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城的瘟疫阴霾,在林奇雷厉风行的现代防疫手段和朱元璋毫不留情的铁腕支持下,迅速被涤荡一空。那道《边军卫生防疫条令》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九边所有军镇,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大明边境线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有朱元璋的严旨和锦衣卫的屠刀作为后盾,即便那些骄悍的边军将领心中或许不以为然,表面上也不敢有丝毫怠慢。深坑厕所开始挖掘,沸水炉日夜不停地烧着,生石灰的味道开始弥漫在各个军营。虽然过程磕磕绊绊,抱怨之声不绝于耳,但一种新的、讲求卫生的风气,正被强行植入这支古老的军队。
而林奇“林神医”的名号,在边军中更是达到了顶点,甚至超越了他在金陵的声望。对于这些刀头舔血的汉子来说,一个能把自己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还能让以后兄弟们少遭罪的医生,比什么文官清流都值得尊敬。不少士兵路过他身边时,都会下意识地挺直腰板,投来敬畏的目光。
朱元璋对此乐见其成。边军的稳定和健康,直接关系到北疆的安宁。林奇此举,无形中为他巩固了边防,让他对这个年轻人的评价又上了一个台阶。
瘟疫既除,北巡的队伍并未在朔风城过多停留。朱元璋此行的核心目的之一是巡视边防,震慑北元,自然不会因一场已被控制的时疫而打乱计划。
数日后,队伍抵达了真正的军事前沿——镇北堡。这里是明军防线上的一个突出部,堡墙高大坚固,驻守的都是百战老兵,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肃杀和金铁之气。
堡内守将是一位名叫耿炳文的老将,鬓角斑白,脸上带着刀疤,眼神锐利如鹰,一看便是久经沙场之辈。他对于林奇解决朔风城瘟疫之事有所耳闻,但对这个过于年轻、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神医”能否理解边塞的残酷,仍抱有一丝武人固有的审视。
为展示军威,耿炳文特意安排了一场小规模的骑射演练。
校场之上,烟尘滚滚。精锐的骑兵们策马奔腾,弓弦响处,箭矢大多能中靶心,引得围观的军士们阵阵喝彩。朱元璋抚须点头,显然对边军的精锐程度颇为满意。
然而,林奇的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他的目光并未过多停留在士兵们的射术上,而是紧紧盯着那些战马。
演练结束,耿炳文得意地前来复命:“陛下,儿郎们操练完毕,请陛下训示!”
朱元璋刚想勉励几句,林奇却突然开口了,他指着那些正在被牵下去休息的战马,问道:“耿将军,敢问军中战马,多久更换一次蹄铁?日常如何养护马匹?”
耿炳文一愣,没想到这位神医会问这个,但还是答道:“回林供奉,马蹄铁磨损便换,并无定数。养护嘛,无非是喂足草料,刷刷马毛,若有伤病,交由马夫医治。”
林奇走上前,来到一匹刚刚结束奔跑、正在喘着粗气的战马旁,不顾马夫的阻拦,轻轻抬起了一只马前蹄。只见那蹄铁边缘已经磨损得有些锋利,蹄缘处甚至有细微的裂痕,沾满了泥土和马粪。
“陛下,耿将军,请看。”林奇指着马蹄,“我军目前所用蹄铁,皆为平底铁片,用铁钉固定。此法有其弊端:一者,易于磨损,沙石地、山路尤其如此,需频繁更换,耗费铁料人工;二者,磨损后边缘锋利,易伤马蹄自身,甚至导致蹄缘开裂,引发感染;三者,抓地力不足,尤其雨雪泥泞之地,易打滑,影响骑兵冲锋速度和稳定性。”
他一番话,说得耿炳文和周围的将领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马蹄铁不都这样?千百年来皆是如此,有什么问题?
朱元璋却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哦?听林爱卿之意,莫非有更好的法子?”
“臣确有一法,或可改善。”林奇从怀中取出炭笔和一张纸,快速画了起来。他凭借记忆,画出了现代常见的“U”形马蹄铁(又称欧式蹄铁)的草图,并标注了关键点。
“陛下,将军,请看。此乃臣设想之‘新式马蹄铁’。其形如‘U’,能更贴合马蹄弧度,包裹蹄缘,予以保护。”
“其关键在于,底部可铸出防滑纹路,增加抓地力;边缘圆滑,不易磨损且不伤马蹄;更重要的是,可在铁掌之上,预留钉孔,嵌入可更换的‘铁楔’或耐磨的硬木楔,如此,只需更换磨损的楔子,而非整个蹄铁,可大大节省铁料和工时!”
