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歌风起·商汤求法
夏都斟鄩的残阳还未褪尽最后一抹灼热,商族部落的聚居地却已燃起连片篝火。夜风卷着黄河水汽掠过夯土城墙,将议事堂内的低语吹得忽明忽暗——商汤按剑立于案前,案上摊着一幅泛黄的兽皮地图,地图边缘标注的“鸿蒙宗”三字,是他昨日命巫祝用朱砂重描过的,墨迹里还凝着未散的郑重。
“君上,夏启的兵已经扎到韦国边界了。”部族长老巫咸捧着一块龟甲走进来,龟甲上的裂纹歪歪扭扭,“昨日占卜,得‘困’卦,说我商族若只凭蛮力,恐难敌夏军的青铜阵。”
商汤指尖摩挲着地图上“昆仑虚”的标记,那是鸿蒙宗的所在。三日前,他派去探查的斥候回来禀报,昆仑虚深处常年笼罩着淡金色的光晕,光晕里隐约能看见飞檐斗拱的轮廓,偶有身披玄色法袍的修士御剑而过,脚下剑光能劈开山间云雾——那便是传闻中“自鸿蒙初开便存世”的鸿蒙宗,宗内大长老玄空,更是能“录诸天典籍、通古今修法”的奇人。
“夏军有青铜甲胄,有驯兽师驱策猛犸,我们只有石斧木矛,若想破局,只能求鸿蒙宗赐法。”商汤抬手将地图卷成筒,“巫咸,你随我亲自去昆仑虚,带上族里最好的粟米和兽皮,务必请玄空长老出手。”
巫咸愣了愣,随即躬身应下。他早年曾听部落里的老巫说过,鸿蒙宗从不轻易介入部族纷争,当年禹治水时求见,也只得了一本《水利要诀》,如今商汤要去求“修法”,怕是难如登天。可看着商汤眼中的坚定,他终究没把疑虑说出口,只默默去收拾行囊。
次日天未亮,商汤与巫咸便带着两名护卫,驾着四匹黑马拉的车往昆仑虚赶。车轮碾过布满碎石的山路,车辕上挂着的铜铃叮当作响,惊飞了崖边的灵雀。行至第三日午后,前方突然出现一片迷雾,迷雾中传来隐约的诵经声,商汤刚要催马,车帘外忽然飘来一道玄色身影——来人须发皆白,身披绣着星辰纹路的法袍,手中托着一卷竹简,正是鸿蒙宗大长老玄空。
“商君此来,是为求强族之法?”玄空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夏朝气数未尽,但商族气运已显,只是缺了‘修法’引动根基。”
商汤又惊又喜,连忙翻身下车行礼:“长老真乃神人!夏军压境,商族危在旦夕,还望长老垂怜,赐我族一条生路。”
玄空抬手扶起他,目光扫过商汤身后的马车,见车上堆着的粟米颗粒饱满、兽皮毛色光亮,便知这商君是个诚心之人。他沉吟片刻,将手中竹简递过去:“此乃《商族修法要略》,分‘淬体’‘炼气’‘御兵’三篇,专为商族体质所着,若能依此修炼,三月可强兵,半年能破阵。”
商汤双手接过竹简,只觉竹简入手微沉,简上刻着的篆字隐隐泛着微光,他刚要道谢,玄空却又开口:“修法需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我派两名弟子随你回商族,指导族人修炼,若有疑难,可持此玉符来昆仑虚寻我。”说罢,他从袖中取出一枚白色玉符,玉符上刻着“鸿蒙”二字,触手温润。
商汤接过玉符,只觉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当即跪地叩首:“商族上下,永世不忘长老大恩!”
