着皮甲的蛮族首领走进了最大的一顶帐篷,陈六悄悄靠近,隐约听到里面传来的对话 ——
“大乾的太子已经去南方救灾了,听说北境只剩下一个姓陆的将军,兵力不足五千,正好趁机南下,抢些粮食和女人!”
“首领说得对!去年我们被那姓陆的打退,丢了不少弟兄,这次一定要报仇!三天后,等所有骑兵到齐,就直奔雁门关!”
“雁门关的城墙虽厚,但我们有攻城锤和盾牌,再加上骑兵冲锋,肯定能攻破!”
陈六心里一惊,连忙示意两个弟兄撤退。他们猫着腰,借着沙丘和沙棘丛的掩护,小心翼翼地往回走,生怕被蛮族的岗哨发现。走到一处山谷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马蹄声,陈六心里一紧,连忙带着弟兄躲进一处山洞,看着十几个蛮族骑兵从谷口经过,直到他们走远,才敢出来,一路狂奔,向雁门关赶去。
两日后,陈六终于回到了雁门关,他顾不上休息,直奔中军帐,见到陆辰就跪了下来,气喘吁吁地说:“王爷!蛮族…… 蛮族集结了一万多骑兵,还有攻城锤和盾牌,准备三天后南下,攻打雁门关!”
陆辰正在查看试验田的生长记录,听到这话,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陈六面前:“你再说一遍!蛮族有多少骑兵?带了什么攻城器械?什么时候出发?”
“一万多骑兵,至少两千匹战马,还有十几架攻城锤和盾牌。” 陈六咽了口唾沫,继续道,“他们说大乾太子去了南方,北境兵力空虚,准备三天后出发,直奔雁门关,还说要报仇,抢粮食和女人。”
陆辰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走到地图前,手指落在蛮族牧场和雁门关之间的官道上:“蛮族这次来势汹汹,显然是做了充分准备。陈武!”
陈武立刻走进帐内:“属下在!”
“你立刻带领三千骑兵,去边境的黑风口巡逻,一旦发现蛮族骑兵,立刻派人回报,切记不要贸然交战,保存实力要紧。” 陆辰沉声道。
“属下遵令!” 陈武抱拳,转身快步离去。
陆辰又让人叫来赵虎和周顺:“赵虎,你负责城防,组织士兵检查城墙、箭楼和弩箭,把所有的震天雷和火药都搬到城楼上,做好战斗准备。周顺,你加快锻造坊的生产,优先制造震天雷和改良弩箭,务必在三天内再造出五十个震天雷和两百支弩箭。”
“属下遵令!” 两人齐声应道。
周顺犹豫了一下,问道:“王爷,蛮族有攻城锤,我们的城墙能挡住吗?要不要再加固一下?”
“加固是肯定的,但时间不够了。” 陆辰摇了摇头,“我们可以在城墙上加设箭楼,多放些弩箭,再用震天雷对付他们的攻城锤。另外,通知周边的村落,让百姓们把粮食和贵重物品运进关内,做好坚壁清野的准备,避免被蛮族抢去。”
张老栓接到通知后,立刻组织周边村落的百姓搬运粮食。李二柱带着村里的壮丁,赶着牛车,把家里的小麦、粟米都运进关内的粮仓,连农具都没落下。“俺们跟着陆王爷,就不怕蛮族!” 李二柱一边搬粮食,一边对身边的百姓说,“只要咱们把粮食运进关内,蛮族来了也抢不到,等陆王爷打退他们,咱们再回来种地!”
百姓们听了,都干劲十足,有的扛粮食,有的搬家具,还有的帮着士兵搬运守城器械,整个雁门关都忙碌了起来。
三天后,陈武派人回报:蛮族骑兵已经离开牧场,正沿着官道向雁门关赶来,预计明日午时就能到达关下。陆辰站在城楼上,望着北方的方向,风吹起他的战袍,猎猎作响。他知道,一场惨烈的攻城战,即将打响。而他能依靠的,只有手中的兵器、城墙上的防御,还有身后的士兵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