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透过薄云,洒在林薇薇家的飘窗上。她靠在柔软的靠垫里,手里握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校园业务部发来的“校企合作”方案演示视频。怀孕八个月的她,腹部已十分隆起,长时间坐着需要在腰后垫上靠枕,但眼神里却满是专注——视频里,副主管李哥正详细介绍与高校共建“校园直播实训基地”的计划,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团队近三个月的心血。
“林姐,这是我们与20所高校初步达成的合作意向清单,每所高校都同意提供实训场地,还会从传媒、电商专业筛选优秀学生参与实训。”李哥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我们计划首期招收50名学生,由业务部的资深员工担任导师,从直播策划、选品运营到数据分析,进行全流程实战教学,帮助学生把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
林薇薇轻轻点了点头,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翻看合作高校的详细资料。早在三个月前,她就提出了“校企合作”的想法——当时“校园直播电商”业务已覆盖全国50所高校,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而很多高校的传媒、电商专业学生却面临“实习难、实践机会少”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做校园市场的服务者,还要做校园人才的培养者。”这是她当时在团队会议上提出的核心思路,也是推动“校园直播实训基地”落地的初心。
为了让方案更贴合高校需求,林薇薇远程指导团队做了大量调研。她让团队成员走访了15所高校,与专业老师、学生代表座谈,了解他们对实训内容的期待;还参考了行业内优秀的校企合作案例,结合“校园直播电商”的业务特点,设计出“理论+实战+项目孵化”的三段式实训体系。
“第一段是理论培训,由我们的资深运营和高校老师共同授课,讲解直播行业趋势、平台规则、用户心理等基础内容;第二段是实战操作,学生分组参与真实的校园直播项目,从选品、策划到直播执行,全程由导师指导;第三段是项目孵化,支持学生自主开发校园直播项目,优秀项目还能获得我们的资源支持,推向市场。”李哥在视频里详细介绍实训体系,“林姐,您之前建议的‘导师负责制’我们也落实了,每个导师负责5名学生,定期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实训效果。”
林薇薇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手指在屏幕上敲下回复:“方案很完善,尤其是‘项目孵化’环节,既能检验学生的实训成果,也能为我们的业务挖掘潜在的创新项目,是双赢的设计。接下来要重点落实导师的选拔和培训,确保每位导师都能胜任教学工作;另外,要和高校明确实训考核标准,让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
挂了视频会议,林薇薇轻轻抚摸着腹部,感受着宝宝轻微的胎动,像是在为她的决策点赞。她想起上个月,团队在推进合作时遇到的困难——有几所高校对实训效果存疑,担心学生参与实训会影响正常课程学习;还有部分高校希望业务部能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实训场地的改造。
当时,林薇薇远程组织团队召开紧急会议,提出“分阶段合作”的解决方案:首期合作不要求高校大规模改造场地,利用现有教室即可开展实训;业务部不直接提供资金支持,但会为实训学生提供实习补贴、优秀学员奖学金,还会优先录用表现突出的学生。“我们要让高校看到,这不是单方面的‘帮扶’,而是双方资源互补、共同受益的合作。”她当时的这番话,坚定了高校合作的信心,也让团队找到了推进工作的突破口。
为了选拔优秀的导师,林薇薇还亲自制定了导师选拔标准:必须有3年以上校园直播电商运营经验,熟悉行业规则;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教学热情,能耐心指导学生;还要通过业务部组织的试讲考核,确保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接受习惯。“导师是实训基地的核心,只有优秀的导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她在导师选拔会议上反复强调,还远程参与了部分导师的试讲考核,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改进建议。
业务部的资深运营张姐,有5年校园直播经验,擅长直播策划和用户互动,但在试讲时过于注重专业术语,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林薇薇在视频里听完她的试讲后,建议她:“可以多举一些校园直播的真实案例,用学生熟悉的场景解释专业概念。比如讲‘用户画像’时,可以结合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分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购物偏好,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
张姐按照林薇薇的建议调整了教学方式,第二次试讲时效果明显提升。“林姐,您的建议太有用了!现在我讲课时,学生们都能积极互动,还会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张姐在反馈中开心地说。
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校园直播实训基地”终于迎来了首期招生。业务部与20所合作高校联合发布招生公告,详细介绍实训内容、报名要求和考核方式。公告发布仅三天,报名人数就突破了300人,远超首期50人的招生计划。“没想到学生的积极性这么高!”李哥在给林薇薇的汇报中激动地说,“很多学生留言说,早就想找一个能真正接触直播业务的实习机会,我们的实训基地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为了确保招生公平公正,林薇薇指导团队设计了“材料审核+线上面试”的选拔流程。材料审核环节,重点查看学生的专业成绩、实践经历和对直播行业的认知;线上面试环节,由业务部导师和高校老师共同提问,考察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思维和学习意愿。
面试当天,林薇薇远程旁听了部分学生的面试。有一位来自南方某高校的电商专业学生小王,在面试中提出了“校园二手书直播拍卖”的想法,认为可以通过直播的形式,帮助学生处理闲置书籍,同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低价购书渠道。“这个想法很有创意,既贴合校园场景,又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林薇薇在面试后立刻让李哥记录下这个想法,建议在实训期间支持小王将这个想法落地为项目。
经过一周的选拔,50名实训学生最终确定。实训基地开课当天,20所合作高校同步举行了开课仪式。业务部的导师们早早来到实训场地,准备好教学资料、直播设备,还为学生们准备了印有“校园直播实训基地”logo的笔记本和笔。
李哥特意将开课仪式的照片和视频发给林薇薇:照片里,学生们穿着统一的实训服装,坐在实训教室里,认真听导师讲解实训安排;视频里,一位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说:“感谢校园业务部和学校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实训机会,我们一定会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未来为校园直播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薇薇看着照片里学生们充满朝气的脸庞,听着视频里他们坚定的话语,眼眶有些湿润。她拿起手机,给李哥发了一条消息:“看到实训基地顺利开课,看到学生们的热情,我真的很欣慰。能为校园市场培养人才,帮助学生实现成长,这是我们业务部除了商业价值之外,另一种更有意义的价值。接下来,要督促导师做好教学工作,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不断优化实训内容,让实训基地真正成为校园人才培养的摇篮。”
没过多久,李哥就回复了消息,还附带了一张导师正在指导学生进行直播策划的照片:“林姐,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实训基地办好,不辜负您的期望,也不辜负学生们的信任。昨天有学生跟我说,通过这几天的实训,终于明白直播运营不是简单的‘说话’,而是需要做好选品、策划、互动等很多准备工作,收获特别大。”
林薇薇靠在飘窗上,阳光暖暖地洒在她身上。她轻轻抚摸着腹部,轻声对宝宝说:“宝宝,你看,妈妈的团队又完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们不仅能为校园里的哥哥姐姐们提供服务,还能帮助他们学习技能,实现成长。等你长大了,也要做一个能为别人创造价值的人,好不好?”
腹部传来一阵轻微的胎动,像是宝宝在回应她的话。林薇薇笑了,心里满是欣慰和期待。她知道,“校园直播实训基地”的落地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校园业务部还会探索更多校企合作的模式,为校园市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也为业务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她,也会在陆承宇的陪伴下,带着这份初心,继续见证校园业务部的成长,迎接宝宝的到来,开启人生的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