二、竹简秘辛·三篇要略
回到商族聚居地后,商汤第一时间召集部族子弟,在议事堂前的空地上展开《商族修法要略》。竹简共九十九片,用玄色丝线串起,每一片上的篆字都需用灵力催动才能看清——玄空派来的两名弟子,一个叫青禾,一个叫墨松,皆是十六七岁的年纪,却已将“炼气”篇修至大成。
“君上,此《要略》的‘淬体篇’,需用黄河之水与草药熬制‘淬体汤’,每日浸泡一个时辰,可强化筋骨。”青禾手持竹简,指着第一片上的文字解释,“草药需取昆仑虚脚下的‘青纹草’、黄河岸边的‘水菖蒲’,还有部落附近的‘赤血藤’,三者按三比二比一的比例混合,加水煮沸后晾至温凉,方可使用。”
商汤闻言,立刻命人去采集草药。墨松则拿起第二片竹简,继续讲解“炼气篇”:“商族人身处黄河流域,体内多‘水脉’,炼气时需面朝黄河,吸气时引河水灵气入鼻,呼气时将体内浊气从指尖排出,每日清晨修炼一个时辰,一月可感‘气感’,三月能凝‘气海’。”
说着,墨松起身示范:他面朝黄河方向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吸气时胸膛微微鼓起,指尖泛起淡淡的水光,呼气时指尖有白雾冒出,落在地上竟凝成了几滴水珠。部族子弟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学着墨松的姿势尝试,虽大多不得要领,却都卯足了劲,眼中满是向往。
三日后,第一批淬体汤熬制完成。商汤亲自带头,与三十名部族勇士一同浸泡。淬体汤刚接触皮肤时,只觉一阵温热,片刻后便有刺痛感传来,仿佛有无数细针在扎着筋骨。商汤咬牙坚持,额头上渗出冷汗,却始终没有起身——他知道,这是草药在冲刷体内的杂质,若此刻放弃,之前的努力便白费了。
半个时辰后,商汤从淬体汤中出来,只觉浑身轻松,抬手时竟能轻易举起之前需要两人才能搬动的石斧。他心中大喜,当即下令:“族中凡年满十五岁的男子,皆需修炼《商族修法要略》,青禾、墨松两位先生,务必悉心指导!”
接下来的日子里,商族聚居地每天清晨都能看到成片的子弟面朝黄河炼气,傍晚则有勇士在淬体汤中浸泡。青禾与墨松轮流巡查,纠正众人的姿势,解答修炼中的疑问。有一次,一个叫商武的子弟炼气时岔了气,胸口胀痛难忍,墨松立刻上前,指尖凝聚灵力,轻轻点在他的膻中穴,片刻后商武便缓了过来。
“炼气时切不可心急,若感觉气息不畅,需立刻停下,按揉膻中穴片刻,待气息平稳后再继续。”墨松叮嘱道,“《要略》中说‘气随心动,心稳则气顺’,你们要记住,修炼的关键不在速度,而在根基。”
一个月后,商族子弟大多感应到了气感;两个月后,有十余人凝聚了气海;到了第三个月,商汤亲自测试——他让修炼最精进的商武与族中最勇猛的战士比试,商武虽身材中等,却能凭借炼气后的力量,轻松将战士推倒,手中的石斧挥舞起来,竟能劈开半寸厚的木板。
“太好了!”商汤看着眼前的景象,忍不住大笑,“有此修法,何愁夏军不破!”
三、御兵之术·初显威力
就在商族子弟潜心修炼“淬体”“炼气”两篇时,夏启派来的使者抵达了商族聚居地。使者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青铜甲胄,身后跟着十余名护卫,态度傲慢:“夏王有令,商族若在三日内献上三千石粟米、五百张兽皮,可免出兵征讨;若不从,夏军三日后便会踏平商族!”
商汤看着使者嚣张的模样,心中冷笑,却面上不动声色:“请使者回复夏王,三日后,我商族自会给夏王一个答复。”
使者见商汤没有立刻拒绝,以为他是怕了,冷哼一声,骑马离去。使者走后,商汤立刻召集青禾、墨松与部族长老,商议对策。
“夏军虽强,但我族子弟已修炼‘淬体’‘炼气’两篇,若再习得‘御兵篇’,定能与之一战。”商汤看向青禾、墨松,“不知‘御兵篇’何时可教?”
