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透过会展中心的玻璃穹顶,洒在铺着浅灰色地毯的通道上,林薇薇踩着高跟鞋走向演讲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演讲稿。距离她的分享还有半小时,可走廊里已经挤满了参会者,有人拿着笔记本低声讨论,有人举着手机拍摄展板上的嘉宾介绍,空气中弥漫着对行业未来的期待与热烈的交流氛围。
“林经理,您来啦!”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薇薇回头,看到是A大就业办的王主任,他身边还跟着几位高校的老师。王主任快步走上前,笑着说:“我们特意提前过来,就是为了听您的分享。您推动的‘校园创业孵化平台’帮了我们学校不少学生,今天一定要好好学学您的经验。”
林薇薇连忙摆手:“王主任您太客气了,都是我们互相配合的结果。一会儿我会详细讲平台的运营模式,要是有不合适的地方,还请您多提建议。”几位高校老师也纷纷点头,说早就想和林氏深入合作,希望能从分享中找到契合点。
说话间,演讲厅的入口缓缓打开,参会者有序入场。林薇薇跟着王主任一行人走进厅内,目光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能容纳500人的演讲厅座无虚席,后排和两侧的过道上还站着不少人;舞台背景板上“第七届全国校园经济发展论坛”的字样格外醒目,下方滚动播放着往届论坛的精彩瞬间和本次参会企业、高校的LoGo;舞台两侧的大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校园经济创新实践”的相关话题讨论,不少参会者已经提前在上面留言互动。
陆承宇早已坐在靠前的位置,看到林薇薇进来,立刻起身挥手。林薇薇快步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小声问:“人比我想象中多这么多,你刚才紧张吗?”
“我不紧张,”陆承宇笑着帮她整理了一下西装衣领,“但我猜你现在有点心跳加速。别担心,你准备得这么充分,讲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就好。我刚才听旁边几位企业家聊天,他们都很期待你的分享,说想了解‘校园直播电商’的实战经验。”
林薇薇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打开提前准备好的平板电脑,最后确认了一遍ppt的播放顺序。屏幕上,从“校园用户需求洞察”到“校企合作模式”的每一页内容,都凝结着她和团队的心血——有“校园直播电商”项目首月销售额突破百万的截图,有学生创业者在孵化园区工作的照片,还有校企合作签约时的合影,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真实的故事。
上午10点整,主持人走上舞台,用洪亮的声音介绍:“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林氏集团校园业务部总监林薇薇女士,她将为我们带来《校园经济的创新实践与数字化生态构建》的主题分享!林女士在校园消费领域深耕多年,从校园文创创业到校园直播电商,再到校园创业孵化平台,每一个项目都取得了显着成果,相信她的分享会给大家带来全新的启发。”
掌声如潮水般响起,林薇薇站起身,提着裙摆走上舞台。聚光灯落在她身上,她微笑着向台下鞠躬,目光扫过满场的听众——有白发苍苍的行业专家,有西装革履的企业高管,有朝气蓬勃的高校老师,还有带着笔记本的年轻从业者。她忽然想起三年前自己刚创业时,在小小的校园书店里向学生推销文创产品的场景,那时的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能站在全国性的行业论坛上,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
“大家好,我是林薇薇。”她拿起话筒,声音清晰而沉稳,“今天想和大家聊的,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我和团队在校园经济领域摸爬滚打的真实经历,以及我们对‘校园数字化消费生态’的一点思考。”
随着ppt的切换,林薇薇开始讲述“校园直播电商”项目的起步历程。她没有回避最初的困难——第一次对接高校时,因为不了解学校的管理流程,被拒绝了三次;第一次直播时,因为选品不符合学生需求,观看人数不足百人;第一次面对供应链危机时,团队连夜驱车三百公里找供应商谈判。这些真实的困境,让台下的听众纷纷点头,不少人拿起笔快速记录。
“后来我们意识到,做校园经济不能‘想当然’,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林薇薇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柱状图,“这是我们对全国10所高校、5000名学生做的调研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实用化、个性化、数字化’三个特点——他们更关注产品的性价比和实用性,喜欢有校园特色的个性化商品,同时习惯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数字化渠道购物。”
她结合“校园文创专场”直播的案例,详细讲解如何根据这些需求调整策略:“我们联合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开发了带有校徽、校训的文创产品,比如笔记本、帆布袋、钥匙扣,定价控制在50元以内,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符合他们的消费预算。直播时,我们邀请高校的学生会主席担任嘉宾,和主播一起分享校园故事,让直播更有代入感。那场直播,单场销售额突破80万,复购率达到45%。”
台下响起一阵赞叹声,一位穿着蓝色西装的企业家举起手,向主持人示意想提问。林薇薇笑着说:“这位老师有问题可以直接说,我们随时交流。”
“林总监您好,我是做校园周边零售的,”那位企业家站起身,“我们也尝试过做直播,但效果一直不好,您觉得关键问题在哪里?”
