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账户里的数字冰冷而庞大,像一座沉默的雪山,预示着未来的安稳。但陈晓清楚,在最终告别之前,他还有一个心愿未了,还有一笔血债必须清算。这不属于“高桥晓”的任务,也不属于“夜莺”的指令,只属于他“陈晓”的本心。
目标锁定——日军第113师团长,谷川康介中将。
翻阅梅机关那些被封存、标注着“不宜扩散”的谷川档案卷宗时,陈晓的胃部一阵生理性痉挛。薄薄几页纸,几乎承载不下那罄竹难书的罪行。档案用语克制而冰冷:“曾参与并主导南京战役后续清剿……于华中多次‘清乡’、‘扫荡’行动中,战绩卓着……” “战绩卓着”四个字背后,是无数化为焦土的村庄、被随意处决的战俘,以及在成千上万手无寸铁的平民身上试验其“武士道”的兽行。外号“南京之豺”,绝非虚传。
照片上,那个穿着笔挺将官服的男人面容冷峻,眼神里是鹰隼般的凶光,仿佛看的不是活人,而是待宰的牲畜。
一些未被完全销毁的、来自前线部队或国际友人的零星报告附件,用更直白的语言描绘着谷川的“成名作”,勾勒出一幅地狱图景:活埋、砍头比赛、纵火焚村……看着那些模糊却触目惊心的照片和描述,陈晓握着档案边缘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抖。这不是他第一次接触日军的暴行记录,但每一次,那种混合着愤怒、恶心与深深无力的生理性不适,总会再次袭来。
就是这样一个屠夫,竟因太平洋战场吃紧,要被调往菲律宾前线担任更高指挥职务,美其名曰“加强防御”,实则是想让这头嗜血的野兽在更广阔的战场上“发挥余热”。若他向美军投降,以“人道卫士”自居的美军,会不会让他侥幸躲过战后清算?
怎么可以!调去太平洋?想得美!那里的海水,不配埋葬他这身肮脏的血债。
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念头在陈晓脑中成形:锄掉他!必须在他离开中国前,送他下地狱!
这不只是一时冲动的复仇,更是陈晓冷静权衡后的抉择。
谷川是日军中有名的强硬派和实战派,他的死不仅能告慰无数枉死的同胞,更能沉重打击华中日军的士气,尤其是挫伤那些即将调往太平洋、准备“玉碎”的军官团的锐气。同时,除掉这样一个狂热分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他调往新岗位后可能给盟军带来的压力。
然而,目标地位极高,护卫森严如铁桶,常驻师团部,出行必有精锐护卫队随行,是陈晓锄奸生涯中前所未有的挑战。强攻等于自杀。下毒?饮食必有专人试毒。制造意外?在对方高度戒备下,可控的“意外”太难设计。
他需要一个完美的计划,既能确保清除目标,又能将自己完全摘出去,甚至……最好能嫁祸给日军内部的某些势力,进一步激化其矛盾。他想起了“银刀”计划的成功。制造混乱,借刀杀人,永远是最高明的手段。
机会很快出现。一份内部通报显示,谷川康介将于下周前往上海,与派遣军总司令部和梅机关负责人濑川哲也会晤,商讨其部队调防前的后勤交接及情报协作事宜。会后,日军上海方面将在一家名为“鹤之汤”的高级日式料亭,为其举行一场小规模的“践行晚宴”。
“鹤之汤”……陈晓看着这个名字,冷静地回忆着这家店的情况:这家料亭背景深厚,接待的都是日方高官和亲日大商人,安保级别极高,但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人员复杂,既有日本雇员,也有不少中国杂役和侍女,而且建筑结构传统,庭院回廊曲折,便于隐藏和行动。
这或许是唯一的机会。在谷川离开上海、前往更加戒备森严的前线之前,于这场看似最安全的“践行宴”上动手。
他开始利用一切权限,搜集谷川的所有信息:行程安排、护卫力量构成、个人习惯、健康状况……他像一个最耐心的猎手,剖析着猎物的每一个细节。
一个几乎被所有人忽略的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他从谷川身边一个被清理掉的、同样有不良嗜好的贴身勤务兵口中零碎撬出,并结合对谷川健康档案的交叉分析得出的结论:谷川有严重的偏头痛,发作时会服用一种特制的、含有微量鸦片成分的镇痛药丸。这种药丸由他的随军医官专门配制,装在一个小巧的银质药盒里,从不离身。
药盒……从不离身……陈晓的手指在办公桌上轻轻敲击,一个大胆到近乎荒诞的计划雏形,在他脑中逐渐勾勒。
调换药丸!
他不需要强攻,不需要直接下毒,只需要在某个特定时刻,完成一次无声的调包。
他再次启用了李爷的渠道。要求很简单:找一个手艺顶尖的“老荣”(小偷),能在一瞬间、于众目睽睽之下完成一次精准的“偷梁换柱”。同时,还需要一个可靠的药剂师,仿制外观相似的药丸,但内容物……需要加点“特别”的东西。
“最好这‘特效药’单独服用只会引起轻微不适,但若与酒精,尤其是清酒混合,能引发心脏功能紊乱,看起来像急病突发。”陈晓对李爷派来的中间人低声交代,“症状要像心肌梗塞或恶性疟疾,在现时条件下很难查清真正原因。”
这是最能制造“自然死亡”假象,且几乎无法追查的方法。
几天后,李爷反馈,人找到了。“老荣”是个祖传的手艺人,据说能在人眼皮底下把怀表链子拆了再装上。“药剂师”则是个有把柄在李爷手里的黑诊所落魄西医,擅长鼓捣些偏门东西。
陈晓将搞到的、与谷川药盒同款的银质盒子,以及根据照片仿制的外观几乎一样的“特制药丸”交给了李爷。剩下的,就是等待“鹤之汤”晚宴的到来,以及……一个制造微小混乱的时机。
如何调换?这才是最冒险的一步。
“鹤之汤”里,有李爷早年安插进去的一个远房亲戚,在后厨做帮工。陈晓无法直接接触他,指令需要通过三层以上的死信箱传递。他指示该帮工,在晚宴进行到中段、传递菜肴的瞬间,制造一个极其微小的混乱。
混乱,哪怕只有几秒钟,就足够了。
届时,另一道如同幽灵般的身影——一个训练有素、被李爷重金收买的“侍应生”,将借着上前收拾残局的机会,完成药盒的调换。
计划的关键在于时机、默契和运气。任何一个环节出纰漏,都将万劫不复。
陈晓坐在办公室里,摊开“鹤之汤”的平面图,红蓝铅笔在上面标注出行动路线、接应点和撤离通道。他的眼神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在策划一场与己无关的军事行动。
所有线条最终汇聚,一个精密而危险的刺杀计划已然成型。
他合上图纸,指尖在“谷川康介”的名字上重重一点。
舞台已搭好,罗网已张开。
现在,只等那位“屠夫”将军,踏进他精心准备的、通往地狱的“践行”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