青禾点头:“‘御兵篇’需以‘气海’为根基,如今族中已有二十余人凝聚气海,可先教他们,再由他们传授给其他人。”
次日清晨,青禾取出《商族修法要略》的“御兵篇”竹简,讲解道:“‘御兵篇’分‘引气入兵’‘兵随气走’‘气兵合一’三境。初境‘引气入兵’,需将气海中的灵力注入兵器,使兵器附带灵力,增强杀伤力;中境‘兵随气走’,可凭灵力操控兵器,短距离飞行;高境‘气兵合一’,兵器如臂使指,甚至能引发天地灵气相助。”
说着,青禾拿起一把石剑,将灵力注入其中,石剑瞬间泛起淡淡的青光。他挥剑斩向旁边的树干,剑刃未及树干,便有一道青色剑气飞出,将树干劈成两半。
“好!”部族子弟们齐声喝彩,眼中满是兴奋。
接下来的三日里,青禾与墨松全力教授“御兵篇”的初境。商汤亲自参与修炼,他本就天赋过人,又已凝聚气海,不过两日便掌握了“引气入兵”的诀窍——他将灵力注入腰间的铜剑,铜剑泛起金色光芒,挥剑时竟能斩断一寸厚的青铜板。
三日后,夏军如期而至。领军的将领是夏启的庶子夏恒,他骑着一头猛犸,身后跟着五千余名士兵,士兵们手持青铜戈、石斧,身披兽皮甲,浩浩荡荡地来到商族聚居地外。
“商汤!三日已到,粟米与兽皮何在?”夏恒高声喊道,语气中满是不屑。
商汤手持铜剑,带领二十余名已习得“御兵篇”初境的子弟走出城门,身后跟着数百名修炼了“淬体”“炼气”两篇的勇士。他看着夏恒,朗声道:“夏恒,我商族不缺粟米,也不缺兽皮,但绝不会向你夏军低头!若想战,便放马过来!”
夏恒见商汤竟敢反抗,大怒:“不知死活!给我上,踏平商族!”
随着夏恒一声令下,夏军士兵纷纷冲了上来。商汤一声令下,二十余名子弟立刻将灵力注入兵器,手中的铜剑、石斧泛起各色光芒。商武手持石斧,率先冲上前,一斧劈向一名夏军士兵,石斧上的灵力爆发,竟将士兵的青铜戈劈断,顺带将士兵震飞出去。
“这……这是什么妖术?”夏恒见状,瞳孔骤缩。
商汤冷笑一声,手持铜剑冲了上去。他将灵力注入铜剑,剑刃金光更盛,每一剑劈出,都有金色剑气飞出,夏军士兵触之即倒。二十余名子弟紧随其后,手中的兵器挥舞起来,灵力四溢,夏军士兵根本无法抵挡。
夏恒见势不妙,骑着猛犸冲了上来,手中的青铜矛直刺商汤。商汤侧身躲过,铜剑直劈猛犸的腿。猛犸吃痛,一声嘶吼,将夏恒甩了下来。商汤趁机上前,铜剑抵在夏恒的咽喉处。
“夏恒,你还敢战吗?”商汤冷声道。
夏恒吓得浑身发抖,连忙求饶:“不敢了!商君饶命!我这就带夏军撤退,再也不来犯!”
商汤看着夏恒狼狈的模样,收回铜剑:“滚!若再敢来,定取你性命!”
夏恒连滚带爬地爬上猛犸,带着残余的夏军仓皇逃窜。商族子弟们见状,齐声欢呼,声音响彻云霄。
四、曾经之诺·商族兴
夏军撤退后,商族聚居地一片欢腾。商汤召集全族,在议事堂前举行庆典,将青禾、墨松请到主位。
“今日能退夏军,全靠玄空长老所赐《商族修法要略》,靠青禾、墨松两位先生悉心指导!”商汤举起酒碗,“我商族在此立誓,永世不忘鸿蒙宗之恩,若鸿蒙宗有需,商族必倾力相助!”
全族子弟齐声应和,声音震耳欲聋。青禾与墨松起身回礼:“商君不必多礼,此乃玄空长老之意,也是商族气运使然。如今商族已初显实力,后续还需继续修炼《要略》,巩固根基。”
接下来的日子里,商族子弟继续修炼《商族修法要略》,青禾与墨松则根据众人的修炼情况,调整修炼方法。有一次,商汤发现“炼气篇”中“引黄河灵气”的法门,在雨天时效果更佳,便将此事告知青禾。青禾试验后,果然如此,便在《要略》的注释中补充了“雨天炼气,事半功倍”的记载。
半年后,商族的实力大幅提升——族中凝聚气海者达百人,习得“御兵篇”初境者有五十余人,甚至有几人已触碰到“兵随气走”的门槛。商汤趁机扩张部族,收服了周边几个弱小的部落,商族的疆域扩大了一倍,人口也增加了数千。
一日,玄空派弟子送来一封信,信中说:“商族气运已盛,可筹备伐夏之事。《商族修法要略》后续篇章,待商族伐夏成功后,再行赐予。”
商汤读完信,心中激动不已。他知道,玄空长老这是在助商族取代夏朝,开启新的时代。他立刻召集部族长老,商议伐夏大计。
“如今我族实力已远超从前,夏朝气数渐尽,正是伐夏的好时机!”商汤道,“青禾、墨松两位先生,还望继续指导族人修炼,助我商族成就大业!”
