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内的粮仓外,管事正焦急地来回踱步。陆辰实行定量供应后,粮仓内的粮食还能支撑一个月,但随着三日后总攻的临近,士兵们的训练强度加大,粮草消耗也随之增加,若是不能尽快补充粮食,恐怕撑不到战役结束。
“唉,要是能再筹集到一些粮食就好了。” 管事喃喃自语,脸上满是愁容。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粮仓外传来一阵喧闹声。管事连忙走出粮仓,只见远处的街道上,一支长长的队伍正朝着粮仓的方向走来。队伍的最前面,张老栓骑着一头老黄牛,身后跟着村里的几十名农户,他们推着牛车,车上装满了鼓鼓囊囊的麻袋,里面全是粮食。
“张老丈,你们这是……” 管事疑惑地问道。
“管事大人,我们是来捐粮的!” 张老栓从牛车上跳下来,笑着说道,“听说军队缺粮,我们村里的农户们商量着,把家里的存粮捐出一部分,支援军队打仗,守住雁门关!”
管事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张老丈,这可太感谢你们了!王爷要是知道了,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嗨,王爷为了保护我们,日夜操劳,我们捐点粮食算什么!” 张老栓摆摆手,“快,兄弟们,把粮食卸下来,搬进粮仓!”
农户们纷纷动手,将牛车上的粮食搬下来,运往粮仓。麻袋打开,里面全是饱满的小麦、粟米,还有一些杂粮。管事让人仔细清点,这一支队伍竟然捐了足足五千石粮食。
消息很快传到了城主府,陆辰正在与将领们商议作战细节,得知百姓们自发捐粮,心中满是感动。他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亲自前往粮仓迎接。
“张老丈,诸位乡亲,辛苦你们了!” 陆辰走上前,对着张老栓和农户们深深一揖。
“王爷,您这是折煞我们了!” 张老栓连忙扶起陆辰,“您带领军队保护我们,让我们免受蛮族的侵害,我们捐点粮食,是应该的!只要能守住雁门关,我们就算饿着肚子也心甘情愿!”
“是啊,王爷!我们都听您的,一定支持军队打仗!” 农户们纷纷说道。
陆辰看着眼前这些淳朴的百姓,眼眶有些湿润。他知道,这些粮食都是百姓们省吃俭用存下来的,是他们的活命粮。可在军队缺粮的关键时刻,他们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出来,这份情谊,比山还重,比海还深。
“诸位乡亲,谢谢你们!” 陆辰声音哽咽,“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守住雁门关,击退蛮族,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你们捐的粮食,我会让管事登记造册,战后一定加倍奉还!”
“王爷,我们不要奉还!” 张老栓说道,“只要能赶走蛮族,我们就能种更多的粮食,日子就能好起来!”
就在这时,远处又传来了喧闹声。只见城里的商户们也组成了一支队伍,推着马车,朝着粮仓走来。马车上装满了粮食、腊肉、咸菜等物资。
“陆王爷,我们商户也来捐粮了!” 为首的商户老板走上前,对着陆辰抱拳道,“您镇守北境,让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如今军队缺粮,我们理应尽一份绵薄之力,支援军队打仗!”
“谢谢各位老板!” 陆辰连忙道谢。
商户们捐的粮食和物资数量更多,足足有一万石粮食,还有不少腊肉、咸菜等,可以极大地改善士兵们的伙食。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雁门关。百姓们纷纷响应,自发组织起来,前往粮仓捐粮。老人拿出了积攒多年的粮食,妇女们拿出了家里的米面,孩子们也提着小布袋,里面装着少量的杂粮,跑到粮仓捐粮。
“王爷,这是我攒的粮食,给士兵们打仗吃!” 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牵着母亲的手,将一小袋粮食递给管事。
管事接过粮食,心中满是感动。他小心翼翼地将粮食倒入粮仓,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贝。
陆辰站在粮仓外,看着源源不断前来捐粮的百姓们,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民心所向,便是胜利的保障。有了百姓们的支持,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他都有信心将其击退。
三日后,捐粮活动结束。管事统计了一下,短短三日之内,百姓们共捐出粮食两万石,还有大量的腊肉、咸菜、药品等物资。这些粮食和物资,不仅解了军队的燃眉之急,还让士兵们的士气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军营中,士兵们看着新运来的粮食和物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百姓们对我们太好了,我们一定要好好打仗,守住雁门关,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一名士兵说道。
“是啊,有这么多百姓支持我们,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仗!” 其他士兵纷纷附和。
陆辰在军营中发表动员讲话:“将士们,百姓们自发捐粮,支援我们打仗,这份情谊,我们不能辜负!蛮族勾结萧承煜,想要攻破雁门关,烧杀抢掠,我们一定要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今夜,就是我们反击的时刻,让我们并肩作战,击退蛮族,生擒萧承煜,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回报百姓们的信任与支持!”
“守护家园!回报百姓!击退蛮族!生擒萧承煜!” 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士气高昂到了极点。
夜幕降临,陆辰登上城楼,望着远方蛮族军营的方向,眼神坚定。百姓们捐粮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们的支持,是他最大的底气。他知道,今夜的战斗,不仅是一场军事较量,更是一场民心向背的较量。他有信心,凭借着精锐的军队、先进的武器、百姓的支持,打赢这场决定性的战役。
而此时,蛮族的先锋部队已经逼近雁门关东门,萧承煜率领的南路军也已进入赵虎设下的埋伏圈。一场关乎雁门关命运的血战,即将在夜色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