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的狂欢与联队组建的喧嚣过后,紧接而来的便是沉甸甸的责任与前所未有的挑战。十五天——这是高头力教练与他的神奈川联队所拥有的全部磨合时间。这短暂的周期,意味着他们必须将每一天都当成决战前夜来对待。
集训地点定在了设施完备、氛围严谨的海南大附属高中体育馆。第一天清晨,当初升的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冬日的寒意,十二名来自不同学校的精英球员便已陆续抵达。他们穿着代表各自学校颜色的训练服——翔阳的绿,海南的紫,陵南的蓝,武里的黄——如同几股色彩鲜明却尚未交融的水流,汇聚于此。
空气中弥漫的并非战友的温情,而是一种微妙、疏离,甚至略带审视与敌意的竞争气息。目光交汇处,是尚未消散的决赛硝烟,是败北的不甘,是身为王牌的骄傲,以及对于未知合作的忐忑。藤真健司与牧绅一,这两位神奈川顶级的后场,仅仅是眼神接触,便仿佛有电光石火闪过。陈朔能感觉到古桥健一那如同手术刀般冷静的打量,而佐藤勇树与大门广介这两位内线巨塔,则下意识地比较着彼此的身形与力量。
高头力教练准时出现在球场中央,他双手背在身后,锐利的目光如同经验丰富的船长审视着他的新船员,扫过每一张年轻而桀骜的脸庞。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让这种沉默的张力持续了片刻,直到所有队员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队员耳中,“翔阳的,脑子里可能还在回放绝杀的那一刻,手心还残留着奖杯的重量;海南的,心里憋着一股火,想要在任何一个可能的场合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王者;陵南和武里的,或许在掂量,自己在这支星光熠熠的队伍里,究竟能占据怎样的位置,是主力还是陪衬。”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给你们三分钟,把所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连同你们身上这身代表了各自为战的、乱七八糟的队服,统统给我扔掉!彻底清空!”
他猛地抬手,指向场边早已准备好的一摞摞整齐叠放的深蓝色训练服,胸前统一印着醒目的白色字样——“神奈川”,背后则是各自的姓氏和号码。
“从穿上这身衣服开始,你们就不再是某个学校的王牌、核心或者配角。你们只有一个身份——神奈川的武器!是我高头力手下去征战关东、乃至全国的士兵!在这里,没有翔阳的藤真,只有神奈川的藤真!没有海南的牧,只有神奈川的牧!明白吗?!”
“明白!”回应声参差不齐,带着些许迟疑和固有的习惯。
“我没听见!都哑巴了吗?!”高头力的怒吼在空旷的体育馆内炸响。
“明白!教练!”这一次,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刃,整齐、洪亮,斩断了最后的犹豫。少年们的眼神也开始发生变化,最初的迷茫和隔阂被一种更为凝练的专注所取代。他们迅速行动起来,换上了统一的战袍。当深蓝色覆盖了原本的色彩,一种崭新的、属于集体的认同感开始悄然滋生。
“很好。”高头力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任何笑容,“十五天,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时间却少得可怜。战术基础、防守体系、进攻配合、体能储备……每一项都要抓,每一项都要硬!我不会把你们当成需要手把手教的新兵蛋子,你们都是万里挑一的天才,我要看到的是你们的极限适应力、学习能力和为团队牺牲的觉悟!现在,热身,绕场二十圈!最后三名,加练折返跑十组!”
残酷的集训,就此以毫不留情的方式拉开序幕。
高头力教练的训练强度极大,要求近乎苛刻。他深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群天才球员之间的化学反应,将独立的个体熔铸成一个整体。他的方法简单而直接——打破重组,在对抗中磨合。
他将球员们完全打乱分组,刻意将原本的队友拆散,甚至是将曾经的“冤家”对头组合在一起。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将藤真健司和牧绅一同时放在白队,并且要求他们在进攻中轮流担任控球后卫和组织前锋,迫使他们在无球状态下必须学会如何跑位、如何为彼此创造机会。
最初的几天,这种安排充满了尴尬与生涩。藤真习惯了自己掌控一切节奏,当球在牧手中时,他有时会不自觉地停滞;而牧绅一,他的突破犀利无匹,但视野和分享球的时机,尤其是在高速对抗中,与藤真相比还显稚嫩。一次进攻中,藤真空切到篮下,张开手要球,牧却选择了自己强行上篮,结果被协防的大门广介结结实实地盖了下来。
“藤真!”高头力的吼声立刻响起,“你那个空切是等着牧给你磕头请示吗?你的移动要更有威胁!牧!你的眼里只有篮筐吗?藤真已经空了三次了!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不是你的个人秀!再来!”
