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后台的通道狭窄而幽深,如同一条时光隧道,将舞台的璀璨与现实的尘埃分隔开来。陈楚和苏清并肩走着,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里发出轻微的回响。两人身上浸染的墨迹未干,晕染在青灰与素白的衣衫上,如同刚刚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水墨战役后留下的勋章。苏清赤足踩在微凉的地板上,足底沾着星星点点的墨痕,一步一个浅浅的印子,像是某种神秘的符咒。她的手臂微微发颤,是极限舞动后肌肉不受控制的余波,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里面燃烧的火焰比舞台上任何一道追光都要炽烈。
陈楚抬手,指腹不经意蹭过额角,那里不知何时沾染了一抹焦黑,是舞台爆炸时飞溅的合金碎片留下的微尘。他低头看着指尖的黑色,轻轻捻了捻,仿佛那不是污迹,而是从一场鏖战中带下的战利品。
“楚哥!苏姐!”助理小唐几乎是扑过来的,手里捏着的手机屏幕还亮着,上面赫然是《墨舞丹青》最后那惊心动魄的悬空一笔的截图。“炸了!彻底炸了!”他声音嘶哑,带着难以置信的亢奋,“热搜前十,占了六个!全是咱们!”
他话音未落,手机屏幕上方又疯狂弹出新的推送通知,如同密集的鼓点砸在人心上:
【爆!#墨舞丹青撕裂虚拟现实# 国家大剧院舞台事故成就艺术神迹!】
【沸!#陈楚悬空一笔开天地#】
【热!#苏清涅盘之舞#】
【新!#威亚故障真实演出# 官方声明:技术意外,演员无碍】
【热!#陈楚苏清后台照曝光# 疲惫与荣光并存!】
陈楚只是扫了一眼,便移开目光,仿佛那排山倒海的喧嚣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壁障。他更在意身边人的状态。“苏老师,手臂怎么样?”他看向苏清微微颤抖的右臂,那是最后甩袖引墨、硬撼蒸汽天幕时爆发的力量超出了负荷。
苏清试着屈伸了一下手指,细微的疼痛让她眉心轻蹙,但随即舒展开,露出一抹近乎锋利的笑意:“小意思。跟那一笔比起来,这点代价,值。”她的目光投向通道尽头隐约可见的舞台方向,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墨香与蒸汽混合的气息,“那感觉……像真的劈开了什么。”
就在这时,小唐的手机猛地一震,一条推送带着前所未有的、醒目的红色标识,如同重磅炸弹般砸了下来:
【人民日报快讯:今晚,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跨界舞台作品《墨舞丹丹》,将传统水墨艺术与现代表演形式深度融合,以震撼的视听语言和突破性的艺术表达,呈现了一场关于束缚、挣脱与创造的东方哲思盛宴。其大胆创新的舞台呈现手法,尤其是面对突发技术故障时,艺术家展现出的惊人临场应变与艺术创造力,将危机转化为艺术升华的契机,诠释了真正的“化腐朽为神奇”,堪称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标杆之作![强][强][强] #文化自信# #艺术创新#】
空气瞬间凝固了。连通道里远处传来的工作人员收拾道具的嘈杂声,都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小唐张着嘴,眼睛瞪得溜圆,拿着手机的手抖得厉害,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生怕漏掉半个标点。读完了,他猛地抬头,看看陈楚,又看看苏清,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抽气声,激动得说不出完整的话。
苏清脸上的疲惫被一种巨大的冲击力瞬间冲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愕然,随即,眼底深处那燃烧的火焰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纯氧,轰然升腾。她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看向陈楚。
陈楚的呼吸也微微一顿。官媒发声,而且是如此高的规格,如此不吝溢美之词的肯定!这分量,远非那些娱乐热搜可比。它像一枚无形的、由最高权威机构认证的勋章,沉甸甸地压在了《墨舞丹青》之上,也压在了他和苏清的肩膀上。十年沉寂,他打磨技艺,寻求突破,等的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被真正“看见”的时刻,不是被流量裹挟,而是被艺术本身的光芒照亮。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底深处翻涌的复杂情绪已被沉静的坚毅取代。
“标杆……”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唇角缓缓勾起一个微不可查却重逾千钧的弧度,“这起点,够高。”
网络的狂欢才刚刚开始。“人民日报” 这四个字的官方背书,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浇下了一瓢冰水——瞬间炸裂出更为恐怖的能量!
