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那份关于“时代楷模”的策划报告上交之后,叶修的心头仿佛卸下了一块大石。
他深知那份报告所承载的分量和可能引发的深远影响,那已远超出一个野战团团长的职责范畴,关乎的是国家层面的精神塑造。
他将思想的火花和盘托出,剩下的,便是交由时间和更高层的智慧去考量了。此刻,他需要将全部精力拉回到现实,拉回到他挚爱的702团,以及那个他亏欠良多的家。
团长的办公室内,演习归来后的各种行政文件堆积如山。
有关于装备损耗的详细统计报告,有待审批的立功受奖人员材料,有上级下发的演习总结学习通知,还有团里下一阶段的训练大纲初稿。
叶修埋首其中,一份份仔细审阅、签字、批示。他处理得异常认真,仿佛要将演习期间耽搁的所有团务,都在这段时间里尽快理顺。
在处理文件的间隙,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他脑海中——休假。
是的,休假。这个对普通官兵而言寻常的字眼,对于像叶修这样的一线作战部队主官来说,却显得有些奢侈。
自从与俞青姝结婚以来,两人真正意义上的假期屈指可数。新婚燕尔没多久,他就一头扎进了部队的日常训练和战备任务中。
随后,便是规模空前的“砺兵-2001”演习,从准备到实施,历时数月,神经始终紧绷如弦。
演习期间,妻子俞青姝作为技术中心的专家,虽然也随团主力部队行动,为702团的信息化系统和装备保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但两人身处同一个大战场,见面交谈的机会却少得可怜。
叶修需要坐镇团指,运筹帷幄;俞青姝则要奔波于各技术点位,排除故障,确保数据链的畅通。偶尔在指挥部门外擦肩而过,也只是一个匆忙的眼神交汇,一句“注意安全”的简短叮嘱。
叶修尤其记得,在固守“磐石”机场最紧张的那段日子,他几乎是以指挥车为家,连续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是常态。
俞青姝曾多次悄悄来到指挥室外,透过车窗看到丈夫和衣靠在座椅上,眉头紧锁,即使在短暂的睡眠中也透着一股疲惫。
她心疼得厉害,每次都示意门口执勤的警卫员和参谋不要声张,只是默默地在远处看上一会儿,然后悄悄离开,继续回去忙自己的工作。
她知道,那个时候,整个团的安危系于叶修一身,任何的打扰都可能影响他的决策。
这种相濡以沫却又聚少离多的状态,让叶修内心对妻子充满了愧疚。
演习结束前,在一次极其难得的短暂通话中,俞青姝没有抱怨,只是轻声说:“等演习完了,我们好好休个假吧,叫上爷爷一起出去走走。”
叶修握着话筒,心中暖流涌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好,一定!”
现在,演习终于圆满结束,部队也进入了相对平稳的休整期,正是兑现承诺的时候。叶修加快了处理公务的速度,他开始有意识地安排工作,与参谋长、政委细致沟通,将未来一段时间团里的主要工作都做了妥善部署,确保自己暂时离开不会影响部队的正常运转。
他还特意给俞维杰老将军打了个电话。电话里,他没有过多谈及演习的惊心动魄,只是简单汇报了平安归来,然后重点提到了休假计划:
“爷爷,我和青姝打算最近休个假,一起陪您出去散散心,您看怎么样?”
电话那头的俞老爷子闻言,声音里顿时充满了欣慰和期待:
“好啊!太好了!你们年轻人忙,是该放松放松。我老头子随时有空,听你们安排!”
老人爽朗的笑声透过话筒传来,让叶修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他知道,爷爷虽然从不言明,但内心一直期盼着家人能多些团聚的时光。
想到即将到来的假期,想到可以暂时放下沉重的担子,陪伴在妻子和爷爷身边,叶修的心头便泛起一阵难得的轻松和暖意。
他想象着俞青姝不用再穿着作训服,换上轻盈的便装,笑容明媚的样子;想象着爷爷不用再为儿孙担忧,可以悠闲地赏景、品茶,享受天伦之乐的情景。
这平凡的幸福,对于经历了战场硝烟洗礼的他来说,显得格外珍贵。
他轻轻地合上最后一份需要紧急处理的文件,仔细地将它整理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办公桌的一角,确保它与其他文件整齐排列。
完成这一切后,他缓缓地靠在椅背上,稍作休息。片刻之后,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拨通了团部值班室的号码。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了值班员的声音:“您好,这里是团部值班室,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他简洁而明确地说道:“我是叶修,麻烦帮我准备一份休假申请报告,按照最长时限上报。”
挂断电话后,他站起身来,走到窗边,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的操场。此时,操场上的官兵们正在组织恢复性训练,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挺拔。
阳光洒在战士们身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那光晕如梦似幻,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部队的生活虽然紧张而有序,但在这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宁静与和谐。
他知道,部队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回归正轨,而他,也即将踏上一段属于自己的、充满温情的旅程。
这次休假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放松,更是一次情感的补偿和家庭的团聚。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家人身边,与他们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