“我觉得核心是‘贴近校园’,”林薇薇坦诚回答,“很多企业做校园直播,用的是通用的直播模式,主播不了解校园文化,产品也没有针对性,自然很难吸引学生。您可以试试和高校合作,让学生参与到直播策划和选品中,甚至培养学生主播,这样能更好地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我们团队现在有6名学生主播,他们的直播观看人数比专业主播还高30%。”
企业家认真记下建议,坐下时还不忘点头致谢。林薇薇继续分享,接下来的“校园项目落地难点”部分,她用流程图拆解了“高校对接流程”和“供应链管理方案”,还分享了“校园人才孵化计划”的具体做法——如何从高校招聘应届生,如何设计3个月的培训体系,如何通过项目分红激发团队积极性。
“我们团队现在有25人,其中15人是应届毕业生,”林薇薇笑着说,“他们虽然缺乏经验,但更懂学生的需求,也更有创新力。比如我们的‘校园本地化供应链’方案,就是刚入职的应届生小周提出的,实施后物流成本降低了20%,配送时间缩短了一半。”
当讲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时,林薇薇重点介绍了林氏与陆氏的跨领域合作——陆氏提供场地建设“校园创业园区”,林氏负责孵化学生创业项目,双方联合推出“创业人才租房补贴”,实现企业、高校、学生的三方共赢。屏幕上播放着创业园区的照片,崭新的办公空间里,学生创业者们正在忙碌地讨论项目,脸上满是朝气。
“截至目前,我们的创业孵化平台已经孵化了15个项目,带动50多名学生就业,项目总销售额超过500万,”林薇薇的声音里带着自豪,“更重要的是,有3所外地高校主动联系我们,希望复制这种合作模式,这让我们看到了校园经济的巨大潜力。”
她最后总结道:“我理解的‘校园数字化消费生态’,不是单一的项目或产品,而是以学生需求为核心,整合‘直播电商+创业孵化+校企合作’的数字化体系——通过直播电商满足学生的消费需求,通过创业孵化培养校园经济的新生力量,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价值共赢。未来,我们还计划引入AI技术,优化用户画像和选品策略,让校园经济更智能、更有温度。”
话音落下,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不少听众站起身,用力鼓掌,还有人举起手机拍摄舞台上的林薇薇。林薇薇再次鞠躬,眼里满是感动——这掌声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校园经济领域所有实践者的鼓励。
走下舞台时,陆承宇快步迎上来,递过一杯温水:“讲得太精彩了!我刚才看到前排的几位专家都在点头,还有人在互相交流你的观点。”
林薇薇接过水杯,小口喝着,心里的激动还未平复。这时,几位行业专家主动走过来,其中一位是国内知名的校园经济研究学者李教授。李教授握着林薇薇的手,赞许地说:“林总监,你的分享让我眼前一亮!‘校园数字化消费生态’的理念很有创新性,而且有实实在在的案例和数据支撑,这在行业内是很难得的。我希望能和你深入交流,把你的实践经验整理成研究报告,推广给更多高校和企业。”
“谢谢李教授,”林薇薇连忙说,“我也很希望能和您合作,让更多人了解校园经济的价值。”
随后,不少企业高管和高校老师围过来,交换名片的同时,纷纷表达合作意向。一家外地的教育科技公司负责人说:“我们有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想和林氏合作,通过校园直播电商推广,让更多学生受益。”一所职业院校的老师则表示:“我们学校有很多技能型人才,希望能加入你们的创业孵化平台,帮助学生实现技能变现。”
林薇薇一一记下大家的需求,和团队成员一起收集名片,约定后续详细沟通。直到中午休息时间,围在她身边的人才渐渐散去。她看着手中厚厚的一叠名片,心里满是期待——这些合作意向,不仅能拓展林氏的业务范围,还能让“校园数字化消费生态”的理念落地更多地区,帮助更多学生。
下午的论坛闭幕式上,主办方公布了“校园经济创新人物”的获奖名单。当主持人念到“林薇薇”的名字时,全场再次响起掌声。林薇薇走上舞台,从组委会负责人手中接过烫金的证书,证书上“校园经济创新人物”的字样在灯光下格外耀眼。她举起证书,向台下挥手,目光在人群中找到陆承宇,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闭幕式结束后,林薇薇拿着证书,第一时间给陆承宇发了消息,附带一张自己举着证书的照片:“拿到证书啦!谢谢你一直支持我,没有你,我可能不会有勇气站在这里。”
陆承宇很快回复,还发了一个骄傲的表情:“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晚上我订了餐厅,好好庆祝一下。对了,我爸妈刚才看到论坛的线上直播,还特意打电话夸你,说为你骄傲。”
林薇薇看着消息,心里暖暖的。她抬头看向窗外,会展中心外的广场上,阳光正好,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她知道,这份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她还要在校园经济领域继续深耕,完善“校园数字化消费生态”,让更多高校、企业和学生受益,也让自己的人生绽放更多光彩。
在返回公司的路上,林薇薇收到了团队成员发来的消息,工作群里满是庆祝的表情和祝福的话语。运营组组长李哥说:“林姐,我们刚才看了直播回放,太激动了!您提到的‘校园数字化消费生态’,我们都觉得特别有前景,以后一定跟着您好好干!”
林薇薇笑着回复:“这是我们整个团队的荣誉,没有大家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成果。回去我们好好复盘,把论坛上的合作意向落地,一起把校园业务部做得更好!”
车子在城市的街道上平稳行驶,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林薇薇的心里充满了力量。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会有新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有团队的支持、陆承宇的陪伴,还有对校园经济领域的热爱,她就有信心走得更远,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