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菲回省城的第三天,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幽灵。
她没去报社销假,没回父母家,甚至连邻居敲门送自家烙的饼子都懒得应一声。
她把自己反锁在单位分的单人宿舍里,窗帘拉得死死的,屋里一股纸张和墨水混合着没倒的饭盒的馊味。
桌子上,地上,床上,到处都是被她揉成一团的稿纸。
每一个纸团,都代表着一种失败的尝试。
她脑子里像是被塞进了一整个靠山屯。
一边是王昊那个懒到骨子里的男人,躺在摇椅上,张嘴等着媳妇喂食,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另一边,是那个破败院子里无法掩盖的,蓬勃到吓人的生机。
林晚晴那张写满了“流水线”、“计件工资”、“成本核算”的本子。
秦雪茹对着一张草图,眼睛里闪烁着创造的光。
苏婉和村里女人们一边干着活,一边用最平常的语气,谈论着那个男人一次次“未卜先知”的神迹。
懒惰与高效。
腐朽与创造。
这两件完全相反的东西,在那个小小的院子里,被强行拧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让她脑浆沸腾的矛盾统一体。
她想把这一切写下来。
可她每写一个字,都觉得不对。
用“艰苦奋斗”?王昊配吗?他连瓶子倒了都懒得扶!
用“无私奉献”?他亲口承认,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能安心躺平!
那些报纸上最光鲜、最正确的词,一旦安到王昊头上,就变得滑稽可笑,像给一个无赖穿上龙袍。
“不对……全都不是……”
方菲抓着自己的头发,痛苦地低吼。
她猛地站起身,将桌上所有写满了官样文章的稿纸,全部扫到了地上!
她不要再写那些空洞的赞歌了!
她要写的,是她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
是那个懒汉亲口说出的,那套让她三观尽碎,却又无法反驳的“懒人哲学”!
她重新铺开一张稿纸,拿起笔,沾满了墨水。
这一次,她没有丝毫犹豫。
笔尖落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是利刃划破了某种虚伪的幕布。
《一个懒汉和他背后的“效率哲学”》
当这个标题写下时,方菲感觉自己浑身的血液都开始燃烧。
她不再去想这篇文章会带来什么后果,不再去考虑什么“政治正确”。
她只有一个念头:把那个男人的思想,原原本本地,一字不差地,刻在这张纸上!
她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他讨厌劳动,所以他创造了一套让别人拼命劳动的制度。”
“他厌恶管理,所以他设计了一套让利益去自动管理所有人的规则。”
“他的懒,不是身体的惰性,而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勤奋’,一种只在创造层面用力的、对过程不屑一顾的终极效率思维……”
两个小时后,方菲扔下笔,整个人虚脱般地靠在椅子上。
她看着桌上那几张墨迹未干的稿纸,像是看着一个刚刚诞生的怪物。
她知道,这东西一旦见了光,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但她没有害怕,反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
她拿上稿子,冲出了房门。
省报总编办公室。
主编刘卫国正端着一个巨大的搪瓷缸子,一边吹着茶叶末,一边审阅着一篇关于某某工厂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稿子,看得昏昏欲睡。
“砰!”
门被粗暴地推开。
刘卫国手一抖,滚烫的茶水洒了一手,烫得他龇牙咧嘴。
“谁啊!懂不懂规矩!”
他抬起头,正要发火,却看到了方菲。
眼前的方菲,头发凌乱,眼圈发黑,白衬衫上还沾着墨点子,活像刚从哪个黑煤窑里爬出来。
刘卫国愣住了。
“小方?你这是……采个访怎么搞成这样了?遇到困难了?”
方菲没说话,径直走到他桌前,将那几张还带着体温的稿纸,“啪”的一声,拍在了他面前。
“主编,我的稿子。”
刘卫国皱了皱眉,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目光落在了稿纸的标题上。
《一个懒汉和他背后的“效率哲学”》。
他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胡闹!什么乱七八糟的!懒汉?现在全省都在学习劳模精神,你给我写个懒汉?”
他带着火气往下看。
只看了几行,他的表情就从不耐烦,变成了凝重。
再往下看,他端着茶缸子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当他看到“用利益驱动人,用制度管理事,从而解放最高决策者”这一段时,他手里的搪鄙缸子“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但他完全没注意到。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几张薄薄的稿纸,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办公室里死一般寂静。
许久,刘卫国才缓缓抬起头,看着方菲,那表情,像是第一次认识她。
“这……这些……都是那个王昊说的?”
