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修第一时间伸手探向他的颈动脉,触手一片冰凉,但指尖似乎还能感受到一丝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搏动!
“还有脉搏!很微弱!军医!快!”叶修的声音因激动和紧张而有些沙哑。
随队的军医和卫生员立刻提着急救箱冲了上来。众人小心翼翼地协助,试图将这名列兵翻过身来,以便进行检查和急救。然而,就在移动他身体的时候,被他双手紧紧攥住的东西阻碍了动作。
众人定睛一看,瞬间,仿佛有一股强大的电流击中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那名列兵冻得僵直、几乎与地面冻结在一起的双手之中,紧紧攥着的,正是一段军绿色的、标准制式野战电话有线线路!线路的胶皮已经被磨破,裸露出的铜芯,赫然被死死攥住,另一端则延伸向远处的积雪之下!
他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当作这段可能断裂的通信线路的导体!!!
这一幕,如同重锤般狠狠敲击在每个老兵的心上。他们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在最后关头,为了保证通信线路的畅通,为了将可能至关重要的信息传递出去,这名年轻的列兵,选择了最原始、最悲壮、也是最忠诚的方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连接起了这条钢铁神经!
“快!小心点!直接剪短线路!”叶修的声音带着颤抖,指挥着众人极其小心地将战士与线路分离,但那名列兵的手指仿佛焊在了线路上,费了很大劲才掰开。他的手掌更是深深地嵌入了铜芯里,留下了清晰的痕迹。
军医迅速进行检查,脸色无比凝重:“团长!体温极低,重度冻伤,生命体征非常微弱,必须立刻进行复温和高级生命支持!这里条件太差,需要马上后送大医院!”
时间就是生命!叶修没有丝毫耽搁,立即通过指挥车上的数据链系统,直接接入集团军指挥网络,紧急搜寻附近可用的空中救援力量。
“这里是702团叶修,紧急呼叫!我部在坐标,发现一名演习失联重伤员,生命垂危,急需直升机紧急后送!重复,急需直升机支援!”
幸运的是,附近恰好有一架隶属集团军陆航旅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正在执行演习物资回收转运任务。接到由导演部最高权限转发的紧急求救信号后,直升机驾驶员毫不犹豫地改变了航向。
十几分钟后,天际传来了熟悉的旋翼轰鸣声。米-171巨大的身影穿透雪幕,缓缓降落在附近的平地上。强劲的下洗气流吹得积雪四散飞扬,形成一片白色的旋风。
叶修和侦察连的战士们,用担架小心翼翼地将已经做了紧急保暖处理的列兵抬起,用自己的身体围成一圈,牢牢护住担架,顶着风雪和直升机的气流,艰难而迅速地将伤员送上了机舱。
“直接飞往最近的第三军区总医院!要快!”叶修紧随其后登上直升机,对机长大声喊道。
他清楚,集团军野战医院的设备和技术,对于这种极重度冻伤和生命垂危的情况,恐怕力不从心。只有军区总医院才有最好的冻伤救治和重症监护条件。
直升机迅速拔地而起,朝着远方飞去。在颠簸的机舱内,叶修一边协助军医监控伤员的情况,一边通过机载电台,向导演部详细汇报了发现经过和战士那震撼人心的壮举,并通报了直飞军区总医院的决策,请求导演部立即协调医院,让最好的冻伤和危重症医学专家待命。
第三军区总医院。接到导演部直接打来的、来自高级首长的紧急电话后,整个医院瞬间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
副院长亲自带队,最好的冻伤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专家迅速集结,抢救室、手术室准备就绪,血浆、特殊复温设备全部到位。
当米-171直升机轰鸣着降落在医院停机坪时,绿色的急救通道早已开启。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迅速将伤员接驳到移动病床上,一路狂奔推向抢救室。
叶修跳下直升机,紧跟在后面。他看着那张年轻却毫无生气的脸,看着那身沾满冰雪和泥泞的军装,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沉重。
抢救室的门重重关上,红灯亮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走廊里寂静得可怕,只有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声和仪器设备的滴答声隐约可闻。
叶修靠在墙上,眉头紧锁,一言不发。陆续闻讯赶来的几位医院党委成员,也都面色凝重地守候在门外。
不知过了多久,抢救室的门开了,一位身穿手术服、神情疲惫但眼神锐利的老专家走了出来,他是医院的副院长,也是全国知名的冻伤救治权威。
“情况非常不乐观。”专家言简意赅,“极重度冻伤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尤其是心脏和肾脏。电解质严重紊乱,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这是病危通知书,需要单位领导签字。”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叶修身上。他是现场最高指挥官,也是发现并送治伤员的人。叶修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从专家手中接过那张沉甸甸的纸。
他看了一眼上面冰冷的医学术语,然后拿起笔,在家属(单位)签字栏上,庄重地、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叶修。这一刻,他感觉手中的笔有千钧重。
直至此时叶修才知道了那位小列兵的名字“高山”!
当叶修和导演部的一位首长,向随后赶来的蓝军第88师的主要领导,以及医院领导,详细讲述了这名列兵被发现的场景——特别是他如何用身体充当导体,紧紧攥着通信线路的那一刻时……
整个走廊里,陷入了一种死寂般的震撼。
那位身经百战、头发花白的蓝军师长,身体猛地晃了一下,眼圈瞬间就红了,他死死攥着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半晌,才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着的、带着哭腔的低吼:“这傻孩子……这傻孩子啊!”
导演部的高级首长,一位平时以严肃着称的中将,此刻也背过身去,肩膀微微耸动,久久不语。所有人都被这种超越了演习、超越了生死的忠诚和职责感所深深震撼。
一名普通的列兵,在最极端的环境下,用最朴素、最决绝的方式,诠释了“通信兵”这三个字的分量。他的事迹,比任何一场战术胜利都更加撼动人心。
消息很快通过内部渠道传开,不仅仅是医院,整个参演部队,乃至更高层,都被这名普通士兵的壮举所震动。
这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它深刻地提醒着每一位军人,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军人对职责的忠诚、对使命的担当,永远是军队战斗力的核心。
抢救仍在继续,生命的曙光尚未可知,但这名列兵的名字和他所代表的精神,已经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在了这片雪原之上,埋在了所有知情者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