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拉开更衣室的柜门,把通讯器塞进外套内袋。她没看镜子里的自己,只是拉上拉链,转身推开了基地侧门。
外面风不大,但冷。她踩着碎石坡往下走,脚底打滑了一下,扶了下墙才稳住。这地方白天没人来,晚上更安静。她抬头看了眼天空,星星排得密,像是谁随手撒了一把亮粉。
她走了二十分钟,到了西面缓坡。这里地势平了些,岩石一层层叠着,像被什么巨物压过又抬起来。她放下背包,坐下来,手撑在身后,盯着远处不动。
之前她画过三次草图,全撕了。一次是模仿地球山脉的线条,太假;一次想用机械感表达星球冷硬,结果像报废零件堆;最后一次干脆空白,只写了个标题《我们住的这颗星》,然后一个字也没加。
她不想再画“像”的东西。她想画出这颗星球在呼吸的感觉。
可怎么画?它不说话,也不动,连风都少有。
她就那么坐着,直到眼睛适应了黑暗。忽然发现,近处一块岩石表面泛着微光。不是反光,是它自己在出光。她凑近看,是一层薄薄的矿物结晶,在夜色里慢慢变色,从灰蓝转成淡紫,像心跳一样慢。
她猛地站起来。
这不是荒地。这是活的。
她翻出背包里的速写本和笔,打开头灯。光线太强会破坏夜视,她调到最暗档,照着岩层边缘开始画。不用细节,只抓轮廓。沙丘的弧度、裂痕的方向、石头堆叠的角度,全都用短线条快速记下。
她边画边念叨:“不是风景……是身体。地表是皮肤,裂缝是皱纹,那些发亮的是血管。”
画了几页,她合上本子,往回走。一路上还在比划手势,手指在空中划线,模拟刮刀的走向。脑子里全是颜色——深灰打底,加一点锈红,再用银白提亮。不能太规整,要乱,要像自然本身那样不讲道理。
回到基地,她直奔画室。门一关,开灯,把速写本摊在桌上。她没急着动笔,而是把手放在颜料盒上,闭眼三秒。
然后掀开盖子,挤出一大坨深灰色颜料,直接甩在画布左上角。接着用刮刀狠狠拉下去,划出一道斜沟。第二刀横着来,第三刀斜着切,动作越来越快。
第一幅叫《星夜荒原》。天是压下来的,地是裂开的,中间一条弯弯曲曲的河床,像一道旧伤疤。她用干笔扫出颗粒感,让整个画面看起来粗糙,但有力量。
第二幅用了金黑色调。她把颜料混了点沙,涂上去之后再刮掉表层,露出下面粗粝的纹理。这幅叫《风之刻痕》。她说不出为什么,但这名字一冒出来,就觉得非它不可。
第三幅刚开始。她蘸了深红,准备画一条贯穿画面的痕迹。据说这地方曾经有过熔岩流,现在只剩一道暗色印记。她想把它画成星球的脉搏。
画室门外有人影晃过。陈浩站在走廊尽头,看见灯亮着,没敲门,只是看了一眼就走了。他路过生活区时说了一句:“苏珊回来了,在画画。”
娜娜正在整理数据,听见后点了下头,顺手在日志里更新一行:“艺术创作启动,首日完成两幅小样,状态积极。”
卡尔在工坊检查支架材料。他听见脚步声,抬头看了眼画室方向。门缝里透出红光,还有轻微的刮擦声。他皱了下眉,以为出了故障,过去看了一眼。发现是苏珊正蹲在地上调颜料,袖子卷到肘部,手上全是色块。
他没说话,退回工坊,继续核对清单。
苏珊不知道这些。她只知道手停不下来。第四幅草图画了一半,主题是“晨光”。她不想画太阳升起那种俗套画面,而是想表现第一缕光刺破地平线时,地面那一瞬间的颤抖。
她试了三种底色都不满意。最后干脆拿滚筒蘸了稀释的黑灰,整个刷了一遍。等半干时,用尖头笔挑出几道细线,代表光线割开黑暗的痕迹。
这时候她才发现饿了。胃里空得发紧,但她不想去食堂。她翻出抽屉里的压缩饼干,掰了一小块塞嘴里,嚼都没嚼就咽下去。
她想起小时候学画的事。老师总说“你要观察”,可她一直以为观察就是看形状、记颜色。现在她明白了,观察是感受。是站在这里,知道脚下踩的不是土地,而是一颗星球的外壳,它下面有流动的东西,有记忆,有痛觉。
她又拿起一支新笔,准备在《沉眠的地脉》上加最后一层罩染。这幅画的核心是一组交错的裂纹,她打算用极细的银线勾边,让它看起来像埋在地下的电路板。
突然,笔尖卡住了。
她用力一推,颜料管爆开,红色溅到画布上方。她愣了一下,没擦,反而盯着那团红看。
有点像血,但又不像。更像是某种内部液体渗出来了。
她伸手抹了一道,顺着裂纹往下拖。颜色不匀,但有种原始的生命感。
她点头,决定保留这个意外。
画室的灯一直亮着。外面天没亮,基地大多数人还在睡。维修组的两个实习生半夜起来上厕所,看见画室门口堆着几个空颜料桶,吓了一跳,以为漏了化学品。
他们贴着墙走过,不敢出声。
苏珊换了支小号笔,开始处理细节。她的指甲缝里全是颜料,手腕酸得抬不起来,但眼神还是亮的。
她画完第四幅时,天边刚有点发白。她站起来活动肩膀,脖子发出咔的一声。她没在意,拧开一瓶水灌了一口,差点呛住。
放下瓶子时,她看见镜子里的自己:头发乱着,脸上有颜料印,眼睛底下一片青。
她笑了下,又坐回去。
第五幅还没命名。她打算用立体手法做一层浮雕效果。先用胶泥堆出地形起伏,再上色。这需要更多材料,她得去找卡尔借些填充剂。
但她现在不想停。她打开工具箱,找出一块废弃的金属片,压在颜料旁边当调色盘。这片金属是从上次维修换下来的舱壁零件,边缘还带着铆钉孔。
她舀了一勺深蓝,倒在金属片上。
灯光照在上面,反射出一点冷光。
她伸手蘸取颜料,指尖碰到冰冷的金属表面。
画布上的新痕迹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