青禾、墨松点头应下:“定不负玄空长老所托,不负商君所望!”
此后,商族一边继续修炼《商族修法要略》,一边招兵买马,筹备伐夏。每当夜幕降临,商族聚居地的篝火旁,总能看到子弟们修炼的身影,竹简上的篆字在火光下泛着微光,仿佛在见证一个部族的崛起,一个时代的更迭。
而昆仑虚深处的鸿蒙宗,玄空立于起源殿前,看着手中的水晶球——水晶球中映着商族子弟修炼的景象,他嘴角微扬:“商汤此人,有勇有谋,又能体恤族人,夏朝的气数,确实该尽了。”
水晶球旁,放着一卷新的竹简,竹简上写着“《商族修法要略·伐夏篇》”,那是玄空为商族伐夏准备的礼物,只待商汤领兵出征的那一天,便会送到他手中。
五、伐夏筹备·修法精进
商汤将玄空“筹备伐夏”的授意传遍部族,整个商族瞬间沸腾。议事堂外的空地上,子弟们修炼的劲头更足了——原本每日一个时辰的炼气,自发延长到两个时辰;淬体汤的草药用量,也在青禾的指导下加倍,虽浸泡时的刺痛感更甚,却无一人叫苦。
这日清晨,黄河岸边的修炼场格外热闹。商武正尝试“兵随气走”的法门,他手持石斧,凝神将气海中的灵力注入斧身,口中默念《御兵篇》的口诀。石斧先是微微颤动,接着缓缓离地半尺,可刚要向前飞行,灵力便骤然溃散,石斧“哐当”一声落在地上。商武抹了把额头的汗,不服气地捡起石斧,准备再次尝试。
“别急,‘兵随气走’需让灵力与兵器彻底相融,像指挥自己的手臂一样指挥它。”墨松走过来,指尖凝聚一缕灵力,轻轻点在石斧上,“你看,将灵力分成三股,一股托住斧身,一股引动方向,一股稳固气息,三者缺一不可。”
说着,墨松以灵力操控石斧,石斧在空中平稳飞行,时而盘旋,时而直线前进,最后精准地落在商武面前。商武眼睛一亮,依着墨松的方法尝试,这一次,石斧竟稳稳地飞了一丈远才落地。“成了!”商武兴奋地大喊,周围的子弟们纷纷围过来,向他道贺。
与此同时,商汤正在议事堂与长老们商议伐夏的粮草筹备。巫咸捧着一本账簿,眉头微蹙:“君上,如今族中修炼需大量草药,淬体汤每日消耗的青纹草、水菖蒲已近库存的一半,若再筹备伐夏的粮草,物资怕是不够。”
商汤沉吟片刻,看向一旁的青禾:“青禾先生,鸿蒙宗可有节省草药的法子?”
青禾思索道:“其实淬体汤的草药可循环利用三次,第一次熬制后,草药中的灵气未散尽,晒干后加水再熬,虽效果稍减,却能节省不少用量。另外,我可传你们‘聚灵阵’的画法,在修炼场布下阵法,能增强周围的灵气,修炼速度可提升三成,间接减少草药消耗。”
商汤大喜,立刻命人按青禾的方法处理草药,又让青禾教导部族子弟画“聚灵阵”。几日后,修炼场布上了聚灵阵,阵中灵气浓郁得几乎凝成白雾,子弟们炼气时,气感比以往强了数倍,不少人都加快了凝聚气海的速度。
这天傍晚,玄空派来的使者突然抵达商族。使者带来一个木盒,里面装着一卷新的竹简和一张地图。“玄空长老说,这是《商族修法要略·伐夏篇》,专为战场厮杀所着,地图则标注了夏军的布防薄弱点。”使者道,“长老还说,若商君遇到难以解决的困境,可持玉符捏碎,鸿蒙宗会派人相助。”
商汤接过木盒,打开竹简,只见上面记载着“战场炼气速成法”“群体御兵阵”“伤后灵力疗伤术”等内容,每一条都针对性极强。他心中感激,对着昆仑虚的方向深深一揖:“替我谢过玄空长老!”
