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岩族长老传递的信息,如同沉重的铅块压在每个人心头。两个古老文明的世仇,被一个阴险的第三方巧妙地利用,如同玩弄提线木偶般操纵着冲突的走向。然而,猜疑与指控需要证据,尤其是在两个本就充满敌意的种族之间。
“我们必须拿到确凿的证据,”林枫在舰桥会议上沉声道,“证明这个‘阴影’的存在,以及它正在进行的勾当。否则,无论是莎法尔还是熔岩长老,都不会完全相信我们。”
“熔岩族提到,那些‘冰冷造物’经常出现在管道断裂处。”奈芙蒂斯调出熔岩海及周边区域的地图,上面标注了近期几次能量脉冲异常和疑似冲突爆发的地点,“我们可以尝试主动巡逻这些区域,尤其是那些位于蜥蜴人与熔岩族势力范围交界、地脉能量网络复杂的敏感地带。”
计划就此制定。“深渊使者”号再次进入高度警戒的潜行模式,利用其卓越的隐蔽性能,开始在这些危险区域进行耐心的蹲守与侦查。他们避开了双方主要的巡逻路线,如同一个幽灵,游弋在火光与水影交织的灰色地带。
等待是枯燥而紧张的。期间,他们数次观测到小股的蜥蜴人巡逻队与熔岩族的巡视者(一种较小型的、类似晶岩蟹的硅基生物)在远处遭遇,冲突往往一触即发,双方稍作接触便各自退去,留下一些能量武器的残痕和碎裂的晶体甲壳。但并未发现第三方直接参与的迹象。
“他们很狡猾,不会轻易暴露自己。”艾拉通过通讯分析道,“很可能只是在关键节点进行隐秘的破坏,然后迅速撤离,让双方自然产生敌对。”
直到第三天,转机终于出现。
传感器捕捉到远处一个次要的地热能量节点传来异常剧烈的能量波动,伴随着小规模的爆炸和典型的蜥蜴人能量武器发射的闪光,以及熔岩族那特有的、高温能量凝聚的炽白光束。
“冲突发生!距离二十公里,规模不大!”操作员报告。
“全速靠近,保持隐蔽,重点扫描冲突区域周边,寻找任何异常能量签名或不属于双方的科技造物!”林枫立刻下令。
“深渊使者”号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破开水流,迅速抵达冲突区域外围。通过高倍率光学传感器和广谱能量扫描,他们看到了交战现场:大约十余名蜥蜴人战士,正依托着几块冷却的熔岩礁石,与三只体型约卡车大小、形如巨型熔岩甲虫的硅基生物激烈交火。蜥蜴人的晶壳长矛和能量弩箭在甲虫厚重的晶体外壳上炸开团团火光,而熔岩甲虫则喷吐着高温熔融球和灼热射线进行还击。战场中央,一段明显属于熔岩族的、由某种暗色晶体构成的能量输送管道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紊乱的能量如同鲜血般从中喷涌而出,加剧了周围环境的动荡。
战斗似乎已经接近尾声,蜥蜴人在付出几人伤亡的代价后,成功击退或摧毁了那几只熔岩甲虫,正在谨慎地检查管道破损处。
“记录战斗过程,分析管道破损原因。”林枫命令道。他隐约觉得,这次冲突有些不对劲。蜥蜴人小队出现在这个远离其势力范围的敏感地带,动机有些牵强。
就在蜥蜴人小队准备撤离时,奈芙蒂斯突然发出了警示:“等等!有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残留信号!来源……就在破损管道下方,那块半埋在岩浆凝固物里的‘岩石’!”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聚焦过去。那是一块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黑黢黢的火山岩,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甚至在能量扫描下,其签名也被背景辐射和管道泄漏所掩盖。若非奈芙蒂斯调动了最高精度的差分扫描和频谱分析,几乎无法察觉其异常。
“放大图像!多光谱分析!”
画面被不断放大、增强。那块“岩石”的表面细节逐渐清晰——它的形状过于规整,边缘有着微不可查的接缝,表面纹理虽然模仿了天然岩石,但在特定波段的光照下,能看出极其细微的人造喷涂痕迹。更重要的是,在其底部,有一个几乎被岩浆灰覆盖的、极其微小的孔洞,一丝若有若无的、与背景格格不入的能量波动正从中隐隐散发出来。
“一个伪装成岩石的……能量干扰器?”奈芙蒂斯难以置信地低语,“它在持续释放一种特定频率的、极其微弱的信号,这种信号会……等等,它在刺激管道内流动的能量,使其变得不稳定,降低其结构强度!”
真相大白!
这个隐蔽的装置,才是导致管道脆弱化的元凶。它可能是在更早的时候被秘密安置于此,持续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削弱管道。蜥蜴人小队或许只是恰好巡逻至此,或者是被某种假情报引诱过来,他们的攻击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了管道的最终破裂。而这个装置,则完美地将破坏的“直接责任”嫁祸给了蜥蜴人。
“派出微型机器人,设法在不惊动蜥蜴人的情况下,获取那个装置!”林枫当机立断。
一只伪装成深海盲虾的微型机器人被悄然释放,利用战场混乱和能见度低的掩护,灵活地潜行到那块“岩石”下方,用精细的机械臂尝试将其从凝固物中撬动。
过程十分惊险,几次险些被尚未完全撤离的蜥蜴人发现。最终,微型机器人成功地将那块沉甸甸的“岩石”拖离了原地,迅速带回。
当这个装置被送入“深渊使者”号的隔离分析舱时,所有人都围了上来。
奈芙蒂斯戴上防护手套,小心翼翼地清理掉表面的伪装涂层和岩浆残留物。真正的材质暴露出来——是一种暗灰色的、质地粗糙的合金。其外壳由简单的铆接和焊接工艺拼接而成,风格粗犷,带着一种工业时代早期的笨重感。暴露出的内部结构更是印证了大家的猜想:老式的真空管、粗大的线缆、手工焊接的电路板,以及一个核心的、不断散发着微弱干扰波动的晶体振荡器。
然而,最让人心头一震的,是她在装置内侧发现的一个几乎被磨平的铭文烙印。那是一个清晰的、带着强烈时代和意识形态印记的图案——一只站在齿轮之上的、展开翅膀的帝国雄鹰,鹰爪紧紧抓着一个橡叶环绕的万字符!
尽管工艺粗糙,尽管风格古老,但这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二战……战车国……”一名年轻的船员倒吸一口凉气,“他们真的还存在?还发展到了这种地步?”
林枫拿起那个冰冷的、沉甸甸的装置,指尖感受着那粗糙的金属质感和他记忆中历史资料里记载的、那种偏执而僵化的工业美学完美吻合。
“不是存在,”林枫的声音冰冷,带着一丝肃杀,“他们一直都在。像毒蛇一样潜伏在暗处,磨利了毒牙,等待着反扑的机会。”
暗影,终于在这一刻,被迫显露出了它狰狞的一角。而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顺藤摸瓜,找到这只毒蛇的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