“一字不差。”方菲站得笔直。
“你疯了!”刘卫国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你知道你在写什么吗?你这是在公开宣扬‘唯利是图’!是在否定‘集体主义’!这篇文章要是发出去,你我的政治生命就全完了!”
方菲没有退缩,反而迎着他的目光,上前一步。
“主编!您看完了吗?这只是唯利是图吗?他建立的农机厂,废除大锅饭,多劳多得,让磨洋工的懒人待不下去,让肯干活的勤快人能吃上肉!这难道不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实现最大的公平吗?”
“他说的那些‘容错机制’、‘标准化模块’,省机械厂的工程师们讨论了三年都没有结果,他一个农民,喝着茶就想出来了!这背后代表的,难道不是一种我们闻所未闻的、更先进的思维方式吗?”
“我们是记者!记者的天职是什么?是发现真相,记录时代!难道我们要因为害怕,就对这样一个可能改变我们工作方式的‘思想’视而不见吗?”
方菲的声音越来越大,一句句反问,像是重锤,狠狠敲在刘卫国的心上。
刘卫国被她问得哑口无言。
他跌坐回椅子上,胸口剧烈起伏。
他再次拿起那份稿子,这一次,他的手在微微颤抖。
他做了二十年新闻,他当然看得懂这篇稿子背后,隐藏着怎样恐怖的能量。
它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毫不留情地剖开了当前许多工厂“大锅饭、低效率”的脓疮。
它大胆,出格,甚至可以说是“反动”。
但……它也确实说出了一些很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刘卫国的额头渗出了冷汗。
他这辈子,做的都是四平八稳的文章,写的都是绝对正确的报道。
可今天,这个他一手带出来的女娃,却把一颗炸雷,塞到了他的手里。
是扔掉它,保全自己?
还是……点燃它,看它能炸出怎样一片新天地?
他的内心在天人交战。
许久,他抬起头,死死地盯着方菲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
“如果出了事,你知道后果吗?”
“我知道。”方菲毫不犹豫,“我一个人承担。”
刘卫国看着她,忽然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疯狂,一丝决绝,还有一丝被重新点燃的、属于年轻时代的血性。
他猛地将稿纸拍在桌子上。
“好!好一个‘我一个人承担’!”
他抓起桌上的红色电话,用尽全身力气吼道:“接排版室!给我把头版那篇某某工厂的稿子撤下来!立刻!马上!”
他挂断电话,拿起那份稿子,在标题下面重重地写下几个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欢迎社会各界展开讨论。”
然后,他将稿纸递给旁边已经吓傻的助理。
“头版头条!一个字都不许改!给我印!”
……
第二天,最新一期的省报,铺满了全省大大小小的报刊栏。
无数人像往常一样,拿起报纸,目光习惯性地扫向头版头条。
然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一个懒汉和他背后的“效率哲学”》。
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当场气得把报纸撕得粉碎,大骂“歪理邪说,毒害青年”。
一个正为工厂效率低下而焦头烂额的年轻厂长,却把这篇文章连读了三遍,最后冲进车间,大喊着要“改革”。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讨论,以一种谁也没想到的方式,从这篇文章开始,席卷了全省。
王昊这个名字,一夜之间,从一个单纯的“农民发明家”,变成了一个充满了争议和神秘色彩的“民间哲人”。
而此刻,风暴的中心。
靠山屯,王家小院。
王昊正舒舒服服地躺在摇椅上,为自己刚刚成功把“给鸡换水”这个活儿甩给赵小玲而感到心满意足。
【叮!恭喜宿主,您已成功反套路驯服精英记者,被动装逼效果拉满!】
【您的“懒人哲学”已通过媒体扩散,在全省范围内引发思想风暴,懒人声望大幅提升!】
【特别奖励:‘思想钢印’技能(初级)!】
【思想钢印(初级):您的一言一行,将更容易对他人产生深刻影响,并被对方奉为真理。注:对智力、意志坚定者效果减弱。】
王昊连眼皮都懒得睁开。
“哦?意思就是以后我吹牛逼,别人更容易信了?”
他咂了咂嘴。
“这还不错,以后哄媳妇省力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