短短半小时内:
央视新闻官微转发了人民日报快讯,并附上精心剪辑的《墨舞丹青》舞台精华片段(重点突出了陈楚撕裂宣纸、苏清浴墨涅盘、蒸汽天幕悬空一笔等神级画面),配文:【当传统遇见创新,当危机化为神奇,这就是中国艺术家的魄力与担当!#文化创新# #艺术的力量#】
光明日报发布长文评论:《从<墨舞丹青>看文化自信的现代表达——兼论技术故障下的艺术真谛》,文中盛赞:“…陈楚与苏清,用身体作笔,以灵魂为墨,在失控的机械与爆裂的蒸汽中,完成了对东方美学核心精神‘天人合一’‘境由心生’的极致演绎。这不是表演,这是一次灵魂层面的突围!其价值,远超一场完美的演出…”
文化部官微紧随其后,发布简短有力的九字评语:【破而后立,艺境无疆!】并@了陈楚和苏清。
共青团中央官微则发起话题#这就是我们青年的创造力#,置顶内容正是陈楚悬空一笔的高清动图。
官方的集体站台,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更为汹涌的民间浪潮。
各大视频平台,《墨舞丹青》的官方及现场观众拍摄的片段(尤其是事故段落和最后的神来之笔)播放量呈几何级暴涨,弹幕厚得完全遮住了画面:
“卧槽卧槽!这真的是舞台事故?确定不是设计好的???”
“给大佬跪了!陈楚那一跃一接一带,动作片导演出来学学什么叫力量与美学的结合!”
“苏清姐姐杀我!旋转抽击那一段,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那是用生命在跳舞啊!”
“蒸汽幕布裂开那一瞬间,我汗毛倒竖!真·开天辟地!”
“人民日报说‘标杆’!官方认证,含金量拉满!”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陈楚,你值得!”
“艺术圈地震了!这波直接封神!”
热搜榜彻底被“墨舞丹青”相关词条屠版,前十名里一度出现八个相关话题的奇观。朋友圈、微信群、各大论坛,几乎都在讨论这场震撼人心的演出。美术院校的教授将片段搬上课堂,分析其构图与意境;舞蹈学院的学生通宵扒动作,试图模仿苏清那充满爆发力的舞姿;音乐博主逐帧分析陈楚的吟唱与背景古琴、编钟的配合,称其为“声与器的灵魂共振”。
这股由官方引领、全民参与的文化热潮,如同燎原之火,迅速烧出了传统艺术圈层,席卷了各个年龄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真正实现了“破圈”。
然而,在铺天盖地的赞誉与惊叹声中,几股带着明显引导性的暗流,开始在某些匿名的八卦论坛和短视频平台的角落悄然滋生。
一个名为“圈内老炮儿”的营销号,发布了一条语焉不详的短视频:“啧,现在的‘艺术’真是越来越会玩了。舞台事故都能营销成‘神迹’,还惊动了官媒?懂的都懂,背后团队能量不小啊。不过话说回来,那位‘十年沉淀’的才子,当年抄袭的旧账,是不是也该翻出来晒晒太阳了?[吃瓜][吃瓜]”
视频刻意剪辑了陈楚十年前某首被卷入抄袭风波的歌曲片段(后已澄清),与另一首冷门歌曲进行模糊对比,配上引导性的字幕和阴恻恻的背景音乐。
几乎同时,另一个百万粉丝的娱乐号发布长文《“墨舞”很美,但别忘了“人设”下的真实》,文中看似客观分析舞台,却话锋一转:“…不可否认陈楚才华横溢,但‘十年雪藏’的悲情牌打了这么久,是否也该换换了?当年不肯配合公司炒cp,究竟是清高还是另有隐情?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年那位cp对象,可是被他私下骚扰得不轻才拒绝配合的哦…艺术成就值得肯定,但人品,呵呵…”
文章底下,瞬间涌入大量格式统一、言辞激烈的“路人”评论:
“原来如此!我就说怎么突然翻红了,洗白手段高啊!”
