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圣殿里头,金奕叼着根没点的烟,在监测大厅里来回踱步,眉头拧成了个死疙瘩。
林薇坐在控制台前,看着屏幕上零星闪烁的异常光点,也是轻轻叹气。
最近这半年,各地的幺蛾子事是越来越多。
虽说都是些小打小闹,什么狐仙偷鸡、水鬼拉脚、宅灵恶作剧之类的,特事处派人出去,三下五除二也就解决了。
可这频率,着实有点吓人。
更麻烦的是,出去干活儿,名头不好使。
你说你是“泰山特殊事件处理处”的?人家当地政府一头雾水,查遍编制也没这个单位,差点把他们当骗子抓起来。
好不容易联系上对口的安全部门,还得层层上报,费尽口舌解释,等批文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有一次,胖子大刘带着人去处理一个矿洞里的“尸煞”,当地矿主死活不信邪,嫌他们耽误生产,差点叫保安把他们轰出来。
最后还是大刘脾气爆,当着那矿主的面,徒手掰弯了一根铁锹把子,又露了两手真功夫,才镇住场子。
“他娘的!咱们干的明明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好事,咋就跟做贼似的!”大刘回来就抱怨,“还得靠吓唬人才能干活,这叫什么事儿!”
老张也慢悠悠地插话:“是啊,名不正则言不顺。咱们这‘特事处’,听着就跟民间社团似的,唬唬山里精怪还行,跟外面的人打交道,不吃香啊。”
这话算是说到了金奕的心坎上。
他停下脚步,把烟从嘴里拿下来,沉声道:“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咱们得有个能摆在台面上的身份,得有个能让老百姓、让地方政府信得过的‘牌子’!”
这个想法,得到了荣格老人的大力支持。
“娃娃们,时代不一样喽。”
荣格老人捻着胡须,目光深远,“以前咱们关起门来,守着圣殿,对付的都是幽冥老祖那种毁天灭地的大魔头。可现在,灵气……或者说那些乱七八糟的能量在慢慢复苏,冒出来的多是些小精小怪,影响不了国本,但烦人得很,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安稳日子。”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对付这些东西,光靠咱们几个人东奔西跑,累死也忙不过来。
得有个正经机构,有个名分,才能调动资源,系统性地处理这些问题。
就像医院管治病,派出所管抓贼,咱们也得有个地方,专门管这些‘不科学’的事儿!”
金奕眼睛一亮:“荣老,您的意思是……咱们成立个研究所?”
“对喽!”荣格老人一拍大腿,“就叫‘超自然事件研究所’!听着就正规,像搞科研的!咱们呐,就给那些山精野怪、游魂野鬼,立个‘户口本’,分门别类,研究它们的习性、弱点,该教育的教育,该收容的收容,该消灭的消灭!把这事,从‘江湖手段’变成‘社会治理’!”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
小赵第一个举手赞成:“太好了!有了正式编制,就能申请科研经费,我那些设备就能更新换代了!还能招点专业人才!”
林薇也点头:“有了正规身份,和地方上打交道就方便多了,也能更好地保护普通人。”
连胖子大刘都乐了:“研究所?听着就牛逼!以后出去,咱也是研究员了,看谁还敢说咱是神棍!”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要把一个隐藏在泰山之巅、传承了不知多少年的神秘组织,洗白成一个国家认可的“研究所”,这里头的难度,不比对付幽冥老祖小多少。
首先得打报告。
这报告咋写?
说我们专门研究鬼怪?
怕不是直接被人当成神经病给轰出来。
最后还是荣格老人和林薇琢磨了好几天,咬文嚼字,用了“异常生物现象”、“未知能量体”、“非标准认知事件”等一系列听起来高大上又有点云山雾罩的词汇,才把报告写得既说明了问题,又不至于太惊世骇俗。
报告递上去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和数不清的沟通、解释。
金奕和林薇,还有阿穆尔,成了专门的“跑部”小分队。
今天去这个部门汇报,明天去那个单位说明。
见到的领导,有好奇的,有怀疑的,也有压根不信、觉得他们是在搞封建迷信骗经费的。
有一次,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场强大的领导,听完他们的陈述,皱着眉头问:“你们说的这些‘异常现象’,有可观测、可重复的实验数据支持吗?有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吗?”
金奕憋了半天,硬着头皮说:“领导,有些现象……它不按实验流程来。比如那偷鸡的狐狸,它不按套路出牌啊!”
领导听得直摇头。
好在,特事处这么多年,暗中处理了不少真能引发社会恐慌的事件,留下了一些绝密的档案记录。
在更高层级的、隐约知道他们存在的领导干预下,经过反复核查、评估,总算看到了曙光。
小半年跑下来,金奕感觉嘴皮子都磨薄了三分。
终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红头文件下来了!
批准成立“国家超自然现象与特异功能研究中心”(对外宣称是研究人体科学和未知自然现象的),隶属保密序列,内部代号“781”研究所。
所长,由金奕同志担任!林薇同志任副所长,主持日常工作!
编制、经费、场地(就在泰山脚下划了一块隐蔽的区域),全都解决了!
消息传回圣殿,所有人都欢呼雀跃!
比打赢了幽冥老祖还高兴!