六、夏军再犯·阵战显威
夏恒兵败回朝后,向夏启哭诉商族的“妖术”,夏启震怒,派大将军夏彪率领两万大军,再次征讨商族。夏军此次不仅带了更多的青铜甲士,还押来了数十辆“冲车”,准备一举攻破商族的夯土城墙。
消息传到商族时,商汤正带领子弟们演练“群体御兵阵”。接到斥候的禀报,商汤立刻下令:“所有人退守城内,按‘御兵阵’的排布防守,商武带五十名会‘兵随气走’的子弟,守东门;巫咸带两百名淬体有成的勇士,守西门;青禾、墨松先生随我守南门,北门留一百人虚守。”
半个时辰后,夏军抵达商族城外。夏彪骑着猛犸,看着眼前的夯土城墙,不屑地冷笑:“不过是个小小的部落,也敢反抗夏朝?传我命令,用冲车撞开城门!”
随着夏彪一声令下,数十辆冲车轰隆隆地向城门冲去。冲车的车头裹着厚厚的青铜板,车轮是实心的硬木,看起来势不可挡。城墙上的商族子弟们虽心中紧张,却仍按“御兵阵”的排布站好,手中的兵器都注入了灵力,泛着各色光芒。
“放!”商汤一声令下,城墙上的子弟们同时将兵器中的灵力激发,无数道剑气、斧气飞向冲车。冲车的青铜板被剑气击中,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虽未被劈开,却也减缓了冲势。
夏彪见状,眉头一皱:“没想到这些蛮族竟有如此手段!弓箭手,放箭!”
夏军的弓箭手弯弓搭箭,密集的箭雨向城墙上射来。青禾立刻喊道:“凝聚灵力护盾!”子弟们连忙将灵力汇聚在身前,形成一道道淡色的护盾,箭雨射在护盾上,纷纷落地。
“将军,商族有灵力护盾,箭雨没用!”一名副将急声道。
夏彪咬牙道:“继续用冲车撞!我就不信,他们的灵力能撑到最后!”
冲车再次发起冲击,可就在即将撞到城门时,商武带领五十名子弟突然从东门冲出,他们操控着兵器,在空中形成一道“兵器墙”,狠狠砸向冲车。冲车的车轮被砸断,车身轰然倒塌,车上的夏军士兵纷纷摔落在地,被商族子弟们趁机斩杀。
“不好!”夏彪见状,连忙下令撤军,可商汤怎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亲自率领南门的子弟冲出城门,青禾、墨松则以灵力操控大量兵器,在空中形成一道“兵器网”,将夏军的退路拦住。
夏军阵脚大乱,士兵们四处逃窜。商汤手持铜剑,剑气纵横,所到之处,夏军士兵纷纷倒地。商武更是勇猛,石斧在空中飞舞,接连斩杀数名夏军将领。夏彪见大势已去,骑着猛犸拼死突围,才侥幸逃脱,两万大军最后只剩数千人。
此战过后,商族的威名传遍周边部落,不少部落主动前来归附,商族的实力进一步壮大。商汤看着城下归附的部落首领,心中明白,伐夏的时机,越来越近了。
七、玄空亲至·授伐夏计
夏军两次兵败的消息传到夏都斟鄩,夏启气得卧床不起,夏朝的统治愈发动荡。而商族这边,归附的部落越来越多,兵力已达五万,修炼《商族修法要略》的子弟中,能熟练运用“兵随气走”的已有两百余人,甚至有十人触碰到了“气兵合一”的门槛。
这日,昆仑虚方向突然传来一道金光,金光落在商族聚居地的上空,化作玄空的身影。商汤连忙率领众人出城迎接,恭敬地行礼:“不知长老驾临,有失远迎!”