“抄袭狗!骚扰男!滚出娱乐圈!”
“官媒也被蒙蔽了吗?这种劣迹艺人还捧?”
“资本的力量真强大,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这些污蔑性的言论如同毒蛇吐信,在狂欢的盛宴下悄然蔓延。前公司“星耀娱乐”的公关部办公室里,总监赵强盯着屏幕上飞速增长的负面评论和带节奏的帖子,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他拿起内线电话:“水军再加三成力度,重点攻击‘抄袭’和‘骚扰’这两点,把‘资本操控’‘洗白’这些关键词刷上去!另外,联系那几个‘老炮儿’,稿酬加倍,让他们‘挖’得更深一点!”
国家大剧院贵宾休息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陈楚和苏清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口水润润干得冒烟的嗓子。
进来的是徐克导演,他手里捧着一台平板电脑,脸上的表情混合着激动和一丝凝重。“陈老师,苏老师,打扰了。文化部艺术司的刘司长,想跟二位视频通话,亲自表达慰问和祝贺。”
陈楚和苏清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刚想起身整理一下仪容,平板电脑的屏幕已经亮起,一位身着得体西装、气质儒雅沉稳的中年男子出现在画面中,背景似乎是某个办公室。
“陈楚先生,苏清女士,你们好!我是文化部艺术司的刘振。”刘司长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清晰而温和,带着真诚的笑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文化部,向二位在今晚《墨舞丹青》演出中展现出的非凡艺术造诣和临危不惧、化险为夷的艺术家风范,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祝贺!你们没事就好,看到官方通报,我们才放下心。”
“谢谢刘司长关心,我们没事。”陈楚微微颔首。
苏清也礼貌回应:“谢谢领导。”
“不必客气。”刘司长摆摆手,神情变得更为热切,“这场演出,我是在办公室和几位老专家一起看的直播。说实话,震撼!无与伦比的震撼!尤其是最后那个突发状况下完成的升华,简直是神来之笔!老专家们激动得拍桌子,说这是近二十年来,将中国传统水墨意境与现代舞台技术、表演艺术结合得最完美、最大胆、也最具哲学深度的一次尝试!人民日报的‘标杆’评价,实至名归!”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郑重:“《墨舞丹青》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舞台作品的胜利,更是我们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绝佳范例!它有力地证明了,我们东方的美学精神,完全可以以最前沿、最具冲击力的方式,震撼世界!部里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指示我们全力支持此类优秀作品的传播与推广。所以,我这次联系,除了慰问和祝贺,还有两个不情之请。”
“刘司长请讲。”陈楚坐直了身体。
“第一,希望二位能授权文化部官方平台,将《墨舞丹青》的完整演出视频(包含事故及救场部分)作为重点文化推广项目,进行全球范围的发布和宣传。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创新!”
“这是我们的荣幸。”陈楚没有丝毫犹豫。
苏清也点头:“同意。”
“太好了!”刘司长脸上笑意更浓,“第二,我们计划在下个月启动一个大型的‘非遗焕新工程’重点项目,旨在挖掘、扶持一批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现代表演形式惊艳呈现的顶尖艺术家和作品。部里经过紧急讨论,一致认为,二位在《墨舞丹青》中展现的理念和能力,正是这个项目最核心的诉求!不知二位是否有兴趣,作为该项目的首席艺术顾问和首演嘉宾,为我们再打造一台足以媲美《墨舞丹青》的、聚焦某一项具体非遗项目的舞台大作?”
非遗焕新工程!首席艺术顾问!首演嘉宾!
这三个词的分量,比“标杆”更重!这是官方将陈楚和苏清,直接推向了代表国家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前沿阵地!
饶是陈楚心志坚毅,此刻呼吸也微微急促了一下。他等待的,被真正“看见”的,不就是这样的舞台吗?一个能承载他十年积累,并将之与民族根脉相连的,更广阔、更厚重的舞台!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陈楚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郑重,“感谢国家信任,陈楚和苏清,定当竭尽全力!”
苏清眼中光华流转,用力点头:“义不容辞!”
