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京城,清风送爽,十三阿哥府的庭院里,胤祥正按医嘱在廊下慢走,脸色虽比往日红润些,眉宇间仍带着几分倦意。英台带着侍女前来探望,见他身形依旧清瘦,便走上前关切地问:“十三弟,服药这些时日,身子可有好转?”
胤祥笑着拱手:“劳四嫂挂心,心悸的毛病倒是少了,只是每日仍需处理漕运、水利的奏折,总觉得精力不够用。”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如今正是江南水利修缮的关键时候,奏折堆积不得,想歇也歇不下来。”
英台闻言,心中已有计较,待回到四爷府,便与胤禛商议:“十三弟身子尚未痊愈,却要硬撑着处理繁杂政务,长此以往恐会反复。十九阿哥胤祎虽年轻,却心思细腻,做事踏实,前几日协助处理内务府事务时,条理清晰,颇有章法。不如向父皇举荐,让十九阿哥协助十三弟处理漕运与水利的日常政务,也好让十三弟有更多时间休养。”
胤禛点头赞同:“此议甚好。十九弟确有潜力,多些历练对他也是好事,还能为十三弟分忧。明日上朝,我便向父皇禀明。”
次日朝会,胤禛出列奏报:“启禀父皇,十三弟胤祥因操劳政务,气血亏虚之症尚未痊愈,如今江南水利、漕运事务繁杂,恐难兼顾。十九阿哥胤祎近来协助处理内务府事务,表现优异,儿臣恳请父皇恩准,让十九阿哥协助十三弟处理漕运与水利政务,既能为十三弟减负,也能让十九阿哥得到历练。”
康熙看向阶下的十九阿哥,见他虽年少,却站姿挺拔,眼神沉稳,便点头应允:“准奏。胤祎,你需尽心协助十三哥,凡事多请教、多学习,不可懈怠。”
胤祎躬身领命:“儿臣遵旨!定不负父皇与十三哥信任。”
旨意传到十三阿哥府,胤祥心中满是感激。几日后,胤祎便带着铺盖住进了十三阿哥府的偏院,每日清晨便到书房协助处理奏折——他先将漕运、水利的奏折分类整理,标注关键信息,再交由胤祥审阅;遇到棘手的事务,便先列出几种解决方案,供胤祥参考。有了胤祎的协助,胤祥每日处理政务的时间减少了大半,终于能按医嘱按时歇息、调养身体,脸色也日渐红润起来。
这日,英台正在府中打理花草,忽闻管家通报,固伦温宪公主、和硕端静公主等几位公主前来拜访。英台连忙起身迎接,笑着说:“妹妹们今日怎么有空过来?快进厅里坐,我刚泡了新采的雨前龙井。”
几位公主随英台走进暖阁,侍女奉上茶水与点心,温宪公主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四嫂,近来听闻十三哥有十九弟协助,身子渐好,咱们也替他高兴。只是我们这些做姑嫂的,平日里各住府邸,难得聚在一起,今日特意来看看四嫂,也想跟四嫂说说心里话。”
端静公主跟着说道:“是啊,四嫂。前几日听闻医疗部在各地设了惠民医馆,还为阿哥兄弟们诊治,连民间百姓都能免费看病,真是件大好事。我府里的下人说,她老家的母亲得了咳嗽,就是在当地惠民医馆看好的,还没花一文钱。”
英台笑着回应:“这都是父皇重视民生,刘御医与叶大夫尽心竭力的结果。其实我今日也想跟妹妹们聊聊,看看内宅与民间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你们府中,或是身边人家里,是否还有百姓看病难、生活不便的情况?”
几位公主你一言我一语,渐渐打开了话匣子。和硕温恪公主提及:“我去年去京郊寺庙祈福时,见当地村落的孩童大多不上学堂,只能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实在可怜。”固伦纯悫公主则说:“我府中嬷嬷的家乡,每到雨季便会闹水灾,房屋田地常被淹没,百姓苦不堪言。”
英台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记录,待几位公主说完,便笑着说:“妹妹们说的这些事,我都会记下来,与四爷商议后,再向父皇禀报。孩童上学之事,可提议在京郊村落增设学堂,聘请秀才任教;水灾之事,可让十三弟与十九弟在修缮江南水利时,顺带考察京郊河道,制定疏浚方案。”
几位公主闻言,脸上满是欣喜。温宪公主笑着说:“有四嫂在,咱们说的这些事定能有办法解决。往后咱们要多来四嫂府中聚聚,不仅能说说话,还能为百姓多做些实事。”
此后,几位公主便时常来四爷府谈心,有时会带来民间的疾苦见闻,有时会分享内宅管理的心得。英台也会将朝堂上的民生举措一一告知,让她们了解朝廷的治理方向。姑嫂几人围坐在一起,茶香袅袅,话语融融,既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为民生事务收集了更多细节。
这日,康熙收到胤禛与英台联名呈上的奏折,其中详细列出了公主们提及的京郊办学、河道疏浚等事宜,还附上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康熙看着奏折,对身边的太监笑道:“英台不仅能为朝政出谋划策,还能凝聚姑嫂之心,收集民间疾苦,真是难得。有他们夫妻二人与众阿哥、公主同心协力,大清的盛世定能长久。”
此时的十三阿哥府,胤祥正与胤祎在书房讨论江南水利方案,脸色红润,精神饱满;四爷府的暖阁里,英台正与几位公主品茶谈心,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京郊的村落里,工匠们已开始筹建学堂,百姓们围着看热闹,脸上满是期待。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十三阿哥府书房,胤祥与胤祎并肩看着奏折,相谈甚欢;四爷府暖阁,英台与公主们笑着聊天,气氛温馨;京郊村落,工匠们忙着搭建学堂,百姓们拍手叫好。玉佩在光影中泛着温润的光,像是在为这份“辅政疗疾、姑嫂同心”的盛景,送上无声的祝福。
虫洞的痕迹早已消散在时光长河里,只留下君臣同心、姑嫂和睦的太平印记。从举荐十九阿哥辅政,到凝聚公主们共话民生,从十三阿哥的身体康复,到民间疾苦的逐步解决,大清用“互助同心”的智慧,编织着盛世的图景。这份藏于朝堂协作、姑嫂温情中的温暖,终将让“国泰民安”的荣光,在每一寸土地上长久绽放,续写着属于大清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