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接过电报,借着月光扫了几眼,冷笑道:“共商国事?我看是来探虚实的吧!这老阎精得很,山西被他经营得跟铁桶似的,现在看咱们势大,想讨价还价呢。”
\"无论如何,这是个机会。\"蔡锷道,“如果能和平解决山西问题,对其他军阀也是个示范。”
顾品珍不置可否,把电报揉成一团塞进口袋:“再说吧。时候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明天还有得忙呢。”
第二天一早,蔡锷就开始了繁忙的工作。他先是接见了四九大学的教授们,详细阐述了西南政府的教育政策;然后又与工商界代表座谈,承诺保护合法商业活动;下午更是亲自到贫民区视察,下令开仓放粮,救济贫民。
而就在蔡锷忙于安定民心的同时,唐启在长沙的总督府里,正面对着一场艰难的谈判。
\"唐先生,\"英国领事操着生硬的中文,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大英帝国承认贵方的实力,但我们希望贵方能尊重各国在华利益,特别是庚子条约规定的各项权益。”
唐启翘着二郎腿,手里把玩着一只镀金打火机,似笑非笑:“领事先生,您说的那些条约,是跟清政府签的。现在都民国了,那些玩意儿还作数吗?”
领事脸色一变:“唐先生,国际条约不容轻侮!如果贵方执意破坏现有秩序,恐怕…”
\"恐怕什么?\"唐启猛地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盯着领事,“派军舰来?别忘了你们的远东舰队现在在哪呢!”
领事被噎得说不出话来,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唐启见状,语气稍微缓和:\"当然,我们西南政府愿意与各国保持友好关系。只要遵守我国法律,合法经商我们欢迎。但要是想像以前那样横行霸道,\"他啪的一声合上打火机,“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当熊克武回到四九城时,已是深夜。他刚进中南海,就看见蔡锷的书房还亮着灯。推门进去,只见蔡锷伏案疾书,桌上堆满了文件和地图。
\"还没睡?\"熊克武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
蔡锷抬头,眼中布满血丝:“你怎么回来了?天津那边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那帮洋鬼子,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不知道在打什么算盘。已经安排第八军进驻大沽口了,岸防炮也在广西装船了。\"熊克武倒了杯茶,一饮而尽,“对了,你今天忙得怎么样?”
蔡锷放下笔,揉了揉手腕:“还算顺利。教育界和工商界基本稳住了。就是逊清皇室那边…”
“怎么?溥仪那小子不老实?”
\"那倒不是。\"蔡锷摇头,“是倭国人。他们一直暗中与逊清皇室保持联系,今天居然有倭国使馆的人混进了紫禁城。”
唐启眼中寒光一闪:“他娘的,这些小鬼子真是不知死活!”
\"我已经加强了紫禁城的守卫。\"蔡锷道,“另外,阎百川的代表明天就到,我们得准备一下。”
熊克武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咱们的工程兵把电台架好了吗?”
\"已经架设完毕。\"蔡锷指了指窗外不远处的一座小楼,“就在那里,可以直接与昆明、成都、长沙等地联系。”
熊克武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四九城。这座千年古都,曾经是皇权的象征,如今却成了各方势力角逐的舞台。他知道,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涌动,北洋残余势力、各地军阀、外国列强,都在暗中窥伺,等待时机。
\"松坡,\"熊克武忽然开口,声音低沉,“你说咱们真能和平统一全国吗?”
蔡锷沉默良久,才缓缓道:“我是个军人,不懂政治。但有些原则,必须坚持。”
熊克武转身,盯着蔡锷的眼睛:“比如?”
\"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军队必须统一指挥,政令必须统一施行。\"蔡锷一字一顿地说,“这些,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熊克武咧嘴笑了:\"说得好!那明天见阎百川的代表,就这么办。愿意服从的,咱们欢迎;想讨价还价的——\"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第二天上午,阎百川的代表果然到了。来人是个五十来岁的精瘦男子,自称姓赵,言谈举止滴水不漏。会谈在怀仁堂举行,熊克武和蔡锷分坐两侧,赵代表则坐在下首。
\"阎督军一向仰慕蔡将军的威名,\"赵代表拱手道,“此次特派在下前来,一是表达祝贺,二是希望能与西南政府携手,共谋国家统一大业。”
熊克武皮笑肉不笑:“阎督军有心了。不知道他打算怎么个’携手’法啊?”
赵代表不慌不忙:“阎督军愿意承认西南政府的领导地位,但希望山西的军政事务仍由他负责。当然,军费粮饷自会按时上缴…”
\"放屁!\"熊克武猛地拍案而起,“什么叫他负责?军队必须整编,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这是底线!”
赵代表脸色微变,求助似的看向蔡锷。蔡锷轻咳一声:“赵先生,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阎督军若真心为国,何不亲自来京共商大计?西南政府保证他的人身安全。”
赵代表支吾道:“这个…阎督军身体抱恙,恐怕…”
会谈不欢而散。送走赵代表后,熊克武气得在堂内来回踱步:“你看看,这就是军阀嘴脸!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就是想保住自己的地盘和军队!”
蔡锷倒是很平静:“这种情况我们早有预料。依我看,阎百川派代表来,本身就是一种试探。如果我们示弱,他会得寸进尺;如果我们太强硬,他可能会倒向冯国璋或张作霖。”
\"那你说怎么办?\"唐启烦躁地问。
\"双管齐下。\"蔡锷胸有成竹,“一方面继续谈判,表现出诚意;另一方面,调集部队向山西边境移动,施加军事压力。”
熊克武思索片刻,点头道:“有道理。我这就给十七军发电报,让他们向娘子关方向靠拢。”
当天下午,蔡锷登上了紫禁城的城墙。站在高高的城楼上,他眺望着北方——那里有盘踞承德的曹锟,退守热河的冯国璋,雄踞东北的张作霖…一个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春风拂面,带来远处市井的喧嚣。蔡锷深吸一口气,转身对随从参谋道:“给唐督军发电报。”
参谋连忙拿出纸笔准备记录。蔡锷沉思片刻,一字一顿地说道:“京畿初定,然群雄环伺,非雷霆手段不足以荡涤尘埃。”
参谋记下后,犹豫地问:“就这些吗,将军?”
蔡锷望向北方连绵的群山,轻声道:“就这些。唐督军会明白的。”
熊克武是四川和平解放的重要人物,一生都在反蒋,反独裁,他在1904年赴日留学,1906年回国参与革命,他的同学有唐继尧、李根源等人,护国战争、他与蔡将军两人扛起了护国军的大旗。人家说龙云是接替了唐继尧的挣来的福利,那么刘湘就是接替熊克武在四川挣来的福利。1925年被朱培德出卖,被光头抓捕入狱,他游说冯玉祥、阎锡山抗日、见证了南京失守、动员了百万川军赴国难。和平解放了四川,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70年9月2日,弥留之际,他给教员上书,早日结束两岸局面,
求催更、求打赏、求点赞、求评论、求五星好评、求为爱发电,老规矩,打赏超过5块加更一章,月底冲刺。感谢各位老爷们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