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条悟还要劝阻,清石忽然轻笑:“王爷确定不需要个军师?”
由于这件事关乎重大,两人已经来到了暗格的密室中,清石指尖划过沙盘,三两下指出方才朝堂定策的疏漏,连粮草调度都算得明明白白。
五条悟有些惊讶,天秤指挥作战的时候他没怎么见过,也不知道清石居然还藏着如此深厚的战略意识。
“还记得那个混沌之神吗?现在融合进度已经到了一半,换句话来讲,我现在是半神,不死不灭的存在。”
烛光照着清石的面庞,他的脸上还是挂着笑,现在看起来却像只狐狸一样狡猾。
“真是拿你没办法…”
次日清晨,清石拉着五条悟出门:“出征前好好逛逛这长安街吧。”
长安街上人流如织,五条悟被拉着穿行其间,很是无奈:
“清石啊,明天就要出征了,今天不应该整军备战吗?”
清石笑而不语,只将人带至西市铁匠铺。
铁匠铺老板见到清石,立即捧出两个长匣:“夫人定制的兵器,昨日夜里刚刚完工!”
匣中是两柄剑,剑身暗纹流转,寒气逼人。
清石轻抚剑身:“战场上总要有些趁手的兵器。”他忽然挥剑劈向路边的石狮子,只听铿的一声,石狮子应声而裂,断面光滑如镜。
“可是我一个人用不了两把剑吧?不过毕竟是你送的,我练一练应该没问题。”
五条悟笑着对清石说道,可清石微微眯起了眼睛,勾了勾手示意他弯腰。
五条悟照做,可等来的却是清石的拳头。
“嗷!”
“笨蛋,另一把当然是我的。”
……
途径酒楼时,忽听有人招呼:
“王爷王妃也来逛街吗?!”
两人听着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声音,扭过头,竟是虎杖悠仁和乙骨忧太与东堂葵,三人看起来在喝酒。
清石原本柔和的气息变了又变,最终还是满脸和善地走了过去,掏出了三枚护身符。
“乙骨将军的挂在左臂,东堂将军的佩在腰间,虎杖小将军的…贴身穿戴。”
三人惊讶不已,清石却道:“明日战场,自有分晓。”
说罢,他转身走向五条悟,却又折返回来,在桌前弯下腰闻了闻。
一股花香从清石身上飘了过来,酒楼其他人连忙投来目光,却在看到身后满脸凶相的靖王时立马把头扭了回去。
清石直起腰,面带微笑的看向三人。
“三位将军,可是成年了?”
三人瞬间脊背发凉,在清石的微笑中将酒退了回去,并点上了一壶茶水。
教育了三人一顿后,两人来到了茶楼歇脚。
清石忽然蘸着茶水在桌上画了起来:
“北秋骑兵擅射,但马鞍有个缺陷…”
他画出了北秋马鞍的样子,并在鞍座的位置圈了圈,可还没等他开口,一旁就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他们的鞍座太深,所以限制了臀部和腰部的灵活性,马登又太宽,而且很重,容易卡脚而且会在奔跑时撞击战马的腹部影响状态。”
“是这样吧,靖王,王妃。”
当朝宰相,苍司,锦衣卫指挥使,早川。
“没错,苍司还挺熟悉啊。”
“哥……宰相对马术颇有兴趣。”
早川刚想用惯用的称呼就被苍司一眼瞪了回去,意识到这还在外面也只能用一些正式的称呼。
清石这时又取出一份名单:“这些人是北秋暗探,已监控多时。”
最后推来一封信:“昨夜飞鸽传书,今早使臣就把信送来了,左贤王同意归顺。”
五条悟彻底被震惊:“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些?”
他和清石分开的时间也只有昨天早上上朝的时候吧!
清石抿了口茶,没有说话,而摄政王的声音刚好传来:“花家养了不少暗卫,里面还有两个熟人呢。”
话落,伏黑津美纪和伏黑惠不知道从哪窜了出来,清石招呼人坐下。
“毕竟我总不能在后院绣花吧。”
“别说这么多了,猜猜我在宫里找到谁了?”
夏油杰说罢走进了店里,门外出现两道身影,御医家入硝子和宫内大祭司庵歌姬。
“我们能找到的只有这些人,那剩下的……”
五条悟脑中有了猜测,既然让他们来历练,那肯定不会是在一个阵容吧。
“没错。”
清石淡淡出声,“北秋王,加茂宪纪。”
……
深夜,王府后院。
清石一袭戎装,月光下英姿飒爽。五条悟从后抱住他。
“突然不想带你去了…”
清石转身轻笑:“怕我抢了你的功劳?”
两人相视而笑,五条悟郑重地取下半块虎符。
“次去凶险,我要你平安回来。”
清石接过虎符:“王爷也是。”他指尖轻抚五条悟眉心,“别忘了,我等你回来补合卺酒。”
翌日,大军开拔,靖王银甲白袍,花家少主红衣玄甲,并辔而行。
京城百姓争相围观,皆叹:
“自古英雄出少年呐!”
城楼上,摄政王正带着小皇帝目送军队。
“先生,皇兄会平安归来的,我们南国会赢的,对吗?”
“陛下所言极是。”
看着身旁隐隐有些不安的小皇帝,夏油杰轻声安抚,“靖王殿下历经百战,战无不胜,不出三月,必将大胜而归。”
“皇兄是不是生我气了……”
小皇帝垂着眸,看着队伍最前面,即将消失的两道身影。
“陛下何出此言?”
“小时候,皇兄从战场回来都会陪我玩,教我读书,斗武,可这么多年了,他这次回来居然只在上朝时进过宫。他是不是生我给他配婚的气了?”
夏油杰眯起眼睛,这个小皇帝的心思还放在亲情上,若是有野心的王,大概早就篡位了吧。
“那陛下为什么要给花家少主与靖王配婚呢?”
“我也不知为何……只是觉得,他们两个很般配。皇兄莫非真的是因为这个生气?!他都把王妃带上战场了!”
“殿下放心,他高兴还来不及呢,这次随军也是花家少主主动请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