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台暗巷遇刺的消息传回宫中时,康熙正在毓庆宫教弘历批阅简化奏折,听闻后猛地拍案而起,龙颜震怒:“红花会余孽竟敢如此猖獗!若不彻底肃清其残余势力,不仅英台安危难保,台湾新附之地恐也生乱!”
当即,康熙召来胤禛、胤祥与军机处大臣,在乾清宫紧急议事。他指着案上的奏折,语气凝重:“据被俘刺客招供,红花会在台湾仍有联络点,暗中勾结部分不满朝廷新政的旧官员,妄图借刺杀英台之事煽动台湾百姓反清。朕意已决,即刻命人前往台湾,全面清洗政局!”
胤禛上前一步,躬身道:“皇阿玛,儿臣愿举荐施琅与十四福晋兄长一同前往——施琅熟悉台湾军务,可震慑地方武装;十四福晋兄长通晓海事与台湾民情,能辨明官员忠奸,二人搭配定能稳妥行事。”康熙点头应允,随即下旨:施琅暂代台湾巡抚,十四福晋兄长任台湾海防协办,即刻启程,严查台湾官场与红花会的勾结者,凡涉案官员,不论品级,一律革职查办,情节严重者押解回京受审。
旨意传到台湾时,当地部分官员果然慌乱——有三位县令曾暗中收受红花会财物,试图阻挠朝廷推行的“台湾垦荒免税”新政,得知朝廷要清洗政局,竟想携带家眷潜逃,却被施琅早已部署的水师拦下,人赃并获。
十四福晋兄长则深入台湾民间,凭借当地百姓的信任,很快摸清了红花会在台湾的联络网络——他们以“药材铺”为掩护,暗中传递消息、囤积兵器。施琅与他配合,一举端掉了联络点,抓获涉案人员二十余人,缴获大量反清文书。
与此同时,康熙还下旨安抚台湾百姓:凡主动揭发红花会成员或贪官者,可获免赋税一年;台湾各地开设“新政宣讲台”,由清廉官员讲解朝廷减免赋税、兴修水利的政策,彻底打消百姓对新政的疑虑。
英台得知康熙为护她震怒、并借机稳固台湾政局后,特意入宫谢恩。康熙看着她手臂上尚未痊愈的擦伤,语气放缓:“你是大清的功臣,更是弘历的生母,护你安危,便是护大清根基。如今台湾政局清明,百姓归心,也算是因祸得福。”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台湾府衙前,施琅当众宣读涉案官员的罪状,百姓们拍手称快;海边的农田里,新附的台湾百姓正跟着朝廷派来的农官学习新的耕种技术,脸上满是期待。京城宫中,弘历拿着台湾送来的新稻种,跑到英台面前:“额娘,台湾的稻子能长这么高,百姓以后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虫洞的光芒渐渐开阔,像是将京城的安稳与台湾的生机连在一起,为这场“遇刺生警、借机稳局”的行动,画上一个兼顾安危与民生的句号。康熙的震怒,不仅护了家人,更清了隐患,让台湾彻底融入大清版图,再无分裂之虞。
回到现代后,小星禾将这段“清洗台湾政局”的记忆补充进展区,还原了台湾府衙审案、百姓学耕种的场景,并展示了台湾新稻种的标本。游客们看到康熙借遇刺之机稳固台湾、惠及民生,纷纷感叹:“真正的帝王智慧,是在危机中寻转机——既护了至亲安危,又肃清了地方隐患,更让台湾百姓享受到新政红利,这份决断与远见,实在难得。”
如今,每当有人在展柜前驻足,玉佩上台湾百姓欢庆、新稻种生长的画面印记就会发亮,像是在诉说:一场危机的化解,不仅是消除威胁,更能成为推动江山稳固、百姓安乐的契机,这便是“以危为机”的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