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东瀛大阪港,海风裹挟着海产的鲜气,胤禵正站在码头等候——他与胤禟联名给外嫁的荣宪、端敏等公主写了信,邀请她们来东瀛、台湾游玩,既让姐妹团聚,也想带她们看看海产的源头,帮她们在部落的海鲜生意再添助力。
荣宪公主带着漠北部落首领率先抵达,刚下船便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渔港内渔船鳞次栉比,渔民们正将新鲜海产卸上岸,分拣、称重、装箱一气呵成,远处的灯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胤禵笑着迎上前:“姐姐一路辛苦!今日先带你们看看东瀛的渔港,明日再去台湾与九哥汇合,让你们亲眼瞧瞧咱们的海产是如何从海里到市集的。”
部落首领跟在一旁,看着渔港的繁忙景象,眼中满是惊叹——他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海产捕捞与转运,忍不住问道:“十四阿哥,这么多海产,每日能运出多少?”胤禵笑着回道:“单是东瀛每日发往大陆的海产,就有上千箱,若算上台湾的,足够供应十几个部落的市场。往后公主的部落若要扩大生意,随时能从这里直接调货,价格更优,新鲜度也更高。”
次日,众人乘船前往台湾,胤禟早已在码头等候。他带着公主们直奔台湾的海鲜养殖场,池中龙虾、海蛎鲜活游动,农户们正忙着投喂饵料。“姐姐们看,”胤禟指着养殖场,“这里的海产都是精心培育的,比野生的更肥美,供应也稳定。你们部落若需要,咱们可以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保证源源不断。”
端敏公主的巴林部婆母跟在身后,看着养殖场的规模,悄悄对端敏说:“原来海产有这么多门道,往后咱们部落的生意,可得多靠你与几位阿哥扶持。”端敏公主心中一暖,这些日子因海鲜生意,婆母对她的态度早已改观,如今见婆母主动示好,更是满心欢喜。
接下来的几日,胤禟与胤禵带着公主们走遍了台湾的市集、商会与中转冷库,还安排她们与台湾的海产商户座谈。荣宪公主看着商户们展示的海产干货、腌制海产,眼前一亮:“这些干货方便储存,运到漠北也不怕变质,正好能弥补冬季海产运输的难题!”胤禟当即拍板:“姐姐若需要,我让商户们专门为你们的部落定制包装,印上你们部落的标识,既显特色,也能让百姓记住。”
部落首领们全程跟在一旁,越看越心动。漠北部落首领拉着胤禵的手,诚恳地说:“十四阿哥,这次来东瀛、台湾,真是开了眼界!我们部落想与你们签订长期合作,不仅要海产,还想把漠北的皮毛、药材运到这里来卖,咱们互通有无,定能双赢!”巴林部的代表也连忙附和:“我们也想加入!请几位阿哥务必带上我们一起做生意!”
胤禟与胤禵相视一笑,正合他们心意。胤禟说道:“我们正有此意!往后你们部落的皮毛、药材,可通过台湾的商会销往大陆,我们还能帮你们联系江南的丝绸商,让你们用皮毛换丝绸,再运回部落售卖,利润定能翻倍。”
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临别时,公主们与阿哥依依不舍。荣宪公主握着胤禵的手:“多谢十四弟与九弟的用心,这次来不仅团聚了,还为部落的生意找到了新路子。回去后,我定能让部落的百姓日子更红火!”部落首领们也纷纷承诺,往后定会坚定支持大清,绝不让任何势力破坏边疆的安稳。
消息传回京城,康熙听后哈哈大笑:“胤禟、胤禵这两个孩子,倒是会办事!既让姐妹团聚,又巩固了边疆的通商与和睦,真是一举多得!”英台也笑着说:“亲人之间多走动,才能更亲近;生意上多合作,才能更同心。往后咱们还要多组织这样的相聚,让外嫁的公主们常回家看看,让边疆与朝廷的心贴得更紧。”
此时的漠北,荣宪公主正忙着筹备皮毛与海产的双向贸易;蒙古巴林部,端敏公主与婆母一起整理从台湾带回的海产样品;东瀛与台湾的码头,满载海产与皮毛的漕船正扬帆起航,驶向彼此的疆域。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漠北草原,荣宪公主与商户商议贸易细节;台湾码头,漕船装载着皮毛驶向大陆;巴林部,端敏公主向百姓展示海产样品。玉佩在光影中泛着温润的光,像是在为这份“亲眷相聚、商通边疆”的温情与担当,送上无声的祝福。
虫洞的痕迹早已消散在时光长河里,只留下边疆同心、家国和睦的永恒印记。从东瀛台湾的相聚,到双向贸易的开启,从外嫁公主的立威,到部落首领的臣服,大清用“亲情为纽带、商贸为桥梁”的智慧,将每一份力量都凝聚成盛世的基石。这份藏于亲人温情、市井交易中的向心力,终将让“国泰民安”的荣光,在大清的每一寸土地上长久闪耀,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