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只要沾身,便将僧人从天灵劈成两半。
血雨倾盆,杀伐之威可见一斑!
众僧慌忙祭出木鱼、降魔杵、莲台、袈裟等法宝护体。
却全无用处。
血雨洒落,顷刻间法宝尽毁,魂飞魄散。
这,仅仅是开始——
“啊!”
有些佛门**甚至未被雨滴触及,只是一呼一吸,或稍运法力。
瞬间便如遭无形剑气斩断,身体裂成两截。
也有瞬间爆体而亡者。
死后,周身气血立刻被诛仙剑阵的煞气吞噬,魂魄元神随之湮灭!
忽然狂风大作,凡触之物,顷刻间神形俱灭。
就连须弥山灵脉外围的三成之地,也在恐怖威力下化为灰烬。
无法反抗——这是天地本有的杀机。
无法躲避——世间万物皆可为刃。
雨落、花飞、风起,乃至呼吸与法力运转。
只要身处阵中,生灵皆难逃劫数!
这般恐怖景象,令三界众多强者心生寒意。
许多强者明白:若入此阵,结局绝不会比这些佛门**更好。
连天地法则都被改写——这是先天至宝全力催动的威能!
唯有圣人驾驭,才能施展如此堪称三界无敌的可怕力量!
然而此时,更多强者心中升起疑问。
“佛门两位圣人,为何始终不出手?”
他们不解。
为何佛门二圣坐视门人惨死?为何任由灵山根基被毁?
但他们自然不知。
佛门二圣,其实是在等。
在等“天变”。
何为天变?
自然就是三十三天外,紫霄宫中那位的动作。
但眼下看来……
“恐怕是等不到救兵了……”
此时的阿弥陀佛,只能苦笑着摇头。
西方二圣心中清楚得很。
如今的局面,没人能阻止布下诛仙剑阵的通天教主。
说到底,现在的局势已非封神时期。
战场不在人间,而在佛门的灵山圣境。
就连与截教有旧怨的元始天尊,也不会插手帮助佛门。
他正乐见佛门与截教两败俱伤,届时阐教便可坐收渔利。
所以,佛门唯一的希望——
就是道祖亲自出现,劝阻通天教主停止杀伐。
唯有如此,佛门根基或许还能保全。
这也是他们没有出手,任由须弥山外围佛门**陨落的原因。
毕竟佛门真正的精锐都在佛国之中,外面那些**大多资质平庸。
即使全部陨落,也不至于动摇佛门根本。
但如今看来,他们显然赌错了。
“因果在佛门,道祖此刻不会现身。”
阿弥陀佛与准提佛母已经明白。
此事确实因佛门而起,因果自然要由佛门来承担!
他们害死许林,对截教而言几乎等于断绝道统——虽然还有几位三代**,但通天教主在三界中唯一的亲传已然死去。
更何况,还是准提佛母亲自出手。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这是天理。
而通天教主布阵之处,正是佛门祖庭“须弥山”。
此地不像寻常三界那般脆弱,即便圣人交手,也能勉强承受,不至于立刻引发地水火风。
因此,尽管局势已近失控,
道祖依旧不会现身。
那么……
“这一劫,恐怕难以挽回了。”
阿弥陀佛一声长叹,眼看着诛仙剑阵的恐怖威力逐渐逼近佛国。
于是,佛门两位圣人不再坐视不管。
“诸位罗汉、菩萨、佛陀——今日我佛门应当承受此劫,面对因果。”
“布下‘六界胎藏荼罗大阵’,迎战外敌!”
阿弥陀佛话音刚落。
佛国之中早已心神不宁的灵山诸菩萨与佛陀们齐声应命。
“谨遵佛祖法旨。”
于是,须弥山上众菩萨与佛陀纷纷从莲台法座上起身。
“嗡——”
刹那间,整座须弥山佛国绽放出无边七彩佛光,光芒蔓延开来。
值得一提的是:
佛门的菩萨与佛陀数量众多——尤其是经历巫妖之战与封神之战后,其人数堪称四教之首!
不过其中有不少菩萨与佛陀并不常驻须弥山。
他们各有自己的道场,平日多在道场中修行。
即便如此,此时须弥山上仍有菩萨三百六十尊、佛陀五十六尊。
要知道,佛门分为阿罗汉、菩萨、佛陀三大果位。
虽无明确等级,但大致按修为划分。
阿罗汉多为金仙,少数为太乙真仙。
菩萨多为太乙真仙,少数为大罗金仙。
佛陀多为大罗金仙,少数为准圣。
当然——如佛门四大菩萨,或“孔雀大明王菩萨”这类存在不在其中。
他们并非不能成佛,只是不愿成佛罢了。
由此可见——若不计人间气运与正统名分,
佛门实力或许完全超越当今阐教!
