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废弃兵营改造的特别行动组总部,灯火常常彻夜不熄。与外界想象的紧张激昂不同,这里更多的是一种压抑的、高速运转下的沉默。电报声、低语声、仪器轻微的嗡鸣声交织,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睡眠不足的疲惫和全神贯注的凝重。
林闻溪几乎住在了这里。他需要熟悉每一个新来的成员,协调各方搜罗来的零碎情报,审阅各地报来的异常疫情简报(其中十之八九是误报,但不敢有丝毫松懈),还要盯着实验室对黑水峪样本那进展缓慢的分析。委员长的信任和重托,如同无形的鞭子,抽打着他不断向前,几乎榨干自己的每一分精力。
顾静昭被安排在情报分析室,负责整理、甄别从各方渠道汇来的信息。她细心、沉稳,教会医院训练出的条理和这段时间的历练,让她成为了这项工作最合适的人选。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以及近距离看到林闻溪的状态,她内心的担忧如同潮水般日益上涨,几乎要将她淹没。
她的担忧是多层次且具体的:
1. 对他身体的担忧: 林闻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眼窝深陷,脸色苍白,时常按压太阳穴以缓解剧烈的头痛。他吃饭极不规律,常常是顾静昭强行将饭盒放在他桌上,等他想起时早已冰凉。睡眠更是奢侈,往往是伏案小憩片刻便又被叫醒。顾静昭是护士,她比谁都清楚,这是极度透支的信号,铁打的人也熬不住。她怕“樱花”未至,他自己先垮了。
2. 对他处境的担忧: 特别行动组的成立,看似赋予了大权,实则也将他推到了最危险的火山口。何敬之等人虽暂时蛰伏,但其盘根错节的势力仍在,冷眼旁观,随时可能抓住任何一点疏漏进行反扑。委员长的“先斩后奏”是特权,也是悬顶之剑。一件事办好了是应该,办砸了,或是情报稍有偏差,后果不堪设想。她担心他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3. 对行动风险的担忧: 通过处理情报,她比旁人更清晰地感受到“樱花计划”的庞大和阴险。对手是毫无人性的战争机器,拥有强大的资源和残忍的手段。特别行动组所要面对的,是看不见的细菌、无孔不入的间谍、以及无法预料的阴谋。任何一次外勤任务、一次情报核实,都可能伴随着极高的风险。她害怕下一次接到消息,就是他遭遇“意外”。
4. 对情感牵连的担忧: 她自己因传递情报,已然身处险境,不得不深居简出。如今林闻溪更是站在了风暴的最中心。两人虽近在咫尺,却因各自的职责和保密要求,连一句体己话都难得说上。这种压抑的牵挂,既甜蜜又痛苦。她担忧自己会成为他的软肋,更害怕失去他。
这天深夜,顾静昭端着一杯刚沏的参茶,轻轻推开林闻溪办公室的门。他正对着一幅巨大的华中地区地图出神,上面标记着各种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看懂的符号,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显然又遇到了难题。
“闻溪,歇一会儿吧。”顾静昭将茶放在桌上,声音轻柔。
林闻溪回过神,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事,还不困。”他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暂时温暖了他冰凉的指尖。
顾静昭看着他强打精神的样子,心中一阵酸楚。她沉默了片刻,终于忍不住低声道:“闻溪……我害怕。”
林闻溪动作一顿,看向她。灯光下,她美丽的脸上写满了无法掩饰的忧虑。
“我知道你在做必须做的事,”她继续说着,声音微微发颤,“我知道这是为了千千万万的人。可是……我看着你这样不顾性命地熬下去,看着四周好像都是眼睛,看着那‘樱花计划’像个鬼影一样抓不着……我真的害怕。我怕你倒下,怕你出事……”
她的话语没有指责,只有最深切的关怀和恐惧。这是自危机爆发以来,她第一次如此直接地表露内心的脆弱。
林闻溪放下茶杯,心中涌起巨大的歉疚和柔情。他伸出手,轻轻握住她微凉的手。她的手在微微发抖。
“静昭,”他的声音沙哑却坚定,“对不起,让你担心了。但我没有退路。委员长给了我们机会,这是无数人用命换来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它。”
他指着地图:“你看,敌人就在那里,像毒蛇一样伺机而动。我们现在每多准备一分,未来可能就能多救下成千上万的人。我的身体我知道,还能撑得住。至于风险……”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有些事,总得要有人去做。还记得我们在西北说过的话吗?‘融汇中西,造福苍生’。现在,这就是我们践行理想的方式,虽然它的样子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得多。”
他握紧了她的手:“别怕。我们在一起,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我们会找到办法的。”
顾静昭望着他眼中那永不熄灭的火焰,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微弱却坚定的力量,心中的恐惧似乎被驱散了些许。她知道无法改变他的决心,自己能做的,就是更好地协助他,守护他。
她反握住他的手,用力点了点头,将所有的担忧化为一句最简单的话:“嗯。那你把参茶喝了,一会儿必须去睡两个小时。这是……命令。”
林闻溪看着她强装镇定的样子,笑了笑,终于顺从地端起了茶杯。
窗外的山城依旧沉睡,而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两份沉重的担忧彼此交织,却又化为了继续前行的微弱却坚韧的力量。
黑暗浓重,但至少,他们不是独自面对。
第二十八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