另一边,他将陈朔和古桥健一分在对抗组。古桥不愧是顶尖的防守专家,他的贴防让陈朔接球都变得困难。起初,陈朔的好胜心被激起,屡次试图用个人能力强吃,但在古桥牛皮糖式的防守和团队协防下,成功率并不高。
“陈朔!你的脑子被得分欲望塞满了吗?看看队友的位置!古桥的注意力全在你身上,弱侧已经空了!要学会利用你的牵制力!”高头力的批评点醒了陈朔。他开始改变,减少不必要的强投,更多地利用掩护和空切,吸引防守后快速出球。渐渐地,他与古桥之间,那种纯粹对抗的关系里,多了一丝对彼此能力和职业态度的认可。
内线的竞争同样激烈甚至惨烈。佐藤勇树的经验与技术,大门广介的力量与防守,花形透的柔韧与射程,鱼住纯的身高与原始潜力……四种风格迥异的内线在油漆区寸土必争。高头力着重演练了区域联防和挡拆防守,要求他们在换防、协防和保护篮板时必须要有沟通,有呼应,有配合。
“鱼住!你的身高是摆设吗?跳起来!大门已经用身体帮你顶住进攻球员了,篮板要靠抢,不是靠看!花形,你的脚步是用来跳舞的吗?跟上他的突破,不要轻易失位!你们四个,在篮下要像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除了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快节奏的对抗训练,高头力还安排了大量的战术讲解和录像分析课。他在战术板上勾勒出复杂的跑位路线,要求球员们必须像背课本一样牢记于心,并在实践中瞬间做出反应。
“我们的优势在于无与伦比的天赋和令人羡慕的阵容深度。”高头力在战术会议上强调,激光笔点在投影幕布上,“但这恰恰可能成为我们的弱点!关东大赛,强队如林,没有一支是靠个人能力就能轻松碾压的。如果我们不能打出整体性,就是一盘散沙!防守,将是我们这支联队的立身之本!进攻端,我们要打出速度,坚决抓转换,落入阵地战后,必须耐心,通过传导球寻找最好的机会,而不是最英雄主义的机会!”
训练是枯燥且痛苦的。汗水浸透了每一件深蓝色的训练服,地板上总是湿漉漉的。肌肉的酸痛从第二天起就如影随形,成为常态。球员之间也难免因为一次配合失误、一次防守漏人而产生口角和小摩擦。高头力对此并不一味压制,有时甚至放任,他需要他们在碰撞中学会理解和妥协。
然而,就在这看似混乱和艰苦的十五天里,蜕变也在悄然发生。藤真和牧绅一,这两位骄傲的后卫,逐渐找到了共存甚至互补的方式。藤真开始欣赏牧那种蛮横的、可以改变防守阵型的冲击力,并学会了如何在他吸引包夹后接应得分;牧则从藤真身上学到了更细腻的节奏控制和全局视野,他的传球开始变得更加及时和富有目的性。
陈朔与古桥,在无数次的攻防对抗后,滋生出的是一种棋逢对手的尊重。陈朔的进攻选择更加合理,古桥的防守也因为面对各种顶级攻击手而变得更加老道。
内线群虽然竞争激烈,但在高头力的高压和引导下,他们也开始懂得,在防守端相互支撑远比个人数据重要。佐藤会主动指导鱼住卡位的技巧,大门会和花形交流协防的时机。
第十五天的下午,高头力组织了一场真刀真枪的队内分组对抗赛,并亲自担任主裁判,尺度严格。令人惊喜的是,场上呈现的已不再是半个月前那支依赖个人能力、配合生疏的“全明星”队。球的转移更加果断流畅,无球跑位充满了目的性与默契,防守轮转补位也更加及时有序。虽然依旧会出现失误,传跑时机并非完美,但一个整体防守坚韧、进攻多点开花的团队框架和雏形,已经清晰地建立起来。
对抗赛结束后,队员们大汗淋漓,胸膛剧烈起伏,但他们的眼神却比集训之初更加锐利、沉稳,彼此之间交换眼神时,也多了一份无需言说的了然与信任。
高头力教练看着眼前这群被他“折磨”了半个月的少年,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极其不易察觉的满意神色。他拍了拍手,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十五天,你们勉强达到了我的最低要求——像一支球队的样子了。”他的话语依旧严厉,不容半点骄傲,但语气明显缓和了些,“记住这十五天流过的汗,记住你们身边队友的特点和习惯,记住我们强调的防守体系和进攻原则。明天,我们就要正式踏上关东大赛的赛场。那里没有弱旅,每一场比赛都是硬仗,都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战者和战术。”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再次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坚定的面孔,声音陡然提升,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现在,告诉我!你们的目标是什么?!”
“称——霸——关——东!!!”
十二名少年异口同声,吼声震彻了整个海南体育馆,那股凝聚在一起的、锐利无匹的气势,仿佛已然成型的神兵利刃,直指东征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