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我们的任务不变!死守机场!但策略要变!”李营长目光扫过每一张紧张的面孔,“不能等他们冲到眼皮底下再打!要把阻击线向前推!利用一切手段,迟滞他们!消耗他们!”
“一排长!带你的人,加强反坦克组,前出至国道连接机场的匝道口,利用地形建立阻击点!”
“二排长!在你们的方向,给我把缴获的蓝军炸药都用上,模拟炸毁那段进出机场的旧桥!”
“防空组,重点警戒东南方向天空,防止蓝军武装直升机超低空突袭!”
“其余人,加快构筑核心阵地!快!我们没有一分钟可以浪费!”
叶修的指挥车内,同样响起了数据链接收的提示音。参谋迅速将情报呈报给他。
“127旅…G721…”叶修看着屏幕上传来的卫星图像和情报摘要,眼神冰冷如刀。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但蓝军的反应速度和投入的兵力规模,依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离机场还有多远?”叶修头也不抬地问。
“先头营距离机场约98公里!但路况复杂,平均速度已有所下降!”
“告诉他们!没有路,就给老子碾出一条路来!”叶修的声音陡然拔高,透过无线电传遍全团,“蓝军一个旅已经抄近道去踹我们空降兵兄弟的门了!老子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油耗光了就扔下车跑!必须在127旅把机场啃下来之前,给老子赶到!把他们的后路捅穿!”
“明白!”
“装甲一营收到!油门焊死了!”
“二营跟上!”
702团的钢铁洪流,引擎发出了更加狂暴的咆哮,不顾一切地再次提速,向着那片战云密布的区域,发起了最后的、玩命般的冲刺。
信息已然透明,杀招已然亮出。红军凭借其高效的侦察预警体系和数据链支撑,赢得了宝贵的预警时间。接下来,就是看空降兵能否顶住钢铁洪流的冲击,以及叶修的702团,能否创造奇迹,及时赶到战场了。
车内气氛凝重如铁。电子屏幕的光映在叶修脸上,明暗不定。参谋刚刚汇报完127旅沿G721国道高速突进的最新卫星研判数据,那串“时速70+”、“预计接触时间不足一小时”的数字,像催命符一样压在每个人心头。
参谋长额角渗汗,急声道:“团长,127旅速度太快!李营长他们轻装简行,缺乏反装甲重武器,硬扛一个齐装满员的机步旅,就算能造成巨大杀伤,机场也必然失守!
我们是否催促后方火箭炮和航空兵全力拦阻,同时命令李营长收缩防御,集中兵力固守核心区域,等待我部抵达?”
这是最稳妥,也是最常规的打法。用远程火力和空中打击削弱敌人,地面部队固守待援。
但叶修的目光死死钉在态势图上那条代表G721国道的粗线,以及旁边代表127旅的蓝色粗大箭头。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综合平台上传来的各类信息——
道路桥梁数据、地形高程、己方可用兵力火力、敌行军习惯、时间窗口——如同高速运行的计算机,进行着风险与收益的极致权衡。
收缩防御?等待?不!那太被动!127旅旅长不是庸才,他必然也会料到红军的远程打击,会采取疏散队形、加速通过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在火力覆盖区的停留时间。常规的拦阻射击,效果有限。
必须给他们制造一个无法快速通过的地狱!必须把他们的行军纵队彻底打停、打乱、打残在公路上!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堪称疯狂的方案在叶修脑中瞬间成型。他要的不是迟滞,而是歼灭!他要将这条崭新的国道,变成埋葬127旅的“死亡公路”!
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如鹰隼的光芒,声音冷静得可怕,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不!命令调整!”
指挥车内所有参谋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第一,”叶修语速极快,手指重重敲在G721国道靠近机场的一端,“命令空降兵李营,立刻组织现有可出动的武装直升机,前出至127旅行军纵队前锋区域!任务不是歼灭,是骚扰、迟滞、压迫!迫使对方车队减速、收缩、产生混乱!为精确打击创造窗口!”
“第二!”他的手指向上一点,仿佛指向云端,“立刻联系空军前线指挥所,请求歼轰-7‘飞豹’机群支援!挂载激光制导防区外武器!任务模式:由前出的空降兵地面侦察小组和武装直升机分队提供激光照射引导,采取波次接力攻击!”
他顿了顿,强调道:“告诉空军,我要的是持续性压制!保证战场上空,随时要有至少5枚以上的制导弹药处于末段导引状态,巡曳待命!发现有价值目标,立即摧毁!绝不给敌人疏散和修复的时间!”
“第三!”他的手指滑向G721国道中后段,几个关键的桥梁和隧道入口被高亮标记,“命令集团军远程火箭炮旅,‘卫士’(wS-1\/2)系统,计算这些关键节点的精确坐标!不要覆盖射击,给我打点穴战!用精确制导火箭弹,彻底摧毁这几座桥梁和隧道口!把127旅的退路和前进道路,给我彻底掐断!把他们分割、堵死在这条公路上!”
“第四!”他的目光最终回到代表702团自身的红色箭头上,语气斩钉截铁,“我702团,改变原定增援机场计划!全团不做停留,直接前出!越过‘磐石’机场,在G721国道通往机场的最后出口——黑风峪一带,就地展开,建立阻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