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沈惑身形一晃,坐在了宝座上。
他看了一眼右腿上燃烧着的九幽冥火,伸出手指,轻轻地触碰了一下。
但只是一个接触,他的手指便沾染上了一小撮火焰。
在李秋夜不解的注视下,沈惑微微一笑,将沾染一小撮火焰的手指放在嘴边,然后吹了一口气,将此火吹灭。
接着他看向李秋夜,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道:“不必那么紧张,你我二人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不妨坐下来好好谈谈。”
说完后,他打了一个响指。
随即就能看到,李秋夜一旁涌现出一股灰白的雾气,并凝聚成一张椅子。
“坐吧!”
只听沈惑轻轻道了一句。
李秋夜皱了皱眉,不知此獠心里又在打什么主意,神情戒备地站在原地,没有一丝动作。
“怎么,还怕老夫有诈不成?”
沈惑用一种略带调侃的语气,看了看自己。
“前辈想要与在下谈什么,不必绕那么多弯子。”李秋夜沉声道。
“呵呵!”
沈惑淡淡一笑,飘了起来,悬浮在空中。
然后说道:“老夫有三个条件,想要与小友做一笔交易。
第一个想必小友心里已经明白,便是收回这噬魂之焰……”
李秋夜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只见沈惑伸出两根手指说道:“第二个,老夫想要交换小友手中一件物品……”
“嗯?”
听到此獠竟然想交换他手中之物,李秋夜微微诧异了一番。
想不到自己竟然有东西,能让此獠中意。
于是皱眉说道:“前辈想要交换晚辈手中何物?”
沈惑微微一笑,说道:“小友手中是不是有一件‘养魂木’?”
“养魂木?”
李秋夜忽然地下了脑袋,这养魂木他听都未听过,何来拥有此物。
但想了一下,既然此獠认定他手中有此木,似乎发现了点什么。
于是想了一下,忽然想起某样东西。
并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根有成年人高的,宽度有少女腰肢那么细的枯木。
此木便是当初周柏送给他的灵木。
只见李秋夜将此木立在自己的身边,抬头注视着上方的沈惑道:“前辈所说的养魂木,是不是此物?”
“没错!正是此物。”
只见沈惑见到此木后,顿时一脸激动了起来,一时间竟然忘记了脸部肌肉管理,失态道:
“这么一大块养魂木,世间少有仅见啊!小友快将此木交给老夫。”
说着,此獠靠近了一步。
而李秋夜同样后退了一步,嘴角微微上扬道:“前辈莫要心急,不妨先将最后一个要求说出来,另外不知前辈拿出什么宝物,与晚辈交换?”
闻言,沈惑身形一动,呵呵笑道:“这最后的条件便是老夫需要小友出手,驱赶幽魂鱼,给老夫打开一条出去的通道。”
“哦!”
李秋夜脸色一动道:“晚辈还要一事不知。
前辈一身修为了得,为何还需要晚辈出手驱赶幽魂鱼,以前辈的实力,完全有这个能力出去。”
说完后,他便认真地打量着沈惑。
狡猾的小子,想打探老夫的虚实,呵呵!……沈惑看着李秋夜,心中发出一声冷笑,
“告诉你也无妨,老夫虽然有这个实力独自离开无涯海沟,但面对幽魂鱼就算出去了,魂体也会被大量幽魂鱼吞噬,变得虚弱不堪。”
“老夫可不想好不容易出去之后,随随便便遇到一个敌人,就此一命呜呼!”
“原来如此!”
对于这老鬼的话,李秋夜不敢全部都相信。
下一刻,就见沈惑抬手一挥,那张满是锈迹的斑驳长椅轰然爆炸开来,露出一个坑洞。
紧接着,一件件宝物从坑洞中飞了出来,并环绕在沈惑的面前。
只听沈惑气定神闲道:“小友若是答应老夫,就随意挑选这其中的三件宝物……”
李秋夜眯了眯双眼,不敢相信这老鬼会有这么好心。
定睛看去,只见沈惑周身环绕着一件件的,五颜六色的灵物,以及功法典籍。
这些灵物中,全部都是四阶等级,当然四阶法宝李秋夜虽然心动,但并没有挑选的意思。
毕竟以他现在的修为,就算是有四阶法宝在手,也无法催动。
于是乎,他看向了另外几件宝物。
剩下的宝物不多,只有一本四阶功法,还有一本四阶制符技艺典籍……
不过就在李秋夜环视之际,忽然像是发现十分惊奇的一幕,双眼微微放大。
只见此物是一面不大的方形纯白玉石,而此玉石薄如蝉翼,上面雕刻着一道道晦暗难懂的符文。
此物赫然与他之前从王家手中,获得的那一面玉石书面一般。
不过两者不同的是,虽然出自一体,但不是同一页。
李秋夜快速收敛心绪,不让自己露出多余的表情。
但就是刚才短暂的出神,被上方一直盯着他的沈惑看在了眼中。
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说道:“怎么,小友先前见过此物。”
“没见过。”
李秋夜毫不犹豫地摇头否决道:“晚辈只是见此物有些独特,好奇之下多看了一眼而已。”
“哦?”
沈惑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说道:“原来是这样啊!”
李秋夜没有说话。
现在解释的越多,也就证明他的问题越大。
索性他就不再言语起来。
这时沈惑忽然一笑,“那小友想不想知道此物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李秋夜目光幽幽转动,思虑了一二道:“若是前辈想说,晚辈倒是也想听一听。”
闻言,沈惑微微一笑,招手将这玉石书面摄入手中,然后解释道:“此物名为《玉策天书》……”
“玉策天书?”
李秋夜在脑海中念叨了一句。
只听沈惑继续说道:“这玉策天书乃是本座千余年前,又或者更远的世间。
总之本座待在这无涯海沟中时间太过久远,也不知外界具体过去了多少年,就以千年来计算吧!”
他正了正神色,接着说道:“此书便是本座从神虚山中所得。”
“神虚山?”
李秋夜口中独自念叨了一句。
这神虚山正是王衍留下的游记中,记载的三大险地。
如此看来,王衍手中的那面玉策天书,就是从神虚山中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