玄空抬手扶起商汤,目光扫过商族的士兵,点头道:“商族的实力,比我预想的还要强。如今夏朝气数已尽,伐夏的时机已到。”
众人随玄空进入议事堂,玄空取出一幅地图,铺在案上:“夏朝的主力都在斟鄩,周边的韦国、顾国、昆吾国虽归附夏朝,却与夏启离心离德。你可先率军攻破这三国,夺取他们的粮草和兵器,再集中兵力攻打斟鄩。”
商汤看着地图,疑惑道:“长老,韦国、顾国、昆吾国的兵力加起来有三万,我军虽有五万,却多是归附的部落士兵,战斗力参差不齐,怕是难以快速攻破三国。”
玄空笑道:“我早有准备。这是‘破城阵’的图谱,此阵需五十名会‘兵随气走’的子弟为核心,两百名淬体有成的勇士为辅助,可凝聚出一道巨型剑气,一击便能攻破城墙。另外,我再传你‘传音术’,可在战场上直接向士兵下令,避免指挥混乱。”
说着,玄空将“破城阵”的图谱和“传音术”的口诀交给商汤,又叮嘱道:“攻破三国后,不可滥杀无辜,要安抚百姓,收纳降兵,这样才能壮大自身实力,赢得民心。”
商汤一一记下,又问:“长老,夏启身边有一位‘玄巫’,据说能操控妖兽,实力极强,该如何应对?”
玄空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那玄巫修炼的是‘邪术’,靠吸食妖兽的灵气提升实力,我这有一枚‘破邪符’,若遇到他,将符纸贴在兵器上,可破其邪术。”
商汤接过“破邪符”,心中彻底安定。他站起身,对着玄空郑重一揖:“有长老相助,商族伐夏必能成功!待推翻夏朝后,商族定尊鸿蒙宗为‘圣宗’,世代供奉!”
玄空点头:“我助你,并非为了供奉,而是为了天下苍生。夏朝统治残暴,民不聊生,商族若能建立一个清明的王朝,便是大功一件。我还有事要回鸿蒙宗,伐夏之事,就靠你了。”
说罢,玄空化作一道金光,消失在天际。商汤看着玄空离去的方向,握紧了手中的图谱和符纸,转身对众人道:“传令下去,三日后,全军出征,先破韦国!”
议事堂内,众人齐声应和,声音铿锵有力,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也带着推翻暴政的决心。黄河岸边的风,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气势,卷起阵阵波涛,仿佛在为商族的伐夏之路,奏响序曲。
八、出征前夜·修法传灯
出征前夜,商族聚居地灯火通明。修炼场上,子弟们仍在抓紧最后的时间修炼,有的在巩固“兵随气走”的法门,有的在练习“破城阵”的配合,空气中弥漫着灵力与汗水的气息。
商汤来到修炼场,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走到商武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明日你便是‘破城阵’的核心之一,要多加小心。”
商武用力点头:“君上放心,我定不会辜负族人和玄空长老的期望!”
这时,青禾和墨松带着一批新熬制的淬体汤走来,分给子弟们:“这是最后一次淬体汤,里面加了‘凝神草’,能稳固灵力,明日在战场上不易溃散。”
子弟们接过淬体汤,一饮而尽。温热的汤水流过喉咙,体内的灵力瞬间变得平稳,之前修炼的疲惫也消散了不少。
商汤走到修炼场中央,运用“传音术”,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子弟耳中:“明日我们出征,是为了推翻夏朝的暴政,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玄空长老赐我们修法,助我们强兵,我们定要不负这份恩情,打出一个属于商族的时代!”
“不负恩情!打出商族时代!”子弟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彻夜空,连黄河的波涛声都被盖过。
夜深后,修炼场的灯火渐渐熄灭,子弟们回到帐篷休息,养精蓄锐。商汤却独自来到黄河岸边,取出玄空赠予的《商族修法要略》,借着月光翻看。竹简上的篆字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仿佛玄空的叮嘱在耳边回响。
“玄空长老,您放心,我定会建立一个清明的王朝,让修法之术惠及更多百姓,不辜负您的一片苦心。”商汤轻声说道,将竹简收好,转身向帐篷走去。
月光下,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坚定而挺拔。不远处的帐篷里,传来子弟们均匀的呼吸声,他们都在期待着明日的出征,期待着一个新的开始。而在昆仑虚的鸿蒙宗,玄空立于起源殿前,看着手中水晶球里商族的景象,嘴角微扬:“商汤,你的时代,要来了。”
水晶球旁,那卷写着“《商族修法要略·盛世篇》”的竹简,正静静地躺着,等待着被送到商汤手中的那一天——那将是商族建立王朝后,开启盛世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