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瘟解毒饮”的大规模煎煮顺利完成,只是第一步。将数以万计的汤药安全、快速地分发到目标人群手中,尤其是那些分散在山城各个角落、甚至周边乡镇的贫苦百姓和基层士兵手中,是一项更加艰巨、也更易出纰漏的任务。发放途中,险阻重重。
一、官僚系统的低效与腐败 尽管有委员长手令和“最高防疫”的名头,但具体执行仍需依靠基层保甲、乡镇公所乃至军队的后勤系统。这些系统早已被官僚习气和腐败侵蚀。
· 克扣与截留: 一些蝇营狗苟的基层官吏和军官,眼见如此大量的物资过手,便动起了歪心思。他们或谎报领取人数,克扣部分药液,准备转手倒卖;或以“管理费”、“损耗”为名,要求分发人员留下“买路钱”。
· 消极怠工: 更多的情况是消极应付。上面催得紧,就动一下;上面不催,就置之不理。发放点设置不合理,开放时间短,办事人员态度恶劣,使得许多真正需要的老弱妇孺排队半天也领不到一勺药。
· 层层摊派: 原本免费的药液,经过某些环节,竟然变成了硬性摊派的“任务”,要求各户必须购买,否则就要如何如何,引起了民众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二、民众的疑虑与谣言 对于这突然大规模发放的“免费药汤”,许多民众心存疑虑。
· “是药三分毒”: 很多百姓坚信“是药三分毒”,没事不能乱吃药,尤其这药闻起来就苦不堪言,谁知道喝下去会不会有问题?
· 谣言惑众: 很快,各种恶意的谣言开始流传:“这是拿咱们做试验呢!”“喝了这药,男人丧失生育,女人怀不上娃!”“官府哪有那么好心?肯定是要征壮丁了,先给咱们下点药稳住!”这些谣言恶毒而有效,使得许多原本愿意尝试的人望而却步。
· 迷信与抗拒: 一些偏远地区的百姓更相信巫婆神汉的符水,对政府发放的“科学药汤”嗤之以鼻,甚至加以抵制。
三、人为的破坏与蓄意阻挠 这无疑是最危险的一环。何敬之的势力虽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但其爪牙从未停止暗中使绊。
· 制造事端: 在一些发放点,突然会出现一群地痞流氓,借口药汤质量有问题、有人喝了不适等,聚众闹事,打砸发放摊位,甚至殴打志愿者,严重干扰发放秩序。
· 投毒谣言: 最恶毒的一招是:他们真的暗中指使人在个别发放点的药桶里投入无关紧要但颜色可疑的杂物(如泥土、杂草),然后煽动民众,声称“官府在药里下毒!”虽经及时查验澄清,但造成的恐慌和信任危机却难以弥补。
· 切断运输: 前往某些乡镇的运输车队,会“意外”地遭遇道路被乱石堵塞、桥梁“维修”等情况,延误发放时机。
四、自然的挑战与现实的困难 重庆山高路陡,交通不便。许多偏远的村落、岗哨,车辆无法直达,需要志愿者肩挑背扛,徒步数小时甚至一整天才能送达。天气炎热,药液不易保存;阴雨连绵,道路泥泞难行。volunteers们体力透支,中暑、摔伤者时有发生。
面对这些险阻,林闻溪和行动组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
· 加强监督与巡查: 派出多个巡查小组,手持委员长手令复印件,随机抽查各发放点,严惩克扣和怠工行为,甚至就地撤职了几个顶风作案的保长。
· 广泛宣传与示范: 组织学生上街演讲,讲解防疫重要性;请来德高望重的老中医、甚至外国医生(如安德森博士)现身说法,公开试饮,破除谣言。
· 发动群众与依靠基层: 更广泛地动员学生、教师、爱国社团成员深入街巷、院落,直接面对民众进行解释和发放,绕开腐败的低级官僚。
· 武力护送与坚决打击: 对于蓄意破坏和闹事者,请求卫戍司令部派出小股士兵武装护送发放车队和重点发放点,并对抓获的肇事者进行严厉惩处,以儆效尤。
· 灵活调整发放策略: 对于极其偏远的地区,不再追求发放药液,而是分发配好的干药草包和详细煎煮说明,让民众自行熬制。
发放之路,每一步都充满荆棘。林闻溪、顾静昭等人几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与各方势力周旋博弈。看着辛辛苦苦熬出的药汁或被浪费、或被质疑、或被阻挠,他们心急如焚,却也只能咬牙坚持。
这不仅仅是一场物资分发战,更是一场人心争夺战和信息战。能否将这份“苦口良药”送入更多百姓口中,直接关系到未来可能爆发的疫情中,有多少人能够获得那一线生机。
险阻重重,但发放工作,仍在艰难却顽强地向前推进着。每一罐成功送达的药液,都是一次小小的胜利。
第三十七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