“好!太好了!”刘司长抚掌大笑,“具体细节,我会让项目组负责人尽快与二位团队对接。期待你们的又一力作!再次感谢二位带来的艺术盛宴!好好休息!”
视频通话结束。
休息室里一片寂静。徐克导演激动地搓着手。小唐已经兴奋得原地蹦了一下。
陈楚缓缓靠回沙发,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松烟墨的沉郁和舞台灯光的灼热气息。十年雪藏的冰寒,被这一夜燃烧的舞台彻底驱散。官媒的“标杆”认证,文化部的“非遗焕新”重托……一条金光大道,已在他脚下铺开。
然而,就在这荣耀加身的时刻,陈楚放在一旁的私人手机屏幕亮起,是经纪人林芳发来的几条加密信息,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
“楚哥,星耀那帮杂碎出手了!水军大规模上线,翻你十年前被澄清的抄袭旧账,造谣你骚扰当年cp对象!几个收钱的大V在带节奏,说今晚是资本操控的洗白!话题#陈楚抄袭#、#陈楚人设崩塌#正在被恶意刷高!”
紧随其后的是几张截图,正是“圈内老炮儿”和那篇含沙射影长文的页面,以及下面汹涌的、格式化的负面评论。
陈楚睁开眼,眸底没有愤怒,只有一片冰封的锐利,如同雪原上反射的寒光。他拿起手机,只回复了三个字:
“知道了。”
星耀……前公司……像跗骨之蛆,在他攀登的每一个阶梯上涂抹污秽。抄袭?骚扰?这些早已被事实击碎的陈年脏水,在他们手中,依然是试图将他拖入泥潭的绳索。
休息室的门再次被敲响,这次显得急促了许多。一个现场执行导演探头进来,脸色有些紧张:“陈老师,苏老师,外面……外面来了好多观众!把剧院几个出口都围住了!他们说……说没看够,想请陈老师再唱几句!保安快拦不住了,人越来越多!”
陈楚眉峰一挑,看向苏清。苏清疲惫的脸上也露出一丝讶异,随即是理解的微笑。
陈楚站起身,将手机随意地揣回口袋,仿佛那几条揭露肮脏的信息从未存在过。他走到窗边,微微掀起厚重的遮光帘一角。
剧院外,夜色深沉。然而,在路灯和手机屏幕光的映照下,黑压压的人群如同潮水般聚集在广场上,人头攒动,难以计数。他们高举着手机,屏幕的光连成一片摇曳的光海。隐约能听到整齐划一的呼喊,穿透厚重的墙壁,传入耳中:
“陈楚!陈楚!陈楚!”
“再唱一首!再唱一首!”
那声音,起初有些杂乱,渐渐汇聚成一股洪流,充满了热切、崇拜和不容拒绝的期待。
徐克导演有些担忧:“陈老师,您和苏老师都太累了,而且外面秩序……”
陈楚放下窗帘,转过身。舞台事故留下的墨痕还沾在他的衣领,官媒的盛赞犹在耳边,文化部的重托沉甸甸压在肩头,前公司的污水正从阴暗处泼来……而门外,是成千上万双在寒夜中为他守候、为他呐喊的炽热眼睛。
疲惫是真的。
荣耀是真的。
污蔑是真的。
这汹涌的爱与期待,更是真的。
他嘴角缓缓勾起一个弧度,那笑容里没有得意,没有勉强,只有一种历经千帆后沉淀下来的、近乎透明的平静与力量。
“徐导,”陈楚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盖过了门外隐约的喧嚣,“麻烦准备一把椅子,一支立麦。简单点就行。”
他看向苏清:“苏老师?”
苏清扶着沙发扶手站起来,尽管手臂还在微颤,但腰背挺得笔直:“我陪你出去。站不稳,坐着听。”
陈楚点头,不再多言,径直走向休息室的门口。徐克导演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立刻拿起对讲机急促地布置起来。
厚重的隔音门被拉开一条缝隙,外面山呼海啸般的声浪瞬间如同实质般冲了进来,带着冬夜的寒意和人群灼热的呼吸。
“陈楚!陈楚!陈楚!”
陈楚整理了一下沾染墨迹的衣襟,抬步,迎着那片光与声的海洋,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