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广州,广交会上的“校园经济展区”人头攒动。林薇薇站在“校园易租”的展位前,手里拿着一份东南亚校园市场调研报告,正与泰国曼谷大学的校领导耐心交流。展位上的大屏幕循环播放着“校园直播电商”的运营案例——中国高校学生通过直播购买平价文具、租赁考研资料的场景,吸引了不少东南亚高校代表和企业负责人驻足观看。这是林薇薇带领校园业务部探索海外市场的第一步,也是“校园易租”从“中国校园服务商”向“全球校园生态伙伴”转型的关键起点。
“曼谷大学有3万名学生,其中60%来自周边城市,每年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教材和生活用品,很多学生因为经济压力不得不选择二手商品。”曼谷大学校长助理阿瑜陀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我们一直在寻找能帮助学生降低生活成本的方案,你们的校园租赁和直播电商模式,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林薇薇立刻拿出准备好的合作方案,指着其中的“本地化调整”板块:“我们了解到东南亚学生更关注性价比和实用性,所以在教材租赁方面,会优先选择当地语言版本和国际通用教材;在直播电商方面,会重点引入东南亚本土的零食、美妆和日用品品牌,同时控制物流成本,确保商品价格比当地超市低15%-20%。”她还特意提到,团队已经组建了专门的东南亚运营小组,成员均具备双语能力和本地市场经验,能快速响应高校和学生的需求。
这次广交会的交流,为“校园易租”的海外拓展打开了突破口。会后,曼谷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三所高校率先与林薇薇团队达成试点合作意向,确定以“教材租赁+校园直播电商”为核心,在新学期启动服务。
为了确保试点顺利落地,林薇薇带领团队做了为期三个月的“本地化筹备”。第一步是市场调研,团队分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通过与学生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收集了超过1万份有效反馈,梳理出当地学生的核心需求:在租赁品类上,除了教材,还需要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学习设备;在电商商品上,偏好平价美妆、热带水果干、环保日用品;在支付方式上,更习惯使用本地电子钱包(如泰国的truemoney、马来西亚的boost)。
“东南亚学生的消费习惯和中国有很大不同,不能直接照搬国内的模式。”在海外筹备会议上,东南亚运营小组负责人张悦汇报,“比如泰国学生对商品的外观设计很看重,我们在选品时需要优先考虑色彩鲜艳、包装精美的产品;马来西亚学生更关注商品的环保属性,所以要增加可降解材料的日用品比例。”
基于调研结果,团队对业务模式进行了针对性调整:在教材租赁方面,与当地出版社合作,定制多语言版本的教材,同时推出“学期租赁+毕业回购”模式,学生毕业后可将教材回售给平台,进一步降低成本;在校园直播电商方面,组建了由当地留学生组成的主播团队,用本土化语言进行直播,还加入了“校园社团合作”机制,鼓励学生社团通过直播推广本土特色产品,平台给予佣金分成;在支付和物流方面,接入当地主流电子钱包,与东南亚物流企业极兔速递达成合作,确保商品3天内送达。
第二步是供应链搭建。林薇薇亲自带队拜访东南亚当地的供应商,与泰国最大的文具品牌NaRaYa、马来西亚的美妆集团cARING、新加坡的环保日用品企业EcoSprint签订合作协议,确保商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同时,在曼谷、吉隆坡设立仓储中心,提前储备高频需求的教材和商品,缩短配送时间。
第三步是团队培训。林薇薇邀请东南亚高校的教授、本地企业的高管,为运营团队开展“本地化服务培训”,内容包括当地文化习俗、学生沟通技巧、应急问题处理等。“在泰国,不能用左手传递物品,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马来西亚,要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避免在直播中出现猪肉相关的商品。”张悦在培训中强调,“只有尊重本地文化,才能让服务真正被学生接受。”
新学期伊始,试点合作正式启动。在曼谷大学,团队通过校园宣讲会、社团活动等方式,向学生推广教材租赁服务。大三学生娜帕原本需要花费5000泰铢(约合1000元人民币)购买新学期的教材,通过平台租赁,只需支付1000泰铢,还能选择“到期续租”或“回售教材”,她兴奋地说:“这为我节省了很多生活费,还能避免教材用完后无处存放的问题。”
校园直播电商的表现同样超出预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学的首场直播中,本地主播阿兹莎推荐的“天然椰子油洗发水”“可降解餐具套装”等商品,上线1小时就售出了500多件。“直播里展示的商品都是我们日常需要的,价格比超市便宜,还能看到其他学生的真实评价,很放心。”购买了洗发水的学生拉蒂法说。
试点运营一个月后,数据传来好消息:三所高校的教材租赁覆盖率达到35%,学生满意度超过90%;校园直播电商的月GmV突破100万元,复购率达到40%。曼谷大学校长助理阿瑜陀在回访时表示:“你们的服务真正解决了学生的痛点,我们计划在新学期将合作范围扩大到全校,同时推荐给泰国其他高校。”
海外试点的成功,让林薇薇团队看到了全球校园市场的潜力。她立刻召开海外拓展战略会议,提出“三年覆盖东南亚100所高校”的目标,同时计划将“校园智慧后勤”业务引入海外市场,与当地高校合作开展智能门禁、节能改造等项目。
“东南亚只是起点,未来我们还会探索欧美、日韩等校园市场,打造全球化的校园服务生态。”林薇薇在会议上坚定地说,“但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的核心始终不变——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用本地化的服务,为全球学生创造更便捷、更经济的校园生活。”
为了支撑海外扩张,林薇薇还与陆氏集团达成“海外战略合作”,借助陆氏在东南亚的技术研发中心和供应链网络,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陆氏将为“校园易租”提供定制化的智能租赁系统和能耗监测设备,同时帮助对接当地的政府资源和企业合作伙伴,降低海外运营风险。
深秋时节,林薇薇再次来到泰国,参加曼谷大学的“校园服务升级仪式”。仪式上,曼谷大学校长亲自为林薇薇颁发“校园服务贡献奖”,表彰她团队为学生带来的便利。站在台上,看着台下学生们开心的笑容,林薇薇心里满是感慨——从国内的一间小办公室,到走向东南亚的校园,“校园易租”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对“服务学生”初心的坚守。
仪式结束后,林薇薇漫步在曼谷大学的校园里,看到学生们抱着租赁的教材穿梭在教学楼间,听到宿舍楼下的直播亭里传来主播热情的声音,她仿佛看到了“校园易租”的未来——在全球的校园里,都能为学生们带来便捷与温暖,成为跨越国界的“校园伙伴”。
当晚,林薇薇给远在国内的陆承宇打视频电话,分享海外拓展的好消息。屏幕里,陆承宇抱着宝宝,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一定能成功。等宝宝再大一点,我们带她去东南亚的校园看看,让她知道妈妈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林薇薇看着屏幕里的丈夫和宝宝,心里满是幸福与期待。她知道,海外拓展的道路还很长,会遇到文化差异、市场竞争等各种挑战,但只要团队齐心协力,坚守初心,就一定能在全球校园市场闯出一片属于“校园易租”的天地,让“服务校园”的理念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