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躺到床上,把手机架在床头,点开了下一个视频。
标题刚跳出来——【朱元璋的真实长相:?】,大明的朱元璋瞬间坐直了身子,心里咯噔一下:“咱的长相?后世还争论这个?”
【视频画面一闪,一张画像突然弹出:脸像被擀面杖擀过似的,额头突出,下巴尖翘,整个脸型像个倒挂的芒果,又像个老式鞋拔子,眼睛小而眯,颧骨高得能戳人。】
“卧槽!” 朱元璋吓得差点从龙椅上蹦起来,指着光屏破口大骂,“这他妈是谁?!是咱吗?!哪有长这样的?!” 他摸了摸自己的脸,虽然算不上俊美,但也是方脸阔额,浓眉大眼,怎么就成了这副鬼样子?
咸阳宫的嬴政也被吓了一跳,盯着那“芒果脸”,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此等相貌……竟也是帝王?啧啧,难怪后世争论,这般长相,确实罕见。” 他见过的帝王,哪怕是刘邦那样的“无赖相”,也比这张脸周正得多。
【视频解说带着点调侃:“网传历史上的朱元璋,就长这样——鞋拔子脸,凸额尖下巴,堪称‘帝王界颜值洼地’。”】
朱元璋气得脸都红了,对着身边的马皇后吐槽:“咱咋就成‘颜值洼地’了?
当年你跟咱的时候,咱虽说穷,可相貌也没这么磕碜吧?” 马皇后在一旁哭笑不得,她当然知道丈夫长啥样,这画像确实离谱。
他越想越气,这脸丢大了——全天下的帝王都看着呢,自己被画成这样,以后还怎么在“帝王圈”老百姓面前抬头?
【画面一转,视频里又弹出一张画像:圆脸,宽额,眼神沉稳,眉宇间带着威严,虽然算不上惊艳,却自有一股帝王的厚重感,看着就像个杀伐果断又护短的大家长。】
“哎?这才对嘛!” 朱元璋顿时眉开眼笑,指着画像道
“咱就说嘛!这才是咱!你看这眉眼,这气势,像不像咱当年打陈友谅的时候?”
他对这张画像满意得不行,转头对朱标道,“标儿,回头让画师照着这张画,多画几张,送各府挂着!”
【解说声适时响起:“其实,这张才是明朝宫廷画师笔下的朱元璋。那为啥会有‘鞋拔子脸’的传言?这事啊,还得怪他的好大儿——朱棣。”】
“老四?” 朱元璋一愣,随即瞪起眼睛;
“好你个朱棣!当上皇帝就翻天了?连你爹的画像都敢瞎传?是不是记恨咱没把皇位传给你,故意糟践咱?!”
他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他觉得是不是这小子心术不正,果然!
下面的朱棣,此刻正跪在地上,吓得瑟瑟发抖,连头都不敢抬:
“爹!冤枉啊!儿臣绝没有!”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片孝心,竟成了“坑爹”的罪魁祸首。
此时的朱棣心里对着以后的自己破口大骂,你瞎搞,还要让我来为你擦屁股。
【视频继续解释:“史书记载,朱棣为了彰显父亲的‘天命所归’,总夸朱元璋‘龙髯长郁,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翻译过来就是:老爹有龙须,脖子上有块奇骨从脖子一直到头顶,一看就是神仙下凡。”】
【“可朱棣这描述太玄乎了,‘奇骨隐起至顶’,民间画师没见过朱元璋本人,只能瞎琢磨:‘奇骨’?那额头得突出吧?‘至顶’?那下巴得尖翘才平衡吧?画着画着,就从‘龙颜’画成了‘鞋拔子脸’,越传越歪,老百姓还就信这个,觉得‘帝王就得长得怪’,于是这画像就流传下来了。”】
“噗——” 刘邦笑得直拍大腿,“朱棣这小子,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想夸他爹是龙,结果给画成了泥鳅!”
曹操也摇头失笑:“看来‘夸人’也是门学问,夸得太离谱,还不如不夸。”
【弹幕里,网友们的评论更是笑死人:
“朱棣:我爹是龙!民间画师:收到!这就画个‘芒果龙’!”
“只能说朱棣起了个好头,民间直接开始玩梗,毕竟谁也没见过朱元璋,全靠想象,越画越放飞。”
“要是朱元璋真长那样,马皇后能嫁给他?马皇后可是郭子兴养女,再怎么着也不能嫁个‘鞋拔子’吧?老朱纯纯被儿子坑了!”
“宫廷画师:老板(朱棣)要‘龙颜’,得有特点!民间画师:理解!特点就是‘鞋拔子’!”】
朱元璋看着弹幕,气消了点,转而瞪向朱棣:
“你看看!你看看!夸人都不会夸!还‘奇骨隐起至顶’,现在好了,全天下都以为咱长那样!”
朱棣哭丧着脸,连连磕头:“儿臣知错!儿臣不该瞎形容!以后只留宫廷版的!”
永乐时期的老百姓,也拿着家里贴的“鞋拔子脸”朱元璋画像,对着光屏比对,纷纷咋舌:
“原来咱太祖长这样啊?跟咱家里贴的完全不一样!”
“难怪看着别扭,感情是画师瞎画的!这宫廷版的,看着就有帝王相!”
“成祖爷也是,夸人夸得太邪乎,害得咱认错太祖这么多年!”
林远躺在床上,笑得直抖。他早就知道朱元璋画像有争议,没想到是这么个原因,朱棣这波操作,属实是“好心办坏事”。
朱元璋看着那张满意的宫廷画像,又瞪了眼瑟瑟发抖的朱棣,没好气道:
“罚你抄《皇明祖训》一百遍!好好学学怎么说话!”
他这辈子征战沙场,不在乎颜值,但被传成“鞋拔子脸”,还是觉得膈应——尤其是被自己儿子坑的。
嬴政看着这出闹剧,摇了摇头:“看来不光是治国难,连维护自己的画像都不容易。”
他默默决定,回头让画师多画几张自己的标准像,省得后世瞎猜。
视频结束了,可“朱元璋长相”的话题还在各朝代发酵。
朱棣忙着销毁“鞋拔子脸”画像,则勒令宫廷画师赶制“官方认证版”,老百姓们则忙着撕掉家里的“芒果脸”贴纸。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有趣,一句夸张的夸赞,能在几百年后演变成一场“颜值乌龙”,
而这乌龙背后,藏着的是帝王的心思、民间的想象,还有那点哭笑不得的烟火气。
朱棣还在灯下抄《皇明祖训》,心里把自己骂了八百遍——以后夸爹,可得悠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