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大捷的消息,用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半个月后,京城的圣旨就到了,传旨的太监骑着快马,身后跟着两名侍卫,还带着几个装着赏赐的木箱。
传旨那天,军营里挤满了士兵和百姓,大家都想看看皇帝会怎么赏赐陆辰。太监展开圣旨,用尖细的声音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北将军陆辰,镇守雁门关,两败蛮族,斩杀蛮族大将巴图,保北境百姓安宁,劳苦功高。特赏黄金千两、绸缎百匹,锦袍一件;恢复陆辰北境军政管理权,允许其扩充军队五千人,所需粮草由户部优先拨付。望陆辰再接再厉,早日平定蛮族,以安社稷。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士兵们和百姓们齐声跪拜,声音震天。陆辰接过圣旨,心中感慨万千 —— 他刚来北境时,被萧承煜诬陷为 “暴虐之徒”,连兵权都被削弱,如今靠着一次次胜仗和治理北境的成效,终于重新获得了朝廷的认可。
传旨的太监把赏赐交给陆辰后,拉着他的手,笑着说:“陆将军,陛下现在对你可是十分看重,还说要不是南方旱灾未平,真想召你回京城,当面嘉奖你呢。”
陆辰客气地谢过太监,让人安排他住下。晚上,陆辰在中军帐设宴招待太监,席间,太监悄悄对陆辰说:“陆将军,这次你能得到嘉奖,多亏了几位老臣在陛下面前为你说话。不过,太子殿下那边…… 你还是要多留意些,他听说你打了胜仗,脸色可不太好。”
陆辰点了点头,他早就知道萧承煜不会希望他好过,只是没想到这次朝廷会这么快就嘉奖他,还允许他扩军。扩军五千人,意味着他的兵力会增加近一倍,防守雁门关会更有把握,可也需要更多的粮草和兵器,这对北境的后勤是个不小的挑战。
第二天,太监启程回京城,陆辰带着士兵们送他到关隘外。太监临走前,又叮嘱陆辰:“陆将军,陛下让你扩军,是希望你能早日平定蛮族,你可别辜负了陛下的期望。还有,南方的灾情越来越严重,太子殿下那边…… 你要是有什么消息,也可以直接禀报陛下。”
陆辰心中一动,知道太监这话是在暗示他,可以向皇帝汇报萧承煜在南方的情况。他点了点头,目送太监远去。
回到军营,陆辰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扩军的事。陈武说:“王爷,现在北境的百姓都很支持您,扩军应该不难,咱们可以在周边的村落招募青壮,再从现有的士兵里挑选精锐,组成新的队伍。”
赵虎也附和道:“是啊,上次打退蛮族后,不少百姓都想参军,说要跟着王爷保家卫国。咱们还可以给新招募的士兵发安家费,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陆辰点头同意:“好,就按你们说的办。陈武,你负责招募士兵,制定训练计划;赵虎,你负责挑选精锐,组建骑兵队;周顺,你带领锻造坊的工匠,加快打造兵器,确保新军队的装备供应;张顺,你负责筹备粮草,扩军后粮草需求会大增,不能出任何差错。”
将领们领命而去,扩军的事有条不紊地展开。百姓们听说陆辰要扩军,纷纷带着自家的青壮来报名,不到十天,就招募了三千多名青壮,加上从现有士兵里挑选的两千人,五千人的军队很快就组建完成。
陆辰给新军队取名为 “北境锐士”,亲自制定训练计划,每天都在演武场指导士兵们训练。士兵们士气高昂,训练得格外认真,都想早日上阵,为北境出力。
可陆辰心里清楚,扩军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平定蛮族,还需要更多的准备。他让人把朝廷赏赐的黄金拿出一部分,用来改善士兵的伙食和装备,剩下的存入粮仓,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他还让人加快情报网的建设,密切关注蛮族和南方的动向 —— 他知道,萧承煜在南方的救灾肯定不会顺利,而蛮族也不会轻易放弃,接下来的日子,北境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