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萧逸尘与苏瑶感情渐笃后,一日,萧逸尘难得忙里偷闲,邀苏瑶同去城郊的镜湖游湖。苏瑶欣然应允,精心挑选了一件月白色的绫罗长裙,搭配着淡粉色的披帛,显得温婉动人。
两人乘坐着装饰精美的画舫,缓缓驶向镜湖中央。湖面波光粼粼,岸边垂柳依依,苏瑶站在船头,微风拂过,发丝轻扬,她不禁露出惬意的笑容。萧逸尘看着她,眼中满是宠溺,走上前轻轻为她捋了捋发丝。
就在这时,一艘华丽的游船缓缓靠近。船上走下一位身着鹅黄色锦袍的女子,她面容娇美,眼神却透着一丝傲慢。此女正是丞相之女柳诗诗,一直对萧逸尘芳心暗许,听闻他与苏瑶游湖,便特意赶来。
柳诗诗看到萧逸尘与苏瑶亲密的模样,心中妒火中烧。她莲步轻移,走上自己游船的船头,故意提高声音说道:“哟,这不是摄政王殿下和苏姑娘吗?真是好兴致啊。”
萧逸尘眉头微皱,对于柳诗诗的出现颇感厌烦,但出于礼数,还是微微点头示意:“柳姑娘。”苏瑶心中明白柳诗诗来意不善,却也大方地微笑回应:“柳姑娘,今日天气甚好,出来游湖倒也惬意。”
柳诗诗冷笑一声,“苏姑娘倒是好心态。不过,苏姑娘身为庶女,怕是平日里鲜少有机会见识这般美景,今日沾了殿下的光,可要好好享受才是。”言语之中,满是对苏瑶身份的轻视。
苏瑶并未生气,反而笑意盈盈地说道:“柳姑娘所言极是。小女确实出身平凡,但能与殿下一同欣赏这湖光山色,实乃小女之幸。而且,小女觉得,美景当前,重要的是与何人同赏,而非出身如何。”
萧逸尘听了苏瑶的话,不禁投去赞赏的目光,他上前一步,站在苏瑶身侧,对柳诗诗说道:“柳姑娘,本王与苏姑娘游湖,还望柳姑娘莫要打扰。”
柳诗诗见萧逸尘如此维护苏瑶,心中愈发恼怒。她咬了咬嘴唇,说道:“殿下,诗诗听闻苏姑娘对诗词颇有兴趣,不如我们今日就在这镜湖之上,以景为题,来一场诗词比试,也为这游湖增添些乐趣,殿下意下如何?”
萧逸尘看向苏瑶,眼神中带着询问。苏瑶心中明白,柳诗诗这是想借机羞辱自己,但她并不畏惧,轻轻点头:“既然柳姑娘有此雅兴,小女自然奉陪。”
柳诗诗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她环顾四周,见湖面荷叶田田,荷花绽放,便率先吟道:“镜湖碧波映荷红,粉蕊含香意韵浓。风抚涟漪轻弄影,疑似仙子下天宫。”此诗一出,她身后的丫鬟们纷纷叫好。
苏瑶略作思索,开口吟道:“镜湖如镜映青天,翠柳垂丝系画船。荷韵悠悠风细细,人间仙境醉心田。”苏瑶的诗清新自然,将镜湖的美景与此刻悠然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萧逸尘听了,不禁拍手称赞:“苏姑娘此诗甚妙,意境悠远。”柳诗诗脸色微变,心中愈发嫉恨。她又提出比试琴艺,苏瑶依旧从容应对。
柳诗诗弹奏的曲子虽技艺娴熟,但透着一股争强好胜的急切。而苏瑶弹奏的曲子,曲调悠扬,如潺潺流水,让人仿佛置身于这镜湖的美景之中,心也随之沉静。
一番比试下来,柳诗诗并未占到上风,她又羞又恼。
但她仍不死心,看向萧逸尘说道:“殿下,诗诗自幼便倾慕殿下,为了殿下,诗诗努力学习诗词、琴艺,只盼能与殿下相配。苏姑娘不过是区区庶女,怎能与殿下并肩?还望殿下三思。”
萧逸尘脸色一冷,严肃地说道:“柳姑娘,本王的心意从未改变。瑶儿聪慧善良,与本王心意相通,岂是出身能衡量的。还望柳姑娘以后莫要再提此事,否则休怪本王不客气。”
柳诗诗见萧逸尘如此决绝,眼中含泪,转身跑回自己的游船。
游船渐渐远去,苏瑶看着柳诗诗离去的方向,心中微微叹息。萧逸尘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道:“瑶儿,莫要放在心上,有本王在,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苏瑶抬起头,看着萧逸尘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与安心。
两人相依而立,望着镜湖的美景,仿佛此刻世间万物都与他们无关,只沉浸在彼此的爱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