这也是老子对佛门如此忌惮的原因。
如今人间虽以道门为正统,天机不可更改,阐教仍是三界第一教派。
然而若论根基底蕴,佛门早已具备兴盛的气象,只待天时到来!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此刻,须弥山上的诸佛、菩萨、阿罗汉齐声诵念佛经。
随着经声回荡,须弥山上的无边佛光愈发璀璨。
隐约之间,更浮现出一座宏伟阵法,将整个须弥山佛国笼罩其中。
阵中仿佛有六重虚幻世界循环生灭,界界可闻梵音,灵韵流转不息。
这正是佛门所说的六界——地、水、火、风、空、识。
六界之中各有一尊佛陀端坐:
地界内,燃灯古佛手持灵珠,身形枯瘦。
水界内,弥勒佛祖含笑盘坐,肚圆面宽。
火界内,大日如来佛光煌煌,背显大日。
风界内,多宝如来青袍拂动,神色复杂。
空界内,药师如来面容含笑,宛若青年。
识界内,释迦牟尼如来威仪庄严,法相宏伟。
六尊佛陀引导六界,汇聚无数菩萨罗汉的法力神通。
六界渐渐融合,隐约化作一方无垠世界。
三界中有识之士,皆认出此界的来历。
“胎藏界……竟是佛门根本两界之一的胎藏大界!”
“佛门竟已借愿力佛法显化胎藏界虚影——藏得何其深!”
有人不禁惊叹。
正如前所述,
佛门与道门三教,本就根基不同。
佛门的两位圣人,与三清及造人的女娲相比……他们成圣的根基本身有所不足!
因此当年证道之时,他们依靠十二品功德金莲向天地立下大宏愿,
才得以成就圣位。
而作为代价,佛门二圣也必须完成当初所发下的宏愿,
否则,便是欠下了天地间的大因果。
他们所立宏愿,从根本上说,需由佛门的两大根本世界来实现——
按照佛门所愿,应有“金刚界”与“胎藏界”两处根本世界。
金刚界,是一切肉身皮相的极乐净土;
胎藏界,则是一切元神心念的安乐园。
一旦进入这两界,不论仙、佛、妖、鬼,皆可同登极乐,永享大自在。
当然,这终究只是宏愿。
三界众生普遍认为,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圣人虽能创世,
但佛门所设的两界,从根本上就与三界相冲突!
若所有魂魄元神都进入胎藏界,冥界地府还有什么意义?
若所有生灵都归于金刚界,天地之间又将如何存续?
因此多年来,几乎无人相信佛门能够完成此愿。
然而现在,事实就在眼前——
佛门真的开辟出了胎藏界,至少已初具雏形!
此刻诸天佛陀菩萨为应对诛仙剑阵,正借助“六界胎藏荼罗大阵”,显化出胎藏界的虚影!
更令人震惊的是……
“六位准圣……如今常驻须弥山的佛陀中,竟有六位准圣?”
有人突然意识到这一点。
没错——坐镇大阵核心、掌控佛门六界的六位佛陀,
无一例外,皆是准圣境界。
其中,多宝如来、大日如来与燃灯古佛尚在预料之中……
这三人原本都是过去的散修,或是从阐教、截教叛逃后投靠佛门的,他们的修为早已被世人知晓。
至于释迦牟尼佛祖更是无需多言——他是婆娑世界的主宰,佛门中真正的第三号人物。
他明面上统领佛门,早在三皇时代便已成就三尸准圣。
而剩下的两位准圣——弥勒佛祖与药师如来,
却一直被三界误认为只是大罗金仙,且极少现身世间!
“不对……仔细想想,还有那位孔雀大明王菩萨,早就已是三尸准圣。”
“更不用说佛门中的四大菩萨,以及毗卢佛、惧留孙佛、定光欢喜佛等人……”
已有人大胆推测出其中隐藏的惊人**。
佛门四大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菩萨”“地藏王菩萨”中,有三位曾是阐教的金仙,皆已达大罗金仙巅峰,是古老的存在。
毗卢佛、惧留孙佛和定光欢喜佛也是如此。
他们在其中,难道真的没有人突破至准圣之境吗?
这样算下来……
“佛门的准圣数量,恐怕至少有七位以上!”
“燃灯古佛、孔雀大明王菩萨和多宝如来……足足三位三尸准圣。”
至此,整个三界都感到心中蒙上一层阴影。
原因只有一个——佛门隐藏得太深了。
这份底蕴之强,实在令人震撼!
然而此时,通天教主目光扫过被胎藏大界笼罩的须弥山佛国,
眼中除了冷峻之外,竟罕见地露出一丝欣赏与惊讶。
“好一座阵法!”
作为三界中最精通阵道之人,他首先称赞佛门这座“六界胎藏荼罗大阵”的精妙。
他看得出来——这座阵法的精妙程度,甚至可以与巫妖两镞的镇镞大阵“周天星辰大阵”和“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媲美。
这确实是一门能作为一镞根基、一教底蕴的阵法。
他甚至隐约察觉到其中还蕴藏着潜力——这个阵法还有提升的空间!
更让他惊讶的是,佛门的底蕴竟深不可测。
此刻,他看得一清二楚。
“陆压,释迦牟尼——你们竟然也斩却了三尸。”
“佛门……老子师兄果然没有看错你们。”
“比起阐教——你们的野心,更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