随着林奇的讲解,那张简单的草图仿佛被注入了魔力。耿炳文脸上的不以为然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浓烈的惊讶和沉思!他是老行伍,太清楚战马的重要性了!林奇所说的磨损、打滑、伤蹄等问题,他司空见惯,只是从未想过还能从蹄铁上做出如此革新!
如果……如果这新式马蹄铁真如他所言,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战马的持续作战能力更强,机动性更高,损耗更小!这对于一支骑兵部队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朱元璋虽然不直接带兵,但基本的军事常识是有的,他立刻也意识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节省铁料、减少工时还是其次,提升骑兵战斗力才是关键!
“好!好一个马蹄铁!”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精光四射,“耿炳文,你镇北堡的铁匠营,可能打造此物?”
耿炳文此刻已是心服口服,连忙躬身:“陛下,此物结构并不复杂,末将立刻让最好的铁匠试制!”
“立刻去办!咱要亲眼看看效果!”朱元璋雷厉风行。
镇北堡的铁匠营立刻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不到半日,几副根据林奇草图打造的新式马蹄铁便送到了校场。
找来几匹蹄铁略有磨损的战马,由经验丰富的马夫换上新的马蹄铁。然后,同样的骑兵,骑着同样的马,再次进行冲锋、转向、急停等测试。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换上新马蹄铁的战马,奔跑起来似乎更加轻快稳定,尤其是在特意泼了水变得湿滑的地面上,打滑的情况明显减少!马蹄落地的声音也更加沉稳有力!
“神了!真他娘的神了!”一名测试的骑兵忍不住兴奋地大喊起来。
耿炳文和众将领看得目瞪口呆,随即脸上涌上狂喜!他们都是识货的人,这小小的改变,带来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
朱元璋龙颜大悦,看着林奇,简直是越看越欢喜:“林爱卿啊林爱卿,你真是咱的福将!不仅精通医道,竟连这匠造之事也如此精通!此马蹄铁若推广全军,我大明铁骑必将纵横无敌!”
林奇谦逊道:“陛下过奖。臣只是平日喜欢琢磨些奇巧之物,偶有所得罢了。其实,军阵之事,关乎国力民生,臣观边军将士虽勇悍,然许多细节之处,仍有极大改进空间,若能悉心研究,必能事半功倍。”
他这话,是有意引导。展示马蹄铁只是开胃菜,他真正的目的,是借此机会,将更多现代军事理念,尤其是军事后勤和医疗保障体系,潜移默化地灌输给朱元璋和这些军方实权人物。
耿炳文此刻对林奇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忙接口道:“林供奉大才!末将敢问,除了这马蹄铁,可还有其他……能强军之法?”他甚至用上了请教的态度。
朱元璋也目光炯炯地看着林奇,期待他再次带来惊喜。
林奇知道火候已到,沉吟片刻,道:“臣确有些粗浅想法。譬如,我军中医护,多靠随军郎中,缺乏体系,一旦战事激烈,伤兵往往得不到及时救治,非战斗减员极高。臣设想,或可建立分级救治体系:于前线设‘急救兵’,经简单培训,负责止血包扎,快速后送;于后方设‘野战医院’,集中优秀医官和药材,专司重伤救治。如此,或可大幅提升伤员存活之数。”
“再譬如,军粮补给。如今多是干粮炒面,易于储存却难以下咽,长期食用,士卒易生口疮、体虚。臣前日所制压缩干粮是一法,或还可研究脱水菜干、肉松等物,改善口味,补充营养……”
他一条条说着,虽然只是框架性的概念,却如同在耿炳文等将领面前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强军不止是练兵的砍杀射箭,还有这么多学问!
朱元璋听得目光越来越亮,不断点头。他越发觉得,带林奇北巡,是他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好!都说得好!”朱元璋大手一挥,“耿炳文,你就以这镇北堡为试点,按林爱卿说的这些,给咱试着做起来!尤其是那分级救治和野战医院,先搞个样子出来!需要什么,直接上报!”
“末将遵旨!”耿炳文激动地抱拳领命,看向林奇的目光充满了热切。
林奇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他知道,现代化的军事医疗和后勤体系的种子,已经借着马蹄铁的东风,成功地播撒了下去。
虽然前路漫长,但第一步,已然迈出。
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为大明军力提升呕心沥血之时,一双充满怨毒的眼睛,正透过镇北堡的喧嚣,死死地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