挂牌那天,没搞什么盛大仪式。
就在新划拨的研究所大院门口,蒙着红布的牌子前,站着全体特事处——现在应该叫781研究所的成员。
金奕穿着笔挺的新制服,精神抖擞。
他拉着林薇的手,两人一起,用力扯下了红布。
红绸飘落,露出下面锃亮的铜牌,上面一行遒劲有力的大字:“国家超自然现象与特异功能研究中心”!
“啪啪啪啪——!”所有人都拼命鼓掌,手掌拍红了都不觉得疼。
胖子大刘甚至偷偷抹了把眼角。
太不容易了!
咱这地下工作者,总算洗白上岸,成了有国家认证的“正规军”了!
荣格老人看着那牌子,感慨万千:“好啊,好啊!咱们这守护的担子,从今往后,算是名正言顺地扛在国家肩上了!”
牌子挂起来,这研究所就算正式开张了!
第一件事,就是鸟枪换炮。
以前圣殿里的设备,虽然玄妙,但大多靠传承和能量驱动,很多不符合“科研规范”。
现在有了经费,小赵第一个冲进采购清单。
什么高精度能量频谱分析仪、多维空间波动探测器、精神感应屏蔽舱……各种听起来就高大上的设备,源源不断地运进研究所。
小赵带着几个新招聘来的理工科毕业生,天天泡在实验室里调试,乐得合不拢嘴。
老张也没闲着。
他负责“玄学”这一块,成立了“传统技法研究与应用科室”。
他把圣殿里那些古籍孤本进行了数字化整理,还带着几个对道家符箓、佛家手印有兴趣的年轻人,系统性地研究那些老法子,看看怎么能用现代科学语言部分解释,或者怎么优化施法流程。
研究所还设立了“外勤行动队”,队长还是胖子大刘,队员基本都是原特事处的老班底,负责一线处理事件。
设立了“情报分析科”,由阿穆尔负责,利用新设备和网络,监控全国各地的异常信号。
设立了“公众教育科”(暂时保密),由林薇兼管,琢磨着未来怎么在不引起恐慌的前提下,慢慢给民众做点科普。
最重要的是,他们开始面向全国,秘密招募有“特殊天赋”或者对这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人才。
招聘启事写得隐晦,但还是在某个小圈子里引起了轰动……
研究所刚运转没几天,第一个“客户”就上门了。
来的是一对老夫妻,是从几百里外的一个小县城来的,拿着当地安全部门开的介绍信,战战兢兢地找到了研究所。
接待他们的是林薇。
老太太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他们家闺女,一个月前跟朋友去山里野营回来,就变得痴痴呆呆,不说话,不吃饭,整天对着墙角发呆,嘴里还老是念叨着谁也听不懂的怪话。
去医院检查遍了,啥毛病查不出来,医生说可能是精神受了刺激。
“姑娘,我们实在是没法子了!”老爷子老泪纵横,“听说你们这儿……能看这种邪乎病?求求你们,救救我闺女吧!”
林薇温和地安抚着老人,立刻安排了检查。
小赵用能量频谱仪一扫,就发现那姑娘周身笼罩着一层极淡的、属于某种“山魅”的精神污染印记。
老张过来看了两眼,又翻了翻古籍,确认了是一种喜欢吸食年轻人精气神的小精怪。
“问题不大,”老张对金奕和林薇说,“就是被迷了心窍,魂魄有点不稳。画道‘清心醒神符’,配合点安魂的草药,三天准好。”
果然,按照老张的法子处理了三天,那姑娘眼神就清亮了,也能认人了,抱着爹妈哇哇大哭,把心里的委屈和后怕都哭了出来。
老夫妻千恩万谢,非要给钱。
研究所按规定没收(其实也没收费标准和规定),只是详细记录了案例,归档研究。
送走这一家三口,所有研究人员都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这种能正大光明地帮助普通人、解决问题的感觉,真好!
有了第一次成功经验,781研究所的名声,渐渐在某个特定的、需要它的圈子里传开了。
不再是以前那样只能被动响应、到处救火。
现在,他们可以主动监测,可以接受“转诊”,可以系统研究。
他们收容了一只总是喜欢在深夜厨房里偷吃、却从不搞破坏的“宅灵”,给它专门弄了个小隔间,定期放点贡品,它居然就安安分分地“住”了下来,偶尔还会帮值班人员看看门。
他们“劝返”了一个因为执念太深、无法离开老宅的“地缚灵”,帮他完成了未了的心愿,让他安然离去。
他们甚至和某个修行有成的“狐仙”建立了初步沟通,达成了互不侵犯、必要时可以合作的“邻里协议”。
路子,一下子就走宽了!
金奕站在研究所顶楼的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院子里,穿着统一制服的研究员们忙碌穿梭,实验室的灯光彻夜长明,外勤队的车辆进进出出,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林薇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杯热茶。
“怎么样?金大所长,”林薇笑着打趣,“这‘正规军’的感觉,不错吧?”
金奕接过茶杯,抿了一口,看着窗外欣欣向荣的景象,重重地点了点头:“嗯!名正言顺,干啥都痛快!咱们这守护的路子,总算是走上正道了!”
他知道,未来的挑战还有很多,未知的敌人也许正在暗处窥伺。
但有了这个坚实的平台,有了国家做后盾,有了更科学的方法,他相信,无论来的是什么妖魔鬼怪,781研究所都有信心、有能力将它拿下!
守护人间,他们从此有了一个响亮又堂堂正正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