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锋看着哈尔西,十分欣喜,他拍了拍舰长椅扶手,抱着一丝期待,再问道。
“那火力系统呢?”
“最大的改变就在这里。”
哈尔西放大了武器模块区域,小脸上五颜六色,看起来是在这一环节上吃了不少苦头。
“我们采用了三主炮系统。”
“但为了支持它们的充能,我们连续几次调整了动力甲板的位置,反应堆的数量,全船等离子管网的铺设,以及可以承受能量输出的等离子中继器规模。”
“可到了最后,我们还是发现不够。”
“于是小灰提出,用储能代替发电功率。所以整个设计方案再度完全推倒重来,变做了小反应堆,大储能结构的模式。”
“但这一模式,又倒逼我们,不得已,把所有系统的冗余模块全部拿走……”
“等等,这艘船没冗余?”江锋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嗯。”哈尔西一点头:“但我们想到了解决办法,在所有结构内部都设计了毛细结构,可供纳米单元进行快速移动,并对任何损毁失效部分进行重构。”
江锋这才明白,这艘船绝非凡品。准确来说,应该是孤品来着,全宇宙的船,没有这么设计的。全部都堆火力和速度了,根本就是一把尖刀。
“明白了。说说吧,三主炮是个什么概念?”
“发射角度超级狭窄的聚能电弧主炮,一切都只是为了追求极致的单点破防能力。”
“发射角度较为宽阔的重离子光束主炮,用于特殊目标的覆盖性打击,射程比较近。”
“而真正算得上创新的,是我一直在整合实验的,全向x激光阵列。”
光幕上,设计图中,无数的小点,沿着战舰的赤道,形成了一圈环形结构,不仅如此,沿着战舰的极轨,也有两条这样的结构。
“这套激光阵列可以分散,对准天球的任意方向,同时追踪,聚焦,攻击上万个目标,实现真正的全方位无死角防御和饱和攻击。”
哈尔西表情严肃,对江锋强调:“而且,它还能通过可变直径的等离子透镜,将所有激光束的能量聚焦,打到单一目标上。”
图像演示了聚焦过程,两圈环形结构全部熄灭,等离子体在管路中快速流转,被运送到一个单一位置,随后在精密磁场约束中,形成直径骇人的的超大型等离子透镜。
“在等离子透镜的最大口径,也就是五十二米的情况下,其衍射极限分辨率低于0.0001毫角秒。”哈尔西看向江锋,给了他一个更直观的解释。
“统帅,如果利用成像原理来理解的话,这个分辨率,相当于您在地球上拍照片,却看得清放在月球表面的一枚硬币上爬行的细菌。”
江锋的瞳孔微微收缩,这种精度,说实话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对于激光武器来说,超低的衍射,就等于超强的分辨率,就等于超乎寻常的有效杀伤距离,经我们保守测算,大概可以超过六十七个天文单位。”
六十七个天文单位……
江锋在心中快速计算着。那是刚刚超过100亿公里的距离。就算以光速穿越这段距离,也需要九个多小时还多。
这意味着,这艘船可以在敌方无法还手的距离上,就把对方打爆。
就是,如果打会动的目标,要提前九个小时开火……多半会打不中吧。
“此外,还有更多的导弹发射系统,以及扩充后的机库,可以容纳更多的纳米战斗机。”
江锋看着光幕上那艘战舰,心中涌起一阵狂喜。这艘升级后的大红帽号,将成为他手中无与伦比的底牌,无坚不摧的屠刀,也是无物能破的坚盾。
但他很快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眉头微蹙。
“哈尔西。我记得之前,你提到过一个设想,说可以利用低密度的气凝胶,大量填充船体内部,使飞船在体积暴增后,整体密度并不会增加太多……”
“从而降低对推进功率和结构强度的要求。这个方案怎么放弃了?”
提到这个,哈尔西小脸黯然,沮丧地垂着手臂。
“是的,统帅,那个设想失败了。”她叹了口气。
“我们进行了所有情况下的模拟和局部真实测试。发现使用气凝胶填充后,确实能降低密度,但我们一开始设定的加速度极值,仅有26G。”
“在现方案初步定下之后,为了在30G的加速度下,维持足够的结构强度,避免船体在机动时断裂,我们需要更坚固,更厚的承力骨架和外壳。”
“反过来,这导致需要的内部空间更大,又需要更多气凝胶来填充……”
“哦,原来是进入了恶性循环。”江锋若有所思。
“是的。”哈尔西调出一些失败模拟的数据,结构断裂的比比皆是。
“最终计算表明,要满足所有性能指标,采用气凝胶方案的船体长度至少需要四十公里。这完全失去了升级的意义。”
“所以你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路径?”
“是的,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哈尔西重新打起精神。
“三主炮系统,意味着需要储存和瞬间释放海量的能量。传统的集中式能源核心和电容无法满足如此高能耗的武器需求。”
光幕上显示出船体结构的透视图。
江锋仔细看了看,发现了无数细小如沙的结构,填充了舰体内部的绝大部分缝隙。
“我们决定,用纳米电容沙来填充所有可利用的空间。”
“这些电容沙本质上是特殊设计的纳米单元,它们仍然是小灰的意志集群的一部分,但被专门设计用来储存电能。”
“它们分布在整个船体,构成了一个分布式的超高容量缓冲电池组。”
“可以在需要时,瞬间向武器系统输送所需电能。”
“配套的,还有这几个……”哈尔西显示出船壳下方的几个巨大罐状结构。
“超大型高温等离子体储罐。这里面利用了我们从冬日商会那里得到的专利技术,‘长久稳态磁场约束’和‘高精度等离子流体动力学近似计算公式’。”
“这样一来,就能以几倍于之前的密度储存能源。两者一起,如同电池和电容的搭配,既能长期存储能量,也可以按需释放。”
江锋缓缓靠回椅背,他完全理解了。
放弃降低密度,转而利用增大的体积来容纳前所未有的分布式能量传输存储网络,以此支撑三主炮系统和高机动性,甚至为此连系统冗余都不配置了。
大胆,但有效。
江锋点头赞许:“我喜欢这个设计。什么时候可以应用?”
“嗯,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敲定。”小灰突然从旁边窜出来,眼睛眨巴着。
“至于材料问题,我已经准备好了,只需要完成细节优化,就能随时开始。”哈尔西敬了个礼:“具体时间我会通知您的。”
江锋点了点头:“我等你们的好消息。”