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建福宫的琉璃瓦上凝着初冬的薄霜,昨夜《十年》专辑首映礼的霓虹残影还未散尽。陈楚指尖拂过汉白玉栏杆,寒气渗入骨髓——就在三小时前,金音奖评审主席团发来密函,要求他“自愿退出年度专辑评选”,落款处七个签名中赫然夹着前公司音乐总监王振业的笔迹。
“他们封杀了所有独立乐评人的投票权。”吴桐将平板怼到陈楚眼前,屏幕上是金音奖内部论坛的截屏:某评委晒出装着金条的LV手提箱,配文“资本的声音更悦耳”。更刺目的是数据监控图——凌晨三点,百万水军同时启动,#《十年》数据造假#的污名以每秒万条的速度吞噬热搜榜。
录音车突然急刹!林涵指着挡风玻璃惊叫:“楚哥快看!”故宫护城河面正漂满黑胶唱片残骸,恶意损毁的专辑封面在冰水中沉浮,油墨晕染成狰狞的骷髅图案。对岸阴影里,鼎盛系雇佣的网红们架起手机直播:“陈楚粉丝怒砸垃圾专辑!”
陈楚推门下车,军靴碾碎一张漂到脚边的黑胶。碎片割破鞋底,血珠渗进《根脉》歌词的凹槽。他弯腰抠出带血的歌词残片,对着河面清唱:
“骸骨沉潭处——”
歌声撞上宫墙的瞬间,冰水中的唱片残片突然共振!内置的青海冻土芯片遇水激活,河面浮起全息投影——昨夜首映礼上扎西老人吹奏鹰骨笛的画面,与此刻毁碟暴行形成残酷蒙太奇。
直播弹幕瞬间逆转。网友发现:所有被砸专辑的序列号,竟与黄牛囤货数据库完全重合!
国家大剧院地下录音室,陈楚将染血的黑胶残片按在调音台上。声纹分析仪突然爆出尖锐警报——残片里检测出王振业的声纹特征!
“他们在销毁前动了手脚。”技术总监调出频谱图,“所有被砸专辑的《根脉》音轨,都被植入0.1秒的次声波攻击频段,能诱发焦虑症患者发病!”
几乎同时,急救中心传来噩耗:十七名乐迷听专辑后突发心悸,抢救现场视频被恶意剪辑成#陈楚音乐杀人#话题。鼎盛娱乐官微发出律师函:“劣迹艺人作品危害公共安全,申请全网下架!”
“启动b计划。”陈楚扯下监控屏电源线,“让故宫修复组把太和殿金砖拆了。”
全场死寂。林涵颤声问:“您是说…永乐年间的…”
“对,铺在太和殿地下的金砖。”陈楚将声纹图谱投影到整面墙,“每块金砖有四十亿个纳米级气孔,我要用它们做天然共鸣箱!”
当夜,故宫闭馆公告震惊全网。更骇人的画面从施工围挡缝隙流出:工人们撬起太和殿地砖,陈楚站在三米深的基坑里,将明代编钟残片嵌入金砖孔洞。
乐评界绞杀在次日白热化。王振业控制的《音乐先锋》杂志发布万字檄文,称《十年》是“技术堆砌的视听垃圾”,并公布所谓“业内共识”:十二位权威乐评联署抵制专辑参评。
“您的反制呢?”纪录片导演韩冬生闯进工地。
陈楚正用激光在金砖上刻蚀音轨:“知道为什么金砖能传声六百年吗?”他突然敲击砖面,基坑里荡起《星河长明》的旋律。无人机镜头俯拍下去:所有嵌着编钟残片的金砖亮起微光,在基坑底部拼出完整的五线谱!
反击在子夜降临。楚门官网放出《十年》全专频谱图——所有音轨与太和殿金砖的共振频率完美重叠。文化部官微秒转:“文物活化的最高境界。”王振业气急败坏地转发:“封建糟粕包装…” 话未说完,中国声学研究所突然发布论文:《论明代金砖阵列的亥姆霍兹共鸣效应》,副标题狠狠打脸——“某教授所谓‘技术垃圾’实乃跨世纪声学奇迹”。
金音奖颁奖礼红毯沦为战场。王振业在签名墙前拦住陈楚:“你的野鸡数据…”话音未落,陈楚突然将奖杯模型砸向地面!
“这不是颁奖礼。”他踩过碎片走向舞台,“是《十年》的声学实验现场。”
穹顶灯光骤暗,三十块太和殿金砖吊装至舞台中央。当陈楚唱出《根脉》第一个音,金砖矩阵折射出激光束,在观众席上方交织成明代紫禁城三维模型。更恐怖的是声场监测数据实时投屏——每块金砖的共振频率,竟与全球十七座地标建筑的同频!
王振业对着耳麦嘶吼:“切断卫星信号!”
干扰波袭来的刹那,陈楚猛击编钟残片。次声波通过金砖放大,精准震碎王振业口袋里的信号屏蔽器!直播信号恢复瞬间,全场观众手机强制弹出页面:住院乐迷集体录制的《根脉》合唱视频,心电图随着歌声逐渐平稳。
“声波能杀人?”陈楚将话筒插进金砖孔洞,“也能救命。”
地砖深处突然传来鹰笛长鸣——青海医院同步开启《根脉》声波疗法,扎西老人的实时脑电波投影到舞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神经信号在歌声中亮如星河。
后台通道,王振业被纪检人员带走。他挣扎着回头嘶吼:“没有资本捧你算什么!”
陈楚举起刚刚颁发的金音奖杯。奖杯底座突然弹开,露出微型芯片——正是王振业植入次声波的罪证。
“颁奖礼开始前,”陈楚将芯片抛向记者镜头,“组委会就在所有奖杯里装了窃听器。”
直播画面突然切到后台密室:金音奖主席正数着金条对电话说:“…放心,明年奖项还是鼎盛系的…”
故宫深夜,陈楚独自躺在太和殿基坑。手机亮起国际音频工程学会的认证函:《十年》成为首张“人类声学遗产”专辑。月光掠过金砖上的音轨刻痕,他仿佛听见六百年前匠人的捶打声。
当第一缕晨光照进太和殿,游客们惊见地砖缝隙渗出墨汁——《根脉》歌词正从金砖深处沁出,如文明血脉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