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乾道七年的秋天,一场罕见的大饥荒席卷了江南大地,江西、湖南两地受灾尤其严重。田里的庄稼早已枯死,河床干裂得能塞进拳头,百姓们挖野菜、剥树皮,甚至连观音土都成了争抢的“食物”,每天都有人因为饥饿倒在路边,再也没能站起来。官府虽也开仓放粮,可赈灾粮款有限,根本不够救济成千上万的灾民,整个江南大地都笼罩在一片绝望的愁云之中。
挨到乾道八年春天,天气稍稍转暖,各地官府才开始陆续恢复日常政务。邵州府衙里,通判看着案头堆积的公文,眉头紧锁——府里的军备库亟需补充朴硝,这种物资是制造铠甲、加固兵器的关键,此前因饥荒耽搁了许久,如今必须尽快采买。他翻遍了衙役名册,最终把目光落在了“蒋济”的名字上。
蒋济是邵州府的一名普通吏员,平日里做事还算利落,只是性子有些急躁,为人也颇为傲慢,总觉得自己在官府当差,比寻常百姓高人一等。通判召来蒋济,把采买朴硝的差事交给他,叮嘱道:“如今饥荒刚过,百姓们日子艰难,你沿途务必谨慎行事,不可惊扰乡邻,更不能损害百姓的庄稼,早日把朴硝买回来,不得延误。”
蒋济躬身领命,心里却没把通判的叮嘱当回事——在他看来,自己是替官府办事,就算偶尔行差踏错,百姓们也不敢多说什么。他从府里牵了一匹壮实的军马,备好行囊和盘缠,第二日一早就骑着马,慢悠悠地往衡山岳市赶去。
从邵州到衡山岳市,沿途要经过十几个村落,此时田里刚种下的麦苗冒出了细细的嫩芽,绿油油的一片,像是给干裂的土地铺上了一层薄毯。这本是让百姓们欣喜的希望,却成了蒋济的“方便之路”。他嫌乡间小路崎岖难行,竟直接骑着马闯进了麦田,马蹄踏过嫩绿的麦苗,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蹄印,成片的麦苗被踩得倒伏在地,蔫头耷脑地没了生气。
沿途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心疼得直掉眼泪。有个老农实在忍不住,颤巍巍地走上前,对着蒋济拱手道:“官爷,行行好,这麦苗是我们全家的指望,您绕着道走吧,别再踩了。”
蒋济勒住马,居高临下地瞥了老农一眼,语气傲慢:“我是替官府去采买军备物资,耽误了公事,你担待得起吗?不过是几棵破麦苗,有什么稀罕的?”说着,他还故意用马鞭抽了抽马屁股,军马往前一跃,又踩坏了一片麦苗。老农气得浑身发抖,却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看着蒋济骑马远去,蹲在田埂上,对着被踩坏的麦苗默默流泪。
更过分的是,蒋济见军马走得有些累,竟沿途向百姓索要粮食喂马。有户人家刚从赈灾点领了一小袋米,舍不得自己吃,藏在柜子里打算留着播种,却被蒋济搜了出来。他一把夺过米袋,倒出大半给军马喂食,剩下的随手扔在地上,还骂道:“这么点米,连马都喂不饱,真是小气!”百姓看着洒在地上的米粒,心疼得直跺脚,却只能忍气吞声——蒋济穿着官府的服饰,手里还拿着公文,他们哪里敢反抗。
就这样,蒋济一路纵马,肆意踩踏麦田,强索百姓粮食,丝毫没有把通判的叮嘱放在心上。二月二十七日这天,他终于进入了衡山境内,来到了一个名叫“栎冈”的地方。栎冈一带多是丘陵,路边长满了高大的栎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蒋济骑着马,哼着小曲,心里想着很快就能到岳市完成差事,回去后还能领些赏钱,不由得有些得意。
可就在这时,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变了脸。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尘土,眯得人睁不开眼睛。紧接着,乌云像被墨染过一样,从天边迅速涌来,瞬间就遮住了整个天空,天色暗得像是到了深夜,伸手不见五指,连身边的栎树都看不清轮廓。
蒋济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勒住马,心里有些发慌。他活了这么大,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天气变化。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突然从头顶炸响,仿佛就在耳边一般,震得他耳膜生疼。紧接着,雷声接连不断,像是无数面大鼓在天空中敲击,整个大地都跟着微微颤抖。
军马被雷声吓得焦躁不安,不停地刨着蹄子,发出“咴咴”的嘶鸣,想要挣脱缰绳逃跑。蒋济死死攥着缰绳,试图安抚军马,可他自己也吓得浑身发抖,牙齿不停打颤。不知过了多久,天空渐渐亮了起来,乌云散去,雷声也停了下来,阳光重新洒在大地上,仿佛刚才的诡异景象只是一场噩梦。
可当周围恢复平静后,路过的百姓却发现,栎冈路边的空地上,蒋济和他的军马都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早已没了气息。蒋济的脸色惨白,眼睛瞪得大大的,像是临死前看到了极其恐怖的景象;军马则四肢僵硬,嘴角还残留着白沫,显然是被惊雷吓死的。
百姓们围了上来,看到这一幕,纷纷议论起来。
“我就说他会遭报应!一路上踩坏了多少麦田,抢了多少百姓的粮食,这是老天爷开眼,惩罚他呢!”
“是啊,这大饥荒刚过,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他身为官府吏员,不仅不体恤百姓,还如此作恶,死有余辜!”
很快,蒋济的死讯就传到了邵州府。通判得知后,又惊又怒,他没想到蒋济竟如此胆大妄为,不仅违背了自己的叮嘱,还落得个横死的下场。他不敢隐瞒,立刻将此事详细上报给了转运司。
当时的转运判官名叫陈从古,是个为官清廉、体恤百姓的好官。他接到邵州的上报后,心里又气又痛——气蒋济的嚣张跋扈,痛百姓们的艰难处境。为了告诫其他官吏,也为了安抚民心,陈从古当即下令,在邵州到衡山的沿途各个村落、驿站都张贴告示,详细写明蒋济因纵马踩踏麦田、强索百姓粮食,最终遭天谴而死的经过,警示所有官吏:身为朝廷命官,当以百姓为重,若敢欺压百姓、作奸犯科,必将受到严惩,即使是天道,也不会饶恕。
告示贴出后,沿途的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那些平日里有些傲慢的官吏,看到告示后也收敛了许多,再也不敢随意欺压百姓。而蒋济的故事,也成了江南一带流传甚广的警示寓言,百姓们时常把它讲给孩子们听,告诫他们:做人要积德行善,体恤他人,尤其是身处高位者,更要懂得敬畏百姓,敬畏天道,否则,无论你有多大的权势,最终都逃不过应有的惩罚。
那场大饥荒渐渐过去,田里的麦苗重新焕发生机,百姓们的日子也慢慢恢复了平静。可每当有人路过栎冈,看到路边那片曾经被蒋济的军马踩踏过的麦田,都会想起那个嚣张跋扈的吏员和他遭天谴而死的结局,心里便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敬畏,对百姓的体恤。而陈从古张贴的告示,也像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为官者的初心与使命,提醒着每一个手握权力的人:百姓是根本,民心是天道,唯有善待百姓,才能得到上天的庇佑,才能让天下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