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解说声继续,画面切到公元前2000年的古印度地图
雅利安人的迁徙路线清晰标出:“印度种姓制度的根源,要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打败了当地的土着达罗毗荼人。
为了稳固统治,他们定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雅利安贵族成了婆罗门、刹帝利,普通雅利安人是吠舍
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直接沦为最低贱的首陀罗和达利特,世世代代不得翻身。”】
“哼,这不就是入侵者定下的规矩?”
刘邦往龙椅上一靠,语气满是不屑,“当年项羽也想把天下分了,搞贵族那套,结果还不是被朕推翻了!”
“这雅利安人定的破制度,竟能传这么久,就没人敢站起来反?真是憋屈!”
殿外的百姓堆里,一个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的老兵忍不住附和
“可不是嘛!咱当年就是苦哈哈,受不了秦的苛政都敢造反,他们倒好,被人骑在头上这么多年,连屁都不敢放?”
旁边的老农也点头:“咱就算当佃户,好歹能攒钱买块薄田,他们倒好,生下来就被钉死在‘贱民’的牌子上,太惨了!”
【“这制度最狠的,还不是出身定终身,而是‘种姓不通婚’。
高种姓的女人要是嫁给低种姓男人,会被家族彻底抛弃;若是敢嫁给达利特,家族成员会直接动手暗杀
在他们眼里,‘玷污’种姓的荣耀,比死还严重。”】
“为了所谓的‘荣耀’杀自己人?”
李世民猛地攥紧拳头,脸色铁青,“这哪是什么荣耀,分明是冷血!我大唐虽也讲究门当户对,可从没见过为了婚事杀亲人的!这种制度,把人都教成了没有心的怪物!”
房玄龄在一旁叹气:“陛下,他们是怕种姓混淆了,统治根基不稳。可这般残忍,只会让低种姓的怨气越积越深,迟早要爆发。”
殿内的武将们也摇头议论:“‘礼义’的根本是仁心,他们倒好,把‘等级’看得比人命还重,简直是本末倒置!”
【“可最让人费解的是,低种姓被压迫得这么狠,却连反抗都不敢,甚至不敢冒充高种姓
第一个原因,就是相貌藏不住。高种姓是雅利安人,身材高、皮肤白、鼻梁挺,带着欧美特征
低种姓是达罗毗荼人,身材瘦小、皮肤黑,就算化妆整容,也骗不了人。”】
朱元璋低头看了看自己粗糙的手,又摸了摸脸颊,语气沉重:“咱当年也是穷苦人,皮肤黑、手上全是老茧,可咱能靠打仗翻身,能当皇帝。”
“他们倒好,连装都装不了,这相貌成了天生的‘贱民’标记,太绝了!”
马皇后也轻声道:“这比脸上刺字还狠,刺字能消,相貌改不了,一辈子都被人盯着骂‘贱民’。”
百姓堆里,一个黑皮肤的铁匠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小声说:“俺皮肤也黑,可俺靠打铁能养活一家子,还能攒钱给儿子娶媳妇。”
“他们倒好,生下来就因为皮肤黑,连口饱饭都难挣,太冤了!”
【“第二个原因,是惩罚太狠。
一旦发现有人冒充高种姓,或者敢反抗,轻则打断手脚,重则直接处死,连家人都要受牵连。
更可怕的是‘思想禁锢’,低种姓大多没读过书,每天想的只有怎么填饱肚子,根本没精力想‘反抗’
而且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你天生是贱民,就该受穷’,连骨子里都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哪来的勇气反抗?”】
“连反抗的念头都被掐灭了?”
嬴政眼神冰冷,手指敲击着案几,“苛刑只会让人怕,可‘思想牢笼’才是真的狠!”
“大秦虽严,可也没不让百姓读书,没告诉百姓‘你天生该当奴隶’!他们这是从根上断了低种姓的希望,比说朕焚书坑儒还恶毒!”
李斯躬身道:“陛下英明。百姓有了希望才会安分,没了希望要么认命,要么拼命”
“他们这是把人逼得连拼命的勇气都没了,才让这制度传了这么久。”
殿外的教书先生叹了口气:“‘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们倒好,把这句话用到了极致,不让百姓读书,不让百姓有见识,这不就是把人当牲口养吗?”
【“现在印度法律虽废了种姓制度,可印度教里的种姓观念早扎了根
印度80%的人信印度教,教义里就写着‘种姓天定’,就算法律改了,老百姓心里的‘等级’改不了。
种姓不是姓氏,不是改个名就能换的,它刻在每个人的生活里,刻在骨子里。”】
“改得了法律,改不了人心?”
朱棣皱着眉,语气凝重,“这才是最可怕的。我大明当年推翻元朝,不仅要改律法,还要让百姓知道‘咱汉人能当家作主’”
“人心顺了,江山才稳。他们倒好,法律改了,人心还被捆着,跟没改一样。”
刘邦也摇头:“当年朕废除秦的苛法,搞‘约法三章’,就是要让百姓觉得日子有盼头。”
“他们倒好,法律上喊着平等,实际上该欺负还是欺负,这不是糊弄人吗?”
大汉的一位佃户老周忍不住说:“咱就算租地主的地,好歹能盼着攒够钱赎身,他们倒好,连盼头都没有,这辈子、下辈子都是贱民,太苦了……”
林远吃着刚到的饺子,听着视频解说,又看了看光屏里满是愤慨的古人们,忍不住插了句嘴
“其实最狠的不是相貌,也不是惩罚,是思想固化”
“你想啊,要是一个人从小就被告知‘你天生低人一等,就该受苦’,时间长了,他自己都信了,哪还会想着反抗?”
“法律能改,可心里的‘牢笼’,得几代人才能拆了。”
刘彻抱着刘据,听到这话,叹了口气:“是啊,人心要是被捆住了,比身子被捆住还难办。”
“我当年要是早明白这道理,也不会被江充的鬼话骗了。”
刘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紧紧攥着刘彻的衣角,他不懂什么是种姓,但他知道,自己能在父皇身边,比视频里的达利特幸运多了。
古人们还在议论着印度种姓的荒唐,百姓们庆幸自己生在华夏,帝王们则暗自警醒
要让百姓有盼头,要让法律真的公平,更要让“人人平等”的念头扎在心里
不然,再强大的王朝,也会被“思想的牢笼”困住,慢慢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