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翼国局势稳定后,赵珩以太子身份再次遣使前来,除了送上厚礼表达谢意,还带来了一封他亲笔所书的信函,托使者转交给萧逸尘。
萧逸尘拆开信函,看罢微微挑眉,递给身边的苏瑶。信中言辞恳切,除了再次感谢中原王朝的相助,还提及一事——他听闻苏瑶身边有位名叫林悦的医女,医术精湛,仁心仁术,南翼国正缺这样的良医。
故想恳请萧逸尘允准,让林悦前往南翼国,既能传授医术,也能助他稳固民心,他愿以重金相酬,若林悦愿意留下,更会以国医之礼相待。
“林悦?”苏瑶有些意外。林悦是她早年结识的医女,医术确实不错,这些年一直留在王府,帮着照看府中上下的康健,与她也颇为投缘。
“赵珩倒是有心。”萧逸尘放下信函,“南翼国经此动荡,疫病易生,确实需要良医。只是林悦愿不愿意去,还得看她自己的意思。”
苏瑶点头:“我去问问她。”
找到林悦时,她正在药房里捣药,动作娴熟利落。听闻此事,她手中的药杵顿了顿,抬头看向苏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思索。
“夫人,南翼国……离这里远吗?”林悦轻声问道。
“隔着千山万水,来回不易。”苏瑶坦诚道,“赵珩虽是诚意相邀,但异国他乡,总归有诸多不便。你若不愿,我便回了他便是。”
林悦低下头,捣药的动作慢了下来,似在权衡。她自幼学医,最大的心愿便是将医术发扬光大,救治更多的人。南翼国虽远,却正是需要医者的地方,若能在那里开设医馆,传授医术,倒也不负所学。
“夫人,”片刻后,林悦抬起头,眼中已有了决断,“民女愿意去。”
“你想好了?”苏瑶有些意外,又有些欣慰。
“想好了。”林悦点头,“医者仁心,不分国界。南翼国百姓正受苦,民女能尽一份力,是应当的。况且,太子殿下既有此心,想必能为民女提供方便,让医术得以传播。”
苏瑶见她心意已决,便不再劝阻:“也好。只是此去路途遥远,务必保重自身。王府会为你准备好行装和护卫,若在那边有任何难处,随时传信回来,我们定会设法相助。”
林悦感激地屈膝行礼:“多谢夫人体恤。”
消息传回南翼国,赵珩大喜,立刻派了一队精锐护卫前来迎接,又特意准备了马车和沿途所需的物资,足见诚意。
林悦启程那日,苏瑶亲自去送。萧念安也带着墨影、追风、星儿来送行,他虽不太懂“异国”的意思,却知道林悦姐姐要走很远的路,特意把自己最爱的一块玉佩塞给她:“林悦姐姐,这个给你,戴着就像念安在保护你一样。”
林悦笑着收下玉佩,摸了摸念安的头:“多谢小公子,姐姐会好好收着的。”她又看向苏瑶,深深一拜,“夫人保重,民女此去,定不辱使命。”
马车缓缓驶离王府,林悦掀开窗帘,最后望了一眼熟悉的门庭,眼中虽有不舍,却更多的是坚定。墨影似乎知道她要远行,冲着马车的方向低吠了几声,像是在道别。
苏瑶站在门口,看着马车消失在街角,轻声道:“她会做得很好的。”
萧逸尘握住她的手:“嗯,是个有担当的姑娘。”
数月后,南翼国传来消息,林悦已在都城开设了医馆,不仅为百姓诊病,还收了几个徒弟,将中原的医术传授给他们。赵珩对她十分敬重,时常亲自去医馆探望,赞她是“两国和平的使者”。
又过了半年,林悦传回一封信,说南翼国的疫病已得到控制,百姓们都很感激她,赵珩还为她建了一座药庐,让她能安心研究草药。信中虽未明说,但字里行间能看出,她在南翼国过得很好,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萧念安拿着信,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听到林悦姐姐一切安好,拍着小手笑道:“太好了!等我长大了,要去南翼国看林悦姐姐,还要带着墨影它们!”
墨影似是听懂了,摇着尾巴蹭他的手心,惹得众人都笑了。
苏瑶看着窗外,秋日的阳光正好,墨影趴在廊下打盹,追风与星儿在院子里追逐嬉戏,萧念安正拿着树枝逗它们玩,萧逸尘则坐在一旁看兵书,偶尔抬头望向这边,眼中满是温柔。
她忽然觉得,这世间的缘分真是奇妙。一场始于权谋的合作,竟促成了医者的远行,而这远行,又成了两国和平的另一种见证。林悦在南翼国的故事,墨影它们在王府的日常,还有她与萧逸尘、念安相守的岁月,都在这太平盛世里,静静流淌,汇成了最动人的篇章。
或许,和平从不是一句空泛的承诺,而是藏在这些细微的联结里——在医者的仁心里,在孩子的笑语里,在人与生灵的温情里,也在两国百姓互通有无的善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