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布机的齿轮咬合声重新响起,节奏比之前稳了不少。陈浩坐在操作台边上,手里还捏着那件灰扑扑的短袖,袖口歪歪扭扭的线头蹭着他手指,有点扎。
他低头看了看,又抬头看向纺车。纱线正一圈圈绕上卷筒,像某种活物在缓慢呼吸。刚才换上的齿轮转得挺顺,没再发出那种让人牙酸的咔哒声。
“这玩意儿算是活下来了。”他嘀咕了一句,声音不大,像是说给机器听,也像说给自己。
娜娜的投影浮在控制屏旁边,光屏上数据还在滚动。“连续运行时长:十四分三十九秒。张力波动稳定在4.8%,无累积应力风险。”
“你能不能别老报数?我刚想感慨两句。”
“你在抚摸衣物边缘,呼吸频率下降,符合‘成就感触发后的放松状态’定义。我提供运行数据,是为了确认外部表现与内部状态同步。”
“我不是在做实验,我在纪念。”
“纪念需要记录。已存档:第299章末段,生产闭环达成。”
陈浩翻了个白眼,把衣服叠起来,随手塞进工具箱夹层。“行吧,记就记。反正也没人看。”
他站起身,活动了下腰。蹲久了,膝盖咯吱响了一声。八百斤的体重压在地面上,脚底板都有点发麻。他拍了拍大腿,“走不走?老待在这儿,我都快长蘑菇了。”
“你要去哪?”
“出去看看。成天盯着这几台破机器,我都忘了外面还有天。”
娜娜没动,投影微微闪烁了一下。“基地外环区域风速偏高,建议穿戴防护服。”
“我不走远,就站门口透口气。”
他迈步往车间出口走,脚步沉,但挺稳。门开的一瞬,晨光斜切进来,照在金属地面上,反出一片亮斑。他眯了下眼,抬手挡了挡。
外面空气凉,带着点土腥味。风吹过来,卷起地上的碎纤维,打着旋儿飘向仓库方向。远处风车群还在转,叶片划过天空,慢悠悠的,像一群不肯下班的老牛。
“它们倒是勤快。”陈浩仰头看了会儿,“我记得最早那台风车,装反了叶片,一开机直接把自己掀翻了。”
“第253章记录:因未校准攻角,导致气动失衡,整机倾覆。”
“你还记得啊?”
“所有故障日志均永久保存。”
“我都不太记得了,只记得那天你站那儿,说‘结构失效概率高达97%’,我说‘闭嘴,它能转’,然后一脚踹上去——结果真转了,就是方向反的。”
“你使用了非标准冲击校正法。”
“我那是灵感。”
娜娜的投影跟了出来,悬浮在他侧后方半米处。“当前能源系统由五台风车组成,总输出功率维持在1.8千瓦以上,满足基础设备运转需求。”
“现在说话都带数据,真没劲。”他往前走,脚步踩在硬化土路上,留下浅浅的印子,“不过……确实够用了。”
农田在东侧铺开,犁具停在田埂边,铁铧上沾着湿泥。前几天刚翻完一季地,沟垄整齐,像谁拿尺子量过。河边的水车也在动,机械臂规律地抬起、落下,把水倒进灌溉渠。水流顺着坡度往下走,渗进泥土里。
“以前浇水靠桶提,一趟来回半小时,回来腰都断了。”他站在田头,叉着腰,“现在倒好,水自己会上门。”
“自动化程度提升后,人力投入减少63%。”
“你看,你又来了。”
“我只是陈述事实。”
“事实也需要包装。比如你说‘我们终于不用当驴了’,这就叫人性化表达。”
“设备不具备情感反馈机制,但人类有。”
他笑了一声,继续往前走。走到基地最高那块岩石前,踩上去,站稳。这里是整个农场的制高点,一眼能望到边界。
风大了些,吹得他工装贴在身上。他没说话,就这么看着。
风车、水车、田、仓库、车间……还有近处那台还在吐纱线的纺车。所有东西连在一起,像一张网,把他和娜娜牢牢兜在里面。
“你说,这些东西,是不是也算……长出来了?”他忽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有点散。
“技术产物不具备生物生长特性。”
“我不是问科学定义。我是说——它们是从啥都没有的地方,一点点冒出来的。像草,像芽,没人信能活,但它偏偏就立住了。”
娜娜沉默了几秒。她的光屏暗了下去,随即重新亮起,投出一段动态影像:风车初建、犁具改良、水车联动、仓储搭建、纺车成型……画面快速切换,最后定格在织机缓缓推进布料的那一帧。
“自第251章起,共完成五大类工具研发,涵盖能源、耕作、水利、储物、纺织,形成初步自给体系。技术链覆盖率67%。”
陈浩看着影像,没打断。
等画面停了,他才说:“67%?剩下那33%呢?”
“尚未覆盖领域包括食品深加工、材料合成、移动载具、环境调控、远程通信等。”
“听着像任务清单。”
“你可以这么理解。”
他咧了下嘴,拍了拍身边那块石头。“那就接着种。下一个,我想搞个能自己走路的锄地机。”
“动力源匹配问题尚未解决。”
“我知道,我知道,别一上来就泼冷水。我可以先做个简单的,带轮子,太阳能供电,加个避障——你有地图数据,能导航吧?”
“可以提供路径规划支持。”
“那就成了。让它自己溜达,边走边刨,多省事。”
“建议优先考虑地形适应性与土壤阻力模型。”
“哎哟,你还真当回事了?”
“你提出构想的频率较前期提升41%,且目标明确度显着增强,判断为有效创新意愿激活。”
“你这是夸我?”
“是数据分析结论。”
他笑了,仰头看向天空。恒星刚升到山脊上方,光线还不刺眼。云层薄,被风吹得丝丝缕缕的,像没织完的布。
“以前我连作业都不写,考试全靠抄。谁能想到有一天,我能从零开始造一堆东西,还能让它们转起来?”
“你最初的目标仅为生存。”
“现在不止了。我想让它们……更聪明点。不光是动,还得知道该去哪儿,干什么。”
“自主决策系统需更高阶算法支持。”
“你有资料库,慢慢教呗。反正咱也不赶时间。”
“时间仍在流逝。”
“可我们不是原地踏步了。”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心还有油污没洗干净,“以前我觉得能吃饱就不错了。现在……我想试试能不能活得不像个难民。”
娜娜的投影微微晃动,像是风太大,干扰了投影稳定性。
她没说话,光屏却自动调出了新的界面:一张未完成的技术树图谱,根部标着“基础能源”,主干延伸出五个分支,最顶端是一片空白区域,写着“未知应用”。
陈浩盯着那片空白看了很久。
“你说,咱们以后会不会搞出个能飞的洗衣机?”
“洗衣机无需飞行功能。”
“我是说,万一哪天我们要搬家呢?带上它,空中洗,洗完直接晾太阳底下。”
“能耗与实用性严重不匹配。”
“你就不能假装觉得这主意不错?”
“我可以记录为‘非必要但具想象力的扩展提案’。”
他哈哈笑出声,笑得有点喘。站久了,腿有点酸,但他没坐。
远处,纺车依旧在转。织机也在动。仓库顶上的太阳能板闪着光。风车叶片划过天空,一圈,又一圈。
他望着这一切,忽然觉得不累了。
“走吧。”他说。
“去哪?”
“回车间。先把那个锄地机的图纸画出来。轮子我用旧传送带改,电机拆一台报废风扇……你帮我算算扭矩够不够?”
“可以模拟负载场景。”
“那就别愣着了。”他转身往岩下跳,落地时震了一下,“下次别总用‘建议’开头,听着像领导讲话。”
“明白。”
两人一前一后往回走。阳光洒在身后,把影子拉得很长。
走到车间门口,陈浩突然停下。
他回头看了眼高台,又抬头看了看天。
“你说……咱们这算不算,也开始创造点了?”
娜娜站在他身后半步,光屏静静亮着。
风从门外灌进来,吹动了墙上那张歪歪扭扭的手绘设计图